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夏季风减弱下南亚植被生长变化及其机制

印度夏季风是南亚植被生长主要的水热来源,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受到人为气溶胶排放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影响,印度夏季风强度呈下降趋势,南亚地区作为热带生态系统一部分并广泛分布了大面积农作物,其植被生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研究过去30年南亚植被生长变化及其关键驱动因子对于理解区域碳循环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汪涛课题组(博士后王晓昳为第一作者),基于气象资料和多源卫星遥感观测,揭示了过去30年在印度夏季风减弱下南亚植被生长变化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在过去三十年里反映印度夏季风强度的环流指数呈下降趋势,然而南亚地区植被持续变绿(图1),基于FAO统计数据的印度粮食产量也表现为持续增加的趋势。导致这种看似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流定义的印度夏季风指数不能完全反映降水空间格局的变化,在印度夏季风强度减弱的背景下,湿润地区(比如印度东南部)降水呈减少趋势,而相对干旱区域的......阅读全文

印度夏季风减弱下南亚植被生长变化及其机制

   印度夏季风是南亚植被生长主要的水热来源,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受到人为气溶胶排放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影响,印度夏季风强度呈下降趋势,南亚地区作为热带生态系统一部分并广泛分布了大面积农作物,其植被生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研究过去30年南亚植被生长变化及其关键驱动因子对于理解区域碳循环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

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共议疫情后的区域合作

  10月21日,由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主办的“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区域合作:新机遇与新作为”在云南大学顺利召开,共有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菲律宾、印度、加拿大、韩国等13国的2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4位学者做了发言。本次会议聚焦疫情对区域合作的影响,将重点探讨疫情对贸易合作、投资合作、国际制度等三个领

云南红河将建面向南亚东南亚检验检测中心

  来自红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消息,该局日前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了“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检验检测项目”,明年建成后将成为云南省辐射滇南、滇东南的出入境检验检测中心。  为积极落实红河州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三大平台”建设战略部署,高效服务高原特色农

冰川减少危及南亚水供应

纳木那尼冰川正在减少新德里]新的证据表明喜马拉雅冰川正在缩减,这让人们增加了对该地区到2030年可能遭遇严重缺水的担忧。 科学家在青藏高原边缘的海拔6050米的纳木那尼冰川钻取冰芯,他们本来预料将在冰芯中发现50年前核试验留下的

冰川减少危及南亚水供应

[新德里]新的证据表明喜马拉雅冰川正在缩减,这让人们增加了对该地区到2030年可能遭遇严重缺水的担忧。科学家在青藏高原边缘的海拔6050米的纳木那尼冰川钻取冰芯,他们本来预料将在冰芯中发现50年前核试验留下的放射性。然而,他们只发现了和背景放射性差不多的放射性水平。 纳木那尼冰川正在减少 来

“超级病菌”现南亚-或全球蔓延

  通过廉价手术传播至欧美   抗生素耐药性领域的医学专家将这种变种基因命名为NDM-1,它最早出现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后来有不少英美等国的游客前往这些南亚国家接受价格低廉的整形手术,使得这种基因得以传播。有报道称,这种变种基因目前已经传播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而且在

揭秘食草动物如何“驯化”植被系统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权兴团队在《生态学快报》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食草动物-植被系统的新型理论模型,并发现该模型所具备的动力学过程受控于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原理——物理与化学中的“相分离”机制。大型食草动物喜食高适口植物的选择摄食行为,一直是科学家理解放牧生态系统的“钥匙”,然而这一选择摄食

北方植被防风固沙能力明显增强

  4月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18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公报》显示,2000—2018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实现跳升,2018年达2000年以来最高。2018年全国大部地区水热充足,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影响整体偏轻,气象条件有利于草原、森林等植被和农田作物生长,全国陆地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达68.2,

去年植被生态质量总体好于常年

  中国气象局4日发布的《2022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总体好于常年,为2000年以来第三高。  今年是中国气象局连续第七年发布《全国生态气象公报》。公报从天气气候对地表生态影响角度评估了2022年和2000年以来气象条件的影响。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

光化学植被指数简介

  光化学植被指数是指531nm和570nm处反射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这两个波段位置的反射率受到叶黄质循环的影响并和叶片的光能利用率有关。  定义  光化学植被指数是指531nm和570nm处反射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这两个波段位置的反射率受到叶黄质循环的影响并和叶片的光能利用率有关。  光化学植被指

华南植物园南亚热带人工林自组织研究取得新进展

南亚热带人工林样地  生态系统是具开放性、非线性发展规律的能值网络系统,其自组织动态规律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并在功能与结构两方面分别取得长足发展,但实证研究匮乏。生态系统自组织功能与结构经典假说有待检验,效率规律有待揭示。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被景观生态学研究组陆宏芳研究员等,以鹤山

中国—南亚、海湾国家合作研讨会召开

  2015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主办、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南亚、海湾国家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科院国际合作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及相关企业的

东南亚与非洲猪瘟的“共存”之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529.shtm东南亚正准备与非洲猪瘟(ASF)进行长期抗争。这是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的疾病,威胁着家猪和野猪。中国香港城市大学兽医流行病学家Dirk Pfeiffer表示,在大规模对猪实施扑杀的计

南亚六成地下水无法饮用

  英国《卫报》日前报道称,虽然印度恒河盆地为生活在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的7.5亿余人提供着水源,但60%的地下水已被污染。在一项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杂志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23%的水过咸,同时37%的水含有的砷浓度会产生毒性。  砷自然并且安全地存在于很多水源中,但它通过使用肥料

东南亚与非洲猪瘟的“共存”之战

  东南亚正准备与非洲猪瘟(ASF)进行长期抗争。这是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的疾病,威胁着家猪和野猪。  中国香港城市大学兽医流行病学家Dirk Pfeiffer表示,在大规模对猪实施扑杀的计划被证明在经济、管理和政治上都行不通之后,该地区的当局已经认识到“我们必须学会与病毒共存”。  新方法侧重于

华南和东南亚地区更新世亚洲象和剑齿象摄食行为研究获

  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以极高的生态多样性著称,尤其是以长鼻类为代表的大型哺乳动物从更新世一直活跃至今。更新世中期以后,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和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是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两种大型哺乳动物。二者在很多区域长期共存,但最终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

卫星数据揭秘35年全球植被演变

  随着地球人口越来越多,人口所需粮食也需要更多的土地来耕种。为了获取更多的耕地,人类伐林扩耕,霸占了不少林地的面积,一度让地球上的树木深受重创。当人类意识到树木对于地球的重要性后,退耕还林、保护森林的政策频出。那么,在人类行为的频繁干扰下,全球林地面积与耕地面积有何变化?其他土地覆被情况又是如何呢

警惕外来植被对土壤肥力影响

《科学日报》消息,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剧。人口规模的增大、耕地面积的扩大以及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变化(长时间的干旱,不规律的雨季模式),使得沙漠化更加严重。  据世界土壤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过去的50年内,1280万平方公里的土壤的肥力不断降低。为改善一些地区土壤贫瘠的现状

美欲允许移植被HIV感染器官

25年前,美国限制艾滋病患者捐献器官。图片来源:WILL & DENI MCINTYRE/SPL   美国正准备取消有关禁止接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捐赠器官的限令。该措施向允许艾滋病患者之间进行器官移植迈出了一大步。   近日,美国众议院批准了一项法律,试图终止一项已经存在25年的艾滋病病

全天候植被荧光观测系统简介

  太阳光照射在植物上,太阳辐射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吸收、反射和透射。其中,植物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有三个用途:光合作用中的光化学作用、热耗散和荧光。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是冠层尺度分析植被光合作用状态的全新手段。  全天候自动植被观测系统是一款具有高分辨、高灵敏度、单通道及多通道的植被参数长期自动观测设备

东南亚客商到访天辰试验机

      随着公司国际化战略的不断推进,海外客户不断到访天辰试验机。6月3日印度尼西亚某公司负责人Mr.Chchen和技术负责人专程到公司进行业务洽谈。在参观了天辰集团及天辰试验机生产基地后对于集团公司各产业及相关产品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并表示将把天辰试验机作为唯一的合作伙伴,每年将提

“数字丝路”计划东南亚研讨会召开

  2月25日至26日,“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东南亚研讨会在泰国曼谷召开。泰国副总理Prajin Juntong、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Armida Salsiah Alisjahbana、中国驻泰国大使吕健等出席会议。   会议主题为“东南亚各国在地球大

测序研究发现狗起源于东南亚

  狗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这种最常见的人类宠物,最初起源于东南亚,而后才逐步扩散到全世界。这项研究描述了狗在被驯化后漫长的迁徙历史,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狗的认识。  负责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的张亚平、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皮特·赛维雷恩和他们的研究团队,对犬科家族的58

丙烯暴跌供应充足-东南亚PP价格走低

  东南亚聚丙烯市场自10月底以来受到原料丙烯市场大幅下跌的拖累,供应充足,而地区下游需求疲弱。  中国作为主要市场价格走软进一步削弱了该地区的市场信心,来自韩国的新订单淹没了中国进口市场。  ICIS数据显示,11月16日,扁平纱线级别PP现货价格较10月底下跌了4.71%,CFR(成本加运费)均

东南亚食品滥用抗生素问题严重

  联合国粮农组织周三警告,东南亚地区的食品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问题严重,造成细菌耐药性加强,进而对人类和动物构成严重的健康风险。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兽医卢布罗斯在泰国曼谷出席有关抗菌素耐药性的国际会议时,发出上述警告。他指出,在亚洲人口高速增长和农业生产密集的大城市,抗生素耐药性的威胁增加了。同

中石化炼化工程进军东南亚市场

  日前,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的附属公司PRPC炼油公司就RAPID项目的一个合同包正式签署设计、采购、施工、试车(EPCC)总承包合同,总额约为13.29亿美元。   RAPID项目是由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兴建的大型炼油和化工一体化项目,立足于满足东南亚地区

101.2米!藏南亚洲最高树等身照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468.shtm2023年6月7日到6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上海辰山植物园—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厦门大学、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西藏

东南亚发现数百个新物种

东南亚的大湄公河地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新物种继续在该地区以惊人的速度被发现。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份报告,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新发现了380种此前不为科学界所知的动植物,其中许多都濒临灭绝。“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如此之高存在各种原因。”世界自然基

碳卫星获得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

  日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刘良云研究员科研团队利用2017年7月—12月的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的数据,开展了全球植被叶绿素荧光卫星反演研究,成功获得2017年下半年的全球叶绿素荧光产品。此次成功获得的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能够清晰显示2017年7月份北美玉米带、欧洲平原、东亚农业

Botanical-Review:版纳植物园云南常绿阔叶林研究

  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以常绿阔叶林为优势的多种植被类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朱华等人利用多个1公顷样地资料,研究了三个主要的常绿阔叶林植被的植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生态外貌特征和生物地理。尽管这三个常绿阔叶林在树种组成上共同由壳斗科、樟科和茶科植物种占优势,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