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岩石圈“脱碳换骨”的秘密

地幔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储库”,封存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的碳。通过大洋钻探,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岩石圈“脱碳换骨”的秘密:南海地幔深部存在一种高度富碳的新型岩浆,可在岩石圈的作用下“脱碳”,连续转化为碱性玄武岩。 地球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圈层有机组成的一个整体,碳元素在这些圈层之间循环运动。研究全球碳循环,对于理解现今及未来大气圈层的二氧化碳浓度及变化趋势至关重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 我国科学家南海大洋钻探的这一新发现,打开了揭秘地球深部碳循环一扇新的窗户,将大大推动有关深部碳对岩浆活动、地表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研究。 据这项研究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良研究员介绍,2014年,在第二次南海大洋钻探IODP349航次中,“决心”号在南海深水海盆、约4000米深的海底,成功钻取到火山角砾。 航次后,中外科学家合作对这些珍贵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同位素化学和矿物学的深入研究,证明了这是一种新型的......阅读全文

广州地化所提出板片拉力引发被动陆缘岩浆作用

  板块构造解释了地球上产生于大洋中脊或俯冲带的绝大部分岩浆作用,而远离俯冲带的板内岩浆作用常常与地幔柱或其它深部地幔过程有关。传统观点认为,大陆裂解之后形成的被动陆缘通常被认为是稳定的、没有岩浆活动的。因此,被动陆缘岩浆作用的例子非常少,人们对其与板块构造的关系知之甚少。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

4月24日《科学》杂志精选

   同行评审对识别最被看好研究至关重要  一项新的研究透露,同行评审可帮助分辨可能有最高影响力的研究应用。这是因为同行评审可对研究基金申请品质有新的了解,而这无法仅用申请者过去的成就等检测方法来预测。政府研究机构只能资助它们所接到的某些基金申请。因此,从范围广泛的申请中识别出最看好申请的能力至关重

广州地化所发现东亚大地幔楔深部地幔熔融新机制

  地震层析成像显示俯冲的西太平洋板块平躺、滞留在地幔过渡带中,形成了宽达1000–1500公里的东亚大地幔楔构造。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都揭示出东亚大地幔楔具有特殊的物质组成,理论预测滞留板块会释放流体助熔大地幔楔深部地幔,但是从未被证实。Mo是一种特殊的流体活动性元素,在板块俯冲、变质过程中,M

ICP-MS: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小仪器,照样发挥大作用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漆亮研究员专访  谈起地球化学,你首先可能会想到人类赖以生存46亿年的星球,还会想起李四光等著名科学家,玩电游的同学们会想起挖到黄金、水晶、钻石矿可以积攒实力。而回到现实,在科研中,我国地球化学家们当前具体在做哪些代表性的研究,科学仪器和分析技术在其中发挥哪些作用?  在贵阳召开的无

原位S同位素LA-MC-ICPMS分析揭示成矿母岩浆具有高氧逸度

  区别于板内环境中产出的典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造山带中产出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已经成为国际上该类矿床勘查和研究的新热点。幔源岩浆在地壳浅部达到硫化物饱和是成矿的基础,硫化物饱和的机制也与母岩浆的氧逸度密切相关。对于造山带中产出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母岩浆的氧逸度及主要控制因素,仅存在定性认识,缺乏

南海发现首例碳酸岩母岩浆向玄武岩连续转化现象

  科技部官网消息,日前《自然——地球科学》在线报道了我国主导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49航次在中国南海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良研究团队发现了世界首例富硅碳酸岩母岩浆,及其向碱性玄武岩连续转化的现象。这一发现说明南海下部存在一个异常的地幔组成,对于认识CO2在岩浆起源和演化中作

地质地球所研究提出新的高镁闪长岩成因模式

  高镁闪长岩的成因在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模式:(1)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用来解释如新生代日本Setouchi岛以及许多太古代绿岩带中的sanukitoid的成因);(2)俯冲板片熔体与地幔楔发生反应;(3)加厚下地壳(榴辉岩相)发生拆沉和部分熔融,所产生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发生反应。我

8月1日《自然》杂志精选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基因研究   携带APOE基因的“阿朴脂蛋白Eε4”(APOE4) 等位基因的个体比携带其他变体的个体患晚发性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可能性要大十倍,并且发病时间还可能要早一些。Asa Abeliovich及其同事分析了未受影响的APOEε4携带者和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我国学者发现贵金属元素Os在俯冲脱水过程中的活动性

   物以稀为贵,地球早期发生核幔分离时,部分元素随着铁镍合金进入地核,从而造成它们在硅酸岩地球(包括地幔和地壳)中的含量极低,因此它们被称为贵金属元素,包括Os和其它七个元素(即Ir, Ru, Rh, Pt, Pd, Ag和Au)。这些元素主要赋存在硫化物中。强亲铁元素中的Re-Os同位素体系主要

地质地球所研究发现中朝陆块去克拉通化的时空差异性

  克拉通(Craton)是由上部前寒武纪地壳和下部巨厚、冷的、耐熔的岩石圈地幔组成,自克拉通形成之后一般不会再有强烈的岩浆-构造活动和显著的大陆地壳的生长。然而,大量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朝克拉通东部中国大陆之下的古老岩石圈地幔在侏罗纪-早白垩世期间被新生的岩石圈地幔所代替,并伴有强烈的

中国科大利用Fe同位素示踪俯冲带深部流体性质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郑永飞团队特任教授陈伊翔在俯冲带深部流体中Fe的迁移行为和氧化还原性质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已发表在地球化学领域期刊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论文第一作者为陈伊翔,陈伊翔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何永胜为该文章的共

10月25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固体中电子运动的时间差别  电子在固体中能以非常高的速度运动,能在几十至几百阿秒(1阿秒=10-18秒)内穿过原子层及界面。这些非常短的运动时间最终将限制未来电子装置的运行速度。现在,物理学家对这种动态电子进行了实时实验探索。本期封面所示为,在一种固体中第一次进

研究揭示慢速洋脊洋壳增生相关的岩浆演化规律

  洋中脊是地壳的最主要增生场所,理解洋壳增生过程有助于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的形成与演化。研究洋中脊洋壳增生过程的主要途径是研究其岩浆作用过程,目前主要手段包括地震地球物理直接探测、蛇绿岩原位对比和洋中脊玄武岩反演。地震地球物理通过探测洋中脊下方熔体透镜体识别岩浆房并结合喷发的MORB成分来限定岩浆动

广州地化所对于玄武质岩浆的改造研究获进展

  经典的火成岩理论认为岩浆房主要由液态的岩浆组成,这样的模型被用来解释大洋洋壳及大量深成岩体的形成。然而,地震学研究并不支持地壳中存在巨量液态岩浆,而物理模型也显示富含岩浆的岩浆房非常难在地壳中形成以及保存。最新研究认为岩浆房多由结晶矿物组成,而液态的岩浆则分布在矿物颗粒间隙,或者以少量由岩浆组成

海洋所等在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洋岩石圈与地幔动力学课题组关于利用Mo同位素体系示踪俯冲带流体性质最新成果,对理解岛弧岩浆作用、地幔楔氧逸度及研究壳幔循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陈硕为文章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  俯冲带

克拉通并非传统认为的那样稳定

  传统观点认为,克拉通作为地球表面的最古老的陆块,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其远离活动构造边界,且极少受到底层地幔动力学的影响。但是,来自伊利诺伊大学最新的一项研究却表明,克拉通可能并不是那么稳定,在南美洲和非洲大陆的克拉通会由于底部冷地幔的原因使得浮力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异常高的地形。因此,研究认为岩石圈

科学家揭示俯冲带重硼同位素循环

  硼是一个具有中等挥发性、质量较轻的亲石元素,在熔/流体活动中容易发生迁移。硼有两个稳定同位素(10B和11B),二者之间较大的质量差(~10%)导致地球上不同端元之间硼同位素差异明显。因此,硼及其同位素对探究熔/流体参与的地质过程和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量学者对地球表生环境和相关过程(如

2010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在北大召开

  2010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于201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   会议由会前学术讲座、大会主题报告、专题研讨、孙贤鉥基金会评议和野外地质考察等几个部分组成。孙枢院士、孙庆萼女士(孙贤鉥先生夫人)为中国科技大学赵子福教授颁发了2009年孙贤鉥奖。郑永飞院士、翟明国院

2010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2010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   会议由会前学术讲座、大会主题报告、专题研讨、孙贤鉥基金会评议和野外地质考察等几个部分组成。孙枢院士、孙庆萼女士(孙贤鉥先生夫人)为中国科技大学赵子福教授颁发了2009年孙贤鉥奖。郑永飞院士、翟明国院士、金振民

地质地球所揭示地壳混染在岩浆铜镍硫化物成矿中的作用

  中亚造山带东天山东段广泛发育二叠纪(~280 Ma)的超基性-基性侵入体及相关的岩浆Cu-Ni硫化物矿床,是我国重要的Cu-Ni矿产地之一。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岩成矿年代学、岩浆演化及源区特征等,认为其成矿高镁原始岩浆可能来源于俯冲交代的软流圈地幔的熔融。但是,对于岩浆

地质地球所等研究发现西藏冈底斯斑岩型矿床成因

  西藏冈底斯斑岩成矿带(图1)是不同于世界上产于俯冲背景的斑岩成矿带,它产于独特的后碰撞背景下。而产于这种背景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岩浆成因还不十分清楚,这引起了中外矿床学家的强烈关注。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造山带与成矿作用课题组博士后李金祥及合作者对西藏

我国学者在太古宙早期深部地幔成分不均一性方面获进展

  地球早期深部地幔的物理-化学性质一直以来是前寒武纪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但由于保留在地表的太古宙早期深部地幔来源岩浆作用记录较为稀少,目前学界对于太古宙早期地球深部地幔的热状态和成分特征的认识并不全面。尤其是对于太古宙早期地球深部地幔是否存在成分不均一性,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结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地质地球所解析俯冲带硫循环

  硫(S)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挥发分之一,在地球圈层形成与分异、岩浆演化与氧化还原状态、金属成矿元素富集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地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俯冲带是全球最大的物质循环系统,俯冲板片携带大量地壳物质进入深部地幔是壳-幔物质输送的关键环节,俯冲板片释放流体诱发地幔楔部分熔融导致岛弧岩浆作用是

IODP海底山脉探测获有关海床形成新发现

  近日,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取得新成果。科学家在对亚特兰蒂斯海底山脉的勘探过程中获得了有关海床形成机理的新认识。    亚特兰蒂斯海底山脉是一典型的海洋核心复合体,而且其在最近100万年内形成,相对年轻,是研究地壳板块断层、岩浆和海水之间相互作用、循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海洋核心复合体形成

西太平洋大塔穆火山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间团队副研究员张锦昌与多国科学家合作,通过详细分析最新采集的海洋磁测数据,获得了西太平洋大塔穆火山形成机制的新认识,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上,题目为Oceanic plateau formation by seaflo

华北17.8亿年大型岩墙群可能是地幔柱成因

 华北17.8亿年大型岩墙群成因模式图  华北克拉通在17.8-17.7亿年前后分布着一期大型基性岩墙群(也称太行-吕梁岩墙群或华北岩墙群),对于这期基性岩墙群的成因存在争议。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研究室彭澎副研究员在总结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岩墙群的几何学

“二叠纪地幔柱构造与地表系统演变”立项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年项目立项的通知》,由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主持的“973”重要科学前沿项目“二叠纪地幔柱构造与地表系统演变”获得正式立项,徐义刚研究员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   该项目聚焦扬子地块西缘和塔里木地块及其周边地区,抓住二叠纪大

11月1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1092个人类基因组中的变异情况   由“1000个基因组项目”撰写的这篇论文描述了来自14个人群的1092个个体的基因组,为来自不同人群的个体中常见和低频变异体的分析提供了一个资源。综合分析显示了不同人群中罕见和常见的变异体特征。罕见变异体的频率在不同生物通道上是不同的,对每个个体,可以确定

11月1日《自然》杂志精选

1092个人类基因组中的变异情况  由“1000个基因组项目”撰写的这篇论文描述了来自14个人群的1092个个体的基因组,为来自不同人群的个体中常见和低频变异体的分析提供了一个资源。综合分析显示了不同人群中罕见和常见的变异体特征。罕见变异体的频率在不同生物通道上是不同的,对每个个体,

红外线技术可准确预测火山爆发时间和强度

俄罗斯克柳切夫斯科伊火山喷发熔岩,上图为红外线图像。 据国外媒体报道,火山爆发之奥秘何在?全球数百名勇敢的科学家正在冒死寻找这一答案。其中一位这样的冒险科学家就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地质学家迈克尔·拉姆齐,他花了12年时间来研究火山爆发的行为。如今他正利用热红外线辐射技术和美国宇航局与气象卫星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