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胚胎发育研究新成果将助不孕不育疾病诊治

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获悉,该院乔杰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汤富酬研究员团队合作,系统阐述了人类生殖细胞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图谱及调控机制,这将为不孕不育等生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靶标。目前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已在《Cell Stem Cell(细胞干细胞)》杂志在线发表。 在全球范围内,人类生育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我国不孕不育率超过10%。生殖技术帮助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妇成功获得健康的后代,但即使经最先进的技术治疗,国内外平均活产率也仅为35%。很多疑难病例经历多周期、长年反复治疗,仍未获得成功妊娠。 事实上,制约治疗成功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于人类对调节生殖细胞、胚胎正常发育的分子机制认识有限。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基因表达调控的特征是什么?父母把哪些遗传序列、表观遗传记忆保留给后代,哪些必须清除?人类对很多问题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胚胎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子在胚胎期的前体细胞,其正常发育对于遗传信息在亲代与子代之间......阅读全文

增补4.8亿!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申报指南发布

   “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增补任务)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聚焦我国生殖健康领域的突出问题,重点关注生殖健康相关疾病、出生缺陷和辅助生殖技术;开展以揭示影响人类生殖、生命早期发育、妊娠结局主要因素为目的的科学研究;实现遗传缺陷性疾病筛查、阻断等一批重点技术突破;建立

猴子一生中“最重要时刻”首次体外重现

  英国著名发育生物学家路易斯·沃伯特曾说:“人一生最重要的时刻不是出生、结婚和死亡,而是原肠运动。”  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借助该团队深耕多年建立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体外培养系统,将食蟹猴囊胚体外培养至原肠运动出现,并进一步发育至受精后20天,体外重现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原肠运

《细胞》:人类原始生殖细胞研究获重要成果

   封面设计源于中国古代象征生殖的图腾——玄武,寓意哺乳动物通过有性生殖(蛇与龟)来维持完整的生命周期(圆环),而中心处的生殖细胞(红色)则在遗传信息的世代沿袭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人类生殖细胞系(精子、卵细胞及原始生殖细胞)、囊胚以及着床后胚胎体细胞的DNA甲基化水平示意图   父本印迹基因

第二届SKLRB生殖生物学前沿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二十一世纪,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生殖健康也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生殖医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辅助生殖技术的日臻完善为广大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体外受精技术(IVF)妊娠率始终徘徊在30-40%之间,成为影响IVF成功的最大难点。对原始生殖细胞的发生和迁移、配子发生、胚胎早期发育、子

挑战人类生殖: 用干细胞制造胚胎

  自去年10月开始,分子生物学家Katsuhiko Hayashi就陆陆续续收到了许多夫妻的邮件,这些夫妻大多人到中年,仍然在为了一件事情焦急:要一个孩子。其中有一位英国的更年期妇女,希望到他位于日本京都大学的实验室,在他的帮助下怀上孩子,她写道:“这是我唯一的愿望。”   这些请求开始于H

北大两位教授合作发表Cell子刊:生殖细胞研究新进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汤富酬研究员团队合作,对人类胚胎生殖细胞及其微环境细胞在妊娠4周到26周的长达五个月的发育关键期的转录组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解析与阐释,并通过后续的功能实验对性腺中生殖细胞的分布与定位、以及细胞亚群的精确比例关系等关键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北大两位教授合作发表Cell子刊:生殖细胞研究新进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汤富酬研究员团队合作,对人类胚胎生殖细胞及其微环境细胞在妊娠4周到26周的长达五个月的发育关键期的转录组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解析与阐释,并通过后续的功能实验对性腺中生殖细胞的分布与定位、以及细胞亚群的精确比例关系等关键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Nature:科学家首次纯体外培养,干细胞“变”卵细胞

在体外,从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成的成熟卵细胞(图片来源:Hayashi实验室)  10月17日,《Nature》期刊在线发表一篇重磅文章,揭示日本科学家成功在实验室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培育出成熟且具有生育能力的卵细胞。  这一研究为卵细胞发育研究提供了范本,且有

【盘点】2016年5月份生物谷推荐的干细胞研究

  即将过去的5月份,有哪些重大的干细胞研究或发现呢?生物谷小编梳理了一下这个月生物谷报道的干细胞方面的新闻,供大家阅读。  1. 重磅!日本科学家首次利用皮肤细胞恢复病人视力  日本研究人员报道了他们首次成功地将来自一名女性患者皮肤细胞经重编后产生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

研究揭示一种海洋动物一生当中都可产生卵子和精子之谜

  一种鲜为人知的海洋生物通常生长在死的寄居蟹的蟹壳上,这听起来似乎不太可能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但这种动物有一种罕见的能力,它可以在一生中制造卵子和精子。这种称为贝螅(Hydractinia)的动物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会产生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的前体细胞,而且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不会

同一实验室,两华裔学者获生殖细胞研究新突破

  来自斯坦福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的Renee Reijo Pera实验室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干细胞,生殖细胞研成果,这个实验室曾开发出一种技术能让干细胞转变成生殖细胞,这对于全世界占据10-15%的不孕不育的夫妻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也许未来只要一个人就能生育后代了。  近期其实验室两位华裔学者

北大乔杰、汤富酬、黄岩谊发表环状RNA新成果

  早在几十年前,生物学家们就发现了环状RNA。与线性RNA相比,环状RNA受到的关注比较少,一直被认为是剪切过程中发生的错误。随着二代测序的发展,近几年人们意识到环状RNA其实是非常普遍的。这些分子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的细胞中(从古生菌、酵母、小鼠到人类),能够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基因表达,很可能在细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09申报指南发布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日前发布了《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支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和重

人类生殖细胞发育线路图问世

    研究人员发现了使得人类干细胞发育成卵细胞的一些步骤  导致不孕不育的原因——这大约影响了约10%的夫妻——通常是未知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或许是由于人体不具备产生配子——被称为精子和卵子——的能力所造成的。有关人类“生殖细胞”发育的首个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搞清如何在实验室中生成这些

突破!科学家利用人类皮肤细胞成功制造出生殖细胞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利用多个混合基因成功将人类皮肤细胞转化成了生殖细胞,这种生殖细胞最终可以发育为精子或卵细胞,研究人员希望这项研究或可帮助依赖捐精和卵细胞的夫妻重新恢复生育能力。  据估计,7对夫妻中就有1对存在怀孕问

“体外配子”新技术引发伦理担忧

   美国布朗大学医学科学教授艾利·阿达西、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格伦·科恩、医学院院长乔治·戴利在日前出版的《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讨论了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制造出精子和卵子——所谓的“体外配子(IVG)”技术的理论意义和可能会引发的伦理问题。  文章指出,最近已有多项实验证明,科学家们能在实验鼠身

是不是个好胚胎?表示无压力 捏一捏就知道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大,我国的不孕不育患者已超过了5000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求助于体外受精技术IVF。IVF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试管婴儿,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辅助生育技术。当卵子成熟并准备排卵时,医生们将其从女性卵巢取出并与精子在体外共同孵育,然后选出发育得最好的胚胎植入子宫。不过目前

干细胞技术开创未来辅助生殖新局面

  日本研究人员使用顶尖技术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了卵子和精子。而现在,科学家不得不决定如何安全且合乎道德地使用这些细胞。   从去年10月开始,分子生物学家Katsuhiko Hayashi已经收到了不少电子邮件,其中大多数是中年夫妻,他们都为一件事感到绝望:生育孩子。一位处于更年期的英国女人提出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皮肤细胞造出精子:但仍无法使卵细胞受精

  西班牙的研究人员成功用皮肤细胞造出了人类精子。该技术或许最终能帮助我们解决不孕不育问题。研究人员称,全球约有15%的夫妇无法拥有自己的子女,只能依靠他人捐献的精子或卵子,而他们正在努力为这些夫妇寻找解决方法。  西蒙和他的研究团队向皮肤细胞中引入了一系列产生配子所需的基因,对成熟的皮肤细胞进行了

北京大学Cell发布突破性单细胞基因组检测技术

  全球有多达15%的夫妇受到不孕不育的影响,体外受精(IVF)是治疗这种常见疾病的一种方法。在发表于12月19日的《Cell》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项安全、准确且廉价的方法,可为IVF程序选择出基因正常的胚胎,因此提高了一对夫妇生育健康孩子的机会。   通过对单个的卵细

北京大学发布突破性单细胞基因组检测技术

  全球有多达15%的夫妇受到不孕不育的影响,体外受精(IVF)是治疗这种常见疾病的一种方法。在发表于13年12月19日的《Cell》杂志上的一项新 研究中,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项安全、准确且廉价的方法,可为IVF程序选择出基因正常的胚胎,因此提高了一对夫妇生育健康孩子的机会。   通过

干细胞体外减数分裂 科学家首次获得具有功能的精子细胞

  近日,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周琪院士为首,南京医科大学沙家豪教授和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赵小阳教授(现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参加的合作团队,首次实现干细胞体外减数分裂获得具有功能的精子细胞,相关成果发表在2月25日的《细胞—干细胞》上。  记者了解到,该团队致力于利用干细胞技术研究配子发生障碍等生殖医学问题,

谢晓亮院士:单分子技术透视生命之谜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学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世界首个高精度人类男性和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科学》和《细胞》杂志。这一工作采用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MALBAC,与以前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够发现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异。  MAL

北大谢晓亮教授:单分子技术透视生命之谜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学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世界首个高精度人类男性和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科学》和《细胞》杂志。这一工作采用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MALBAC,与以前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够发现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

北医三院乔杰:辅助生殖技术有了哪些进步?冻卵好么?

  试管婴儿并不是试管里长大的婴儿,其全称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就是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受精,再将受精卵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1988 年 3 月 10 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2019 年 4 月 15 日,郑萌珠成为母亲,产下一名

如何治疗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是现代社会年轻夫妇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引发不孕不育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既包括遗传性的因素,也包括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的改变也会导致不孕不育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针对近期不孕不育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盘点,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Science:新

患者指南(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年龄和生育能力

  生育能力随年龄而变化。进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期,男性和女性便具备了生育能力。女孩进入生育年龄的标志是开始排卵和月经来潮。通常的理解是,女性绝经后便无法再怀孕。一般而言,女性的生殖潜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生育能力在绝经前5至 10年内终止。  在当今社会,因年龄引起的不孕不育越来越普遍,许多女性因

皮肤细胞造出精子:但仍无法使卵细胞受精

          西班牙的研究人员成功用皮肤细胞造出了人类精子。该技术或许最终能帮助我们解决不孕不育问题。研究人员称,全球约有15%的夫妇无法拥有自己的子女,只能依靠他人捐献的精子或卵子,而他们正在努力为这些夫妇寻找解决方法。 

致胎儿缺陷的“染色体秘密”揭开

  “染色体非整倍性”是导致人类不孕不育、流产、胚胎停育及胎儿缺陷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会出现“非整倍性”?多年来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释,但都没有揭示出问题根源。近日,山东大学张亮然教授团队与哈佛大学Nancy Kleckner院士团队合作,首次就该疑问提出了突破性解释。该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