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俊院士遗体捐献母校武汉大学用于医学研究

今天上午8:30,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昌殡仪馆举行。 柯俊院士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学士学位,根据院士的遗愿,其家属昨日将其遗体捐献给母校武大,用于医学研究。 “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我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这所有的荣誉和称号,都属于同一个人——柯俊。 由于在钢中首次发现贝茵体切变机制,柯俊被尊称为“贝茵体先生”。数十年科研生涯,他的研究始终不离钢铁,被称为中国冶金界“一代宗师”。今年8月8日7时29分,柯俊院士在京逝世,享年101岁。 8月15日,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年轻的学子和白发苍苍的学者共同送别这位百岁院士。 一些学生提到,“九十多岁的柯院士还是每天上班,办公室在3楼,他天天自己爬上来。”“他很愿意和学生交流,为人非常随和。我时常到家中请......阅读全文

柯俊院士遗体捐献母校武汉大学用于医学研究

  今天上午8:30,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昌殡仪馆举行。  柯俊院士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学士学位,根据院士的遗愿,其家属昨日将其遗体捐献给母校武大,用于医学研究。  “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中

记柯俊院士:金属物理奠基人

  “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一吨钢在那里的作用,远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尽管生活条件远远比不过英国和美国,但是物质生活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重要的。”柯俊 1917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籍浙江省黄岩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多年从事合金中相

北京遗体捐献17年-多重困境待解

   清明节前夕,北京朝阳长青园生命纪念碑刻上了第2096个名字。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已有19908人报名志愿捐献遗体,其中2097人实现了遗体捐献(尚有一名捐献者名字没刻上墓碑)。  诸多问题依旧困惑着捐献者:遗体怎么捐献?医院、高校谁来接收?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能否一起?遗体利用之后如

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柯俊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2017年8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柯俊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8月15日上午在北京举行。  柯俊先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奖励。曾担任国务

致真立人-中华骄傲:纪念柯俊先生

   在第33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在喜迎党的十九大的热烈气氛中,我们推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烈军和江苏大学副教授霍向东撰写的《致真立人 中华骄傲——纪念柯俊先生》一文,学习柯俊先生的创新精神和立人情怀,学习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人格,学习他“知行合一”的人生历程和“致真立人”的崇高境界。  

湘雅医院检验科技师患癌病逝后捐献角膜遗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83.shtm 10月27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曾德繁生前的亲友、领导、同事在该院52病室为他进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随后,在湖南省红十字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帮

卢柯院士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工程院网站发布新一轮增选院士名单。来自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卢柯院士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以表彰他在纳米孪晶材料以及纳米结构材料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这也是卢柯继2004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之后,又一次荣获国外院士荣誉称号。  卢柯,1

卢柯院士获2020未来科学大奖

  9月6日,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柯荣获“物质科学奖”,以奖励他开创性地发现和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及梯度纳米结构以实现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 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领域中最核心的科学问题之一

青岛器官捐献举步维艰-9年仅一个幸运儿

  今年3月份,中国红十字会与卫生部在山东等10省市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就人体器官捐献的招募、获取和分配等工作进行全面探索。如今,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记者调查发现,青岛医院器官移植缺口依然很大,众多患者都因为器官短缺而在苦苦等待。4年来,青岛市红十字会仅接收眼角膜34只。而

于俊崇院士:于无声处作波涛

于俊崇(1940— )  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0年12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滨海县,196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热工专业(现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一直在核工业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及其前身单位工作。  作为工程总设计师,在负责策划、组织工程设计、主持并决策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

湖北医疗单位擅自获取遗体器官将被吊销移植资质

  医疗单位擅自获取遗体器官,情节严重的将吊销移植医院资质。这是正在征求意见的《湖北省遗体和器官捐献条例》里列示的。昨从省政府法制办获悉,8月26日前,该条例在省政府法制网征求公众意见。  根据该意见稿,遗体器官捐献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遗体接收、器官获取机构应当尊重并妥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举行“大体老师”首次安放仪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58.shtm9月7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陕西省红十字会主办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大体老师”首次安放仪式在西安市长安区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举行。仪式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遗体捐献办公室主任徐

卢柯院士为《自然综述—材料》创刊卷撰稿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获悉,中科院院士卢柯应邀为《自然综述—材料》杂志创刊卷撰写的综述性论文《通过晶界和孪晶界构筑稳定金属纳米结构》日前在线发表。  卢柯在该综述论文中系统总结了利用界面构筑提高金属中纳米结构稳定性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了界面数量、界面结构和界面分布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系统阐述

钱学森遗体在京火化

  11月6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追悼会向公众开放,社会各界群众祭奠。图为钱学森的灵柩抬出追悼厅。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遗体今日在京火化。   钱学森的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

唐华俊院士:华北应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唐华俊  在当前我国粮食库存相对充裕的形势下,华北地区应当加快品种改良和调整农艺栽培管理措施,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更好地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华俊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华北地区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该区域近50年呈现明显的暖干化趋势,增温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降水量

钦俊德院士在京逝世-享年九十二岁

我国著名昆虫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钦俊德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二零零八年一月十四日一时四十五分在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九十二岁。 钦俊德先生是我国昆虫生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为我国蝗虫、粘虫、棉铃虫、蚜虫等重要害虫的研究和防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追记著名材料科学家柯俊:钢铁人生-孳孳百年

   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8月8日7时29分在京逝世,享年101岁。  “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我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这所有的荣誉和称号,都属于同一个人——柯俊。  

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数量激增背后的喜与忧

  2010年:1087人;2014年:22660人;2016年,104538人——几何级的增长,显示的是过去7年间通过书面或网络途径在我国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志愿者人数。  当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能用的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主动选择。然而,器官捐献,这项

中科院院士陈俊武:以身许国七十载

      “回顾自己的经历,我一直在前进,创新的思想没有停顿。”       7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在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自己一生的事业作了总结。那一刻,不知他是否想起七十年前求学时写在日记里的誓言:“外面的世界与我何干……我要使平凡的日子变得不平凡。”      

石油化工专家陈俊武院士访问大连化物所

  11月11日至12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石油化工专家陈俊武院士访问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并在所礼堂作了题为“求索我国碳减排之路”的学术报告。该所科技人员及研究生近200人参加了报告会。   副所长刘中民主持了报告会,并介绍了陈俊武院士在国

段树民院士:尽快建立“中国人脑库”

  从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始,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段树民便积极呼吁启动中国的脑科学研究计划。在今年提交全国两会的提案中,他再次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地区,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资助,尽快建立“中国人脑库”基地。  脑科学研究作为世界科学研究前沿和战略制高点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

90岁老院士捐300万设创新基金

一个90岁高龄的老党员、老院士,执意把自己省吃俭用的300万元捐献出来,设立创新基金和帮扶基金。6月8日上午9时,李俊贤院士所在的洛阳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黎明院)为此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李俊贤是我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聚氨酯工业奠基者之一、中国工

榜样:90岁老院士捐300万设创新基金和帮扶基金

  一个90岁高龄的老党员、老院士,执意把自己省吃俭用的300万元捐献出来,设立创新基金和帮扶基金。6月8日上午9时,李俊贤院士所在的洛阳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黎明院)为此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俊贤是我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聚氨酯工业奠基者之

我们为什么要解剖患者遗体?病理诊断是金标准

  2月16日晚的这条最新消息备受关注———全国第一例、第二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完成,两具解剖病例目前已被送检。  为什么要做遗体解剖?  因为它没有替代方案。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此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目前我们对新冠病毒感染致病、致死的

吴文俊院士:生产方面需求是学术的最大动力

  近年来深居简出的吴文俊,近日出现在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成立仪式及名誉主任、主任授聘仪式暨天津大学与汉柏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的签约仪式上。颇费一番周折,记者采访到这位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当今数学界的泰斗。   在40多分钟的采访中,老先生腰板挺直,仅有两三次略微倚靠了一下沙发靠

卢柯: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是如何炼成的

   16岁上大学,30岁成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38岁被增选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最近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这就是卢柯。职业科学家,是他的自我定位。  卢柯的研究组,在位于沈阳市文化路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多年来,其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开发纳米结构金属制备技术,探索纳米结构金属优异性能

16岁上大学,38岁当选院士,卢柯今日再发《Science》

  通过调整扩散过程,金属中的高原子扩散率能够对其结构和特性进行实质性的调整,但这会导致它们的定制特性在高温下不稳定。通过制造单晶或重合金化来消除扩散界面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但不会抑制高同源温度下的原子扩散。  2021年8月6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卢柯及李秀艳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

著名物理学家母国光院士遗体16日火化(图)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光学学会原理事长,天津市科协原主席,南开大学原校长母国光同志遗体于昨日火化。  母国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4月12日16时08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1岁。  母国光同志逝世后,胡锦涛、温家

柯勒照明的柯勒照明优点

柯勒照明克服了临界照明的缺点,是研究用显微镜中的理想照明法。这种照明法不仅观察效果佳,而且是成功地进行显微照相所必须的一种照明法。 灯丝不落在被检物平面上,照明均匀; 2. 照明的热焦点不在被检物,不会灼伤被检物;3. 聚光镜将视场光阑成像在被检物平面处,改变大小可控制照明范围。

著名地质学家叶连俊院士逝世-享年95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沉积学家、沉积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原副主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连俊先生因病治疗无效,于二○○七年十二月二日○时十五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逝世,享年九十五岁。 叶连俊先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70余年,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