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岩石圈“脱碳换骨”的秘密

地幔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储库”,封存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的碳。通过大洋钻探,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岩石圈“脱碳换骨”的秘密:南海地幔深部存在一种高度富碳的新型岩浆,可在岩石圈的作用下“脱碳”,连续转化为碱性玄武岩。 地球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圈层有机组成的一个整体,碳元素在这些圈层之间循环运动。研究全球碳循环,对于理解现今及未来大气圈层的二氧化碳浓度及变化趋势至关重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 我国科学家南海大洋钻探的这一新发现,打开了揭秘地球深部碳循环一扇新的窗户,将大大推动有关深部碳对岩浆活动、地表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研究。 据这项研究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良研究员介绍,2014年,在第二次南海大洋钻探IODP349航次中,“决心”号在南海深水海盆、约4000米深的海底,成功钻取到火山角砾。 航次后,中外科学家合作对这些珍贵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同位素化学和矿物学的深入研究,证明了这是一种新型的......阅读全文

太平洋洋隆之下软流圈地幔中铁同位素的高度不均一性

  近日,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在线刊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肖媛媛课题组研究人员对东太平洋洋隆5-15°N两侧海山玄武岩的铁(Fe)同位素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太平洋洋隆之下软流圈地幔中Fe同位素的高度不均一性。  对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研究表明,上地幔在

地质地球所华北克拉通两期古元古代基性岩墙研究获进展

  自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之交以来,广泛出露于世界各克拉通的基性岩墙群在全球陆壳生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岩石圈伸展过程中短暂的幔源岩浆活动产物,它们通常形成于地幔柱驱动的陆内裂谷环境、弧后扩张背景或造山后伸展环境。在这些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作用下,地幔源区的物质组成与热状态直接决定了基性岩墙群的几何

兰州大学牛耀龄教授到访海洋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7月5日,兰州大学牛耀龄教授应邀到访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全球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的岩石学方法:以大洋中脊为例”和“全球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的岩石学方法:以洋岛玄武岩为例”2个学术报告。秦蕴珊院士、副所长李铁刚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吴时国研究员等30多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我国首台万米科学钻探钻机将探求地球深部奥秘

挺进地心 我国首台万米科学钻探钻机将亮相大庆   高达60米、重达1000吨、占地约1万平方米的我国首台万米科学钻探钻机,计划今年初将运抵大庆油田。中国科学家将联合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在此实施松辽盆地科学钻探2井(简称松科2井)工程,计划钻进6600米,与已经完成的“松科1井”一起

一颗钻石带来地球深处的秘密

  昂贵的钻石往往被视为浪漫爱情的象征。8月,一颗天然蓝钻登上《自然》杂志的封面,不是因为它有多浪漫,而是因其背后的“巨大信息量”。  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实验室研究员范宏瑞看来,人们可以发射卫星,知晓天外星球的存在,但对地球内部的了解却薄弱得多。  地球的内核和覆盖层是怎样变迁

广州地化所在示踪印度板块北向俯冲过程研究中取得进展

  地球物理探测揭示,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碰撞后,印度大陆岩石圈目前已经俯冲到达拉萨地块中北部之下。但是,俯冲的印度大陆何时已经到达现今的位置并不清楚。拉萨地块后碰撞幔源超钾质岩具有特别富集的同位素组成,其源区被广泛认为受到了俯冲印度陆壳物质的交代富集。相应地,超钾质岩浆作用被应用到追踪印度板块的俯冲

我国学者提出地球历史上最大一次生命灭绝的新模式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673031、41721002、41603005、 41473033、41330102)等资助下,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肖益林团队和沈延安团队在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生命大灭绝事件的过程和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者们首次系统测定了全球二叠-三叠界线的

地质地球所揭示包古图斑岩铜矿岩浆混染作用及成矿意义

  世界上超过50%的Cu、几乎所有的Mo和大量的Au、Ag等金属均来源于斑岩型矿床,因此斑岩型矿床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有关斑岩型矿床的成岩成矿机理进展包括俯冲板片之上地幔楔形区部分熔融、岩浆与岩石圈相互作用以及MASH(熔融-混染-存储-均化)过程、岩浆在上地壳岩浆房的侵位以及流体出溶机理等

赣南沙地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

赣南沙地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1. 引言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赣南地区地质调查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赣南地区岩浆岩的研究程度,赣南地区位处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的东段,加里东期岩浆活动非常强烈,以花岗岩为主,属华南陆内加里东期花岗岩。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主要集中

赵国春:科学无国界 但科学家是有国家的

   “此次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感到一方面是对自己学习、研究地质学成果的认可,另一方感到是肩上的责任更大了,以此为契机要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主要培养人才并把他们推向国际舞台。”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西北大学赵国春教授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由衷说,“我要尽全力为西北大学做好工作

天然和实验火成岩系统物质主量与微量元素的LA-ICP-MS分析

相比其他许多原位技术,LA-ICP-MS 技术的精度相同或更高,且速度更快。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研究天然和实验地质材料的组成上,包括分析全岩硅酸盐玻璃、无助焊剂压制粉末薄片或材料的熔融片、原位探测单个矿物、捕虏晶、流体和熔体包裹体、实验产物和富铁的微金块,以及复杂(多相)材料的多维化学填图等

冰岛最危险火山可能被唤醒

  冰岛近期还有火山爆发 最危险火山可能被唤醒   冰岛专家表示,正在喷发的火山在衰弱,但冰岛近期还将有其他火山大规模爆发。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冰岛是全球火山活动最活跃地区之一,但冰岛人似乎已习以为常,大多表现平静。   冰岛大学地球物理学家赫雷斯多蒂尔表示,因岩浆流入速度赶不上喷发速度,

中科院优博、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金评选结果公布

根据《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金”评审遴选已完毕,获资助人员及项目公布如下:  

福建及台湾海峡中生代至新生代岩浆活动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大洋岩石圈地震成像学科组博士后张亚运、研究员徐敏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姚华建、刘斌合作,在中国东南部中生代至新生代的岩浆活动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系统》。 多期构造事件,如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新

地质地球所发现华北克拉通19.3亿年前可能存在洋中脊俯冲

图1  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早元古代晚期地质演化模式图  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陆续报道或确认了超高温变质残留体(超高温变质作用指地壳岩石经历>900℃的高温变质作用),同时本区岩石大多经历了高温-中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对这次特殊变质事件构造背景的研究成为华北前寒武

十大最有野心科学实验(一)

  为了加深人们对复杂而广袤无垠的宇宙的理解,科学家们正在制造越来越庞大的科研工具,开展越来越有野心的科学实验。然而,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因为这些科学实验和工具动辄耗资数亿美元,而且需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的科研人员群策群力才能完成。但是,所有这些实验给我们带来了令人惊喜的结果,让

自然及子刊综览

  《自然—通讯》  壁画和DNA记录欧洲野牛诞生  一项研究通过对古代DNA和壁画进行分析,证明大约在12万年前,已经灭绝的西伯利亚野牛和现代牛的祖先杂交,诞生了现代欧洲野牛。欧洲野牛与北美野牛截然不同,由于缺乏化石记录,有关它的起源一直模糊不清。尽管如此,本研究显示,通过壁画推断得出的欧洲野牛演

早期人类演化或受埃塞俄比亚火山影响

   一项研究显示,早期人类演化可能受到东非大裂谷延线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活动影响。研究表明,32万~17万年前埃塞俄比亚的火山喷发活动与该区域早期现代人类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重合。成果于10月18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东非大裂谷是一个活跃的大陆裂谷,非洲缓慢地与之分离。该裂谷有一段贯穿埃塞俄

西秦岭降扎花岗闪长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成因

  1 地质概况   降扎花岗闪长岩岩体,位于若尔盖北部的降扎地区,属于西秦岭造山带。西秦岭地质构造格局经历了长期多旋回、不同构造体制演化,是秦岭复合型大陆碰撞造山带的组成部分。   降扎花岗闪长岩岩体侵位于志留系上统的板岩中,规模较小,呈岩株状产出,岩体出露面积约为1.5km2

2013年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成果评选结果揭晓

  12月30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公布了“2013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成果”。经海洋与湖沼领域相关单位、专家学者推荐,通过理事投票,“蛟龙”号深海考察等10项2013年度在国际或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海洋湖沼领域的科技成果入围。评选结果如下:  1.蛟龙号深海考察取得丰硕成果  “蛟龙”号通过三个

地质地球所揭示岩石圈地幔中异常高Li含量低δ7Li的特征

  锂(Li)有两种稳定同位素:6Li 和7Li,二者较大的质量差异(~15%)可以导致较大的同位素分馏。Li具有较强的流体活动性,7Li优先进入流体相,6Li进入固体相,同时,二者亦存在扩散速率的差异:V6Li= 1.034 × V7Li,因此,风化和扩散过程均可以产生Li同位素分

广东从化石岭碱性杂岩正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

广东从化石岭碱性杂岩体角闪石正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1. 引言广东从化石岭碱性杂岩体是迄今本省境内发现的唯一的碱性侵入岩体。岩体位于从化市良口镇,距广州市北东方向75 km。岩体主要由角闪石正长岩和方钠石正长岩组成,岩石本身富含碱性长石,故可作为高级陶瓷原料,目前已成为广东乃至华南著

广州地化所在深部俯冲洋壳含水相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地球表面75%都是水,水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少量的水就能影响元素迁移与分布,降低岩石固相线,影响深部岩浆的产生与性质,改变地幔氧逸度、电导率、地震波速等。因而,地球深部的水循环备受关注。俯冲板片可以将水从地表带到地球深部,但俯冲板片能带多少水到多深的地方并不清楚。  俯冲板片除了最表

深部俯冲洋壳含水相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地球表面75%都是水,水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少量的水就能影响元素迁移与分布,降低岩石固相线,影响深部岩浆的产生与性质,改变地幔氧逸度、电导率、地震波速等。因而,地球深部的水循环备受关注。俯冲板片可以将水从地表带到地球深部,但俯冲板片能带多少水到多深的地方并不清楚。  俯冲板片除了最表

印度洋缘何成为 中国大洋科考前沿阵地

  穿越马六甲海峡、航经安达曼海,正在执行中国和巴基斯坦首次北印度洋联合考察任务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科考船近日驶入印度洋。  浩瀚的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也是中国大洋科考的前沿阵地。印度洋的魅力何在?为何吸引了中国海洋科学工作者的关注?  “年轻气盛”——地质年代在所有海洋中最小 

我们离钻穿地球“莫霍面”的梦想还有多远

   人类科学探索的手段,早已经抵达浩渺太空;但对于脚底下的地球深部,却还是难以触摸。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科学家就梦想打一口超深的钻井,一直钻穿地球壳幔边界的“莫霍面”,看看原位的地幔究竟长什么样?  六十多年过去了,这个梦想至今没有实现。但由此发展起来的大洋钻探计划,已经成为地球科学史上规模最大

鲁西龙宝山碱性杂岩体岩石学壳-幔相互作用的制约

地质地球所发现鲁西龙宝山碱性杂岩体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壳-幔相互作用的制约   碱性岩是一种富钾和/或富钠的特殊火成岩,在岩相学上通常含有硅不饱和矿物或碱性暗色矿物,而在地球化学成分上根据各种碱度指数(如钙碱指数、碱度率、里特曼指数等)判别属于碱性。碱性岩一般产于拉张环境

“克拉通形成与破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科学家在华北克拉通破坏方面的研究成果令人折服”华北克拉通研究提振地学强国梦   5.4亿年前的早期寒武纪,地球将一份酝酿了几十亿年的礼物赠给了还远未出世的人类。  这份礼物就是地球上最稳定的地质结构——克拉通。  大陆和大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两个构造单元,大陆即是由造山带将原本不相连的克

发研究现铬铁矿分离结晶对幔源岩浆Mg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镁(Mg)为地幔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亦是难熔的元素之一,因而地幔的Mg同位素体系不易被改变,这与对橄榄岩捕虏体的研究所揭示的地幔具有较为均一的Mg同位素组成相一致。同时,大洋中脊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均具有与地幔橄榄岩相同的Mg同位素特征,表明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不发生Mg同位素分馏。  然而近年来不

广州地化所利用LA-ICPMS发现氧逸度与斑岩铜矿成矿的关系

  高氧逸度是斑岩铜矿所具有的一个普遍性特征,然而关于氧逸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例如,斑岩铜矿何时氧化、如何获得高氧逸度、为什么大量高氧逸度的岛弧岩石并不能形成斑岩矿床?为什么高氧逸度下俯冲洋壳部分熔融是斑岩铜金矿床成矿的最佳条件?  德兴斑岩铜矿形成于中侏罗时期(~170 Ma),位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