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碳专项:勇担历史使命迎战气候变化

办公室里,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廖宏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全球气候变化图,上面深紫和猩红的点状分布显示了增暖效应明显的地区。她解释道,中国正处于西伯利亚-蒙古特大增暖区的下风边缘,是受近百年人类活动所致全球变暖影响较大的区域。采取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将是中国科学家肩上不容卸下的使命。 自2011年起的5年间,包括廖宏在内,来自中科院及高校、部委所属98个研究院所的4000余名科研人员,都投身入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以下简称“碳专项”)研究,产出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5大任务群挑起艰巨使命 碳专项启动于2011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专项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吕达仁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它的初衷在于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数据、科学知识和技术支撑,包括对中国碳排放的数量、来源、趋势及预期减排强度等,进行定量测算。 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相应的,“碳专项”的规模也非常惊人。......阅读全文

吕达仁刘毅刘宇:追踪碳足迹

  吕达仁院士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和外国专家交流 资料图片  CFP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艰难地通过了《巴黎协定》。中国在其中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气度。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中国既要负责任,也要争取平等合理的发展权。   最有

生态固碳/重大生态工程固碳项目联合启动

  3月28日,根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及相关问题”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碳专项)的统一安排,“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以下简称生态固碳)和“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固碳量评价”(以下简称重大生态工程固碳)项目启动会和技术标准研讨会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

《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中国碳收支研究专辑

4月1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以专辑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以下简称“碳专项”)之“生态系统固碳”项目群7篇研究论文。这不仅是中国首次,在亚洲也是首次。 据悉,该研究量化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强度和空间分布,并首次在

《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中国碳收支研究专辑

4月1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以专辑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以下简称“碳专项”)之“生态系统固碳”项目群7篇研究论文。这不仅是中国首次,在亚洲也是首次。 据悉,该研究量化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强度和空间分布,并首次在

中国碳排放14.1%被“吸收”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2001~2010年期间平均年固碳2.01亿吨,相当于抵消了同期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这其中,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是固碳主体,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  这一成果来自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之“生态系统固碳”项

广东实施低碳技术创新与示范专项成果丰硕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建筑用能约占用能总量的30%左右,且比例有日益增大的趋势。“十二五”期间,广东节能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18%,高于全国 “十二五”节能目标2个百分点,成为全国节能指标最高、节能任务最重的省份。因此,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绿色建筑工作,定出具体目标:2015年

我国重新测算碳排放量 国际数据将修正

  近日,一项关于我国碳排放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Nature》上发表,引发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报告指出,“2000-2013年间,中国碳排放总量比此前多估计了约15%,二氧化碳排量多估计了106亿吨。”这一数据的更新,将在年底召开的巴黎气候变化谈判峰会上,为更多发展中国家争取话语权。  

吕达仁院士称我国碳排放被国外长期高估

  “中国碳排放量被国外研究机构长期高估。”中科院院士吕达仁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排放因子比国际上认定的大约要低10%~15%。也就是说,同样1亿吨煤变成二氧化碳的数值,要比国际估计值低10%~15%。  据此推算,中国累计排放量将大幅度降低,重新核算后的中国碳排放在2000年

广州成立节能监察中心 不过节能关项目禁开工

  广州节能监察动真格!昨天上午,广州市节能监察中心正式成立,由广州市发改委归口管理。   广州市发改委主任潘建国介绍说,广州节能监察中心的成立,是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广州节能监察中心将全面实施国家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改过去的事后监督为过程监督,对生产、建设、交通、居住、消费等领域进

“低碳之风”助推广州城市转型升级

  广州正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创新减排,新能源开发应用……在广州各行各业生产及百姓生活中,如今羊城已渐兴“低碳之风”。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广州自“十二五”初尤其今年以来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积极践行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

《自然》称中国13年间碳排量被高估106亿吨

   “2000~2013年间,中国碳排放总量比此前多估计了约15%,二氧化碳排量多估计了106亿吨……”8月20日凌晨,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报告称。  106亿吨是什么概念?“它是西方国家20年来实际减排量的近百倍。”报告作者之一、哈佛大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博士刘竹说,自1994年《京都议定书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推出系列新举措

  自2010年7月成立以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已募资968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北京、浙江等五大专项基金;与国家林业局合作,资助在9个省(市)开展了碳汇造林试点。同时基金会还成立了包括:成立中国首家碳汇研究院、成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发布中国第一批 “碳汇公益礼品卡”系列。这是1

湖北发布全国首只3000万碳基金 签4亿碳质押贷款

  湖北碳市碳金融创新项目,年底密集发布。  11月26日,湖北碳市发布规模3000万的全国首只碳市场基金,基金由诺安基金子公司诺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作为该基金的投资顾问,将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投资。  同时,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与民生银行武汉分行,签署了规

中国碳排量被高估10%—15%

  记者从中科院获悉:来自中国科学院、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日前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对中国碳排放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表明,中国碳排放总量比先前估计低约10%―15%,重新核算后的中国碳排放在2000年至2013年间比原先估计少106亿吨二氧化碳。这项研究首次

山西碳汇捐资造林4.3万亩 筹4820多万元全国最多

  山西省林业部门透露,能源大省山西建立中国绿色碳基金山西专项以来,累计筹集资金4820多万元,成为全国碳汇造林捐资最多的省份,截至目前已完成碳汇造林4.3万亩。   碳汇是指一种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即通过捐资造林、让出资培育的森林消除自己因工作、生活而排放的二氧化碳。   成

中国碳卫星获得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通过地球观测组织(GEO)年度大会,展示了中国碳卫星观测的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预示着中国碳卫星将为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该成果受到与会的美国航天局(NASA)、日本航天局(JAXA)和欧洲空间局(ESA)等国外研究机构代表的高度关注。  中国碳卫星是“十二

科学家获取中国碳卫星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通过地球观测组织(GEO)年度大会,展示了中国碳卫星观测的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预示着中国碳卫星将为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该成果受到与会的美国航天局(NASA)、日本航天局(JAXA)和欧洲空间局(ESA)等国外研究机构代表的高度关注。  中国碳卫星是“十二

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启动

  2月24日,交通运输部在江苏无锡召开“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总结会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启动会。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武汉、无锡等10个城市正式启动。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介绍,试点工

中国高寒湿地首次开展泥炭沼泽碳库调查

  记者7月26日从青海省林业厅获悉,目前该省已启动泥炭沼泽碳库调查,这也是中国高寒湿地首次开展泥炭沼泽碳库调查。  据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广民介绍,泥炭地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湿地类型,占全球沼泽湿地面积的50%至70%,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而它储存了全球30%的土壤碳。  

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运行6年:四个关键词

   “中科院要对国家负责任。国家有需要的时候,中科院要能站得出来,要能拿得出东西。”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长王建国的这句话,说出了许多中科院人的心声。  2010年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科院“创新2020”规划,要求中科院“组织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2011年以来,中科院

煤炭等四行业将上报低碳技术创新专项

  2月4日获悉,国家发改委已向各地和有关行业协会发文要求,组织申报煤炭、电力、建筑、建材行业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专项,有关项目单位应在3月20日前将资金申请报告等材料报送发改委。   专项的总体思路是:以满足煤炭、电力、建筑、建材等重点行业实现低碳排放发展需求为目标,以技术

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曾馥平主持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 “广西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研究”取得新进展。  10月初至11月底,课题组在亚热带所宋同清副研究员带领下,与广西大学林学院以及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携手在广西区顺利开展了复查样地

常州入选中欧低碳生态试点城市

  3月30日,记者在常州高新区获悉,住房城乡建设部发文,同意将常州市列入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专项试点城市,全国仅8个城市获得合作项目专项试点。常州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是“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战略合作框架下的重要务实合作项目之一。项目目标是通过产生低碳生态城市

“区域碳排放与减排配额”课题2011年度研讨交流会召开

会议现场  11月13日,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主持承担的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第14项目“区域碳排放与产品碳足迹”第1课题“区域碳排放与减排配额”2011年度工作进展研讨交流会在兰州召开。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有关领导和第

中国首家石墨烯上市企业诞生 石墨烯产业“梦之队”崛起

  2014年11月12日,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功进入“新三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石墨烯上市企业。  2013年2月,诺奖得主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爵士在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接受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冯冠平馈赠由中国制造的全球首款石墨烯触屏手机。  ■创新驱动发展   “这

“灌丛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变化和机制”启动会在京召开

“中国灌丛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变化和机制研究”课题启动会在北京香山召开  4月15日至17日,“中国灌丛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变化和机制研究”(以下简称灌丛固碳)课题启动会在北京香山召开。该课题隶属于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论证及其相关问题”。出席课题启动会的领导和

中国绿化基金会第六届理事会今天成立

  从今天下午召开的中国绿化基金会换届大会暨第六届全体理事会议获悉,中国绿化基金会第六届理事会成立。第五届理事会成立5年间,中国绿化基金会共争取到国内外1000多家企业、机构和10多万公众捐赠公益绿化资金,资金募集累计达3.9亿元,是2005年以前二十年募集资金总量的5倍。五年间,绿化基金会共支出绿

中国碳排放长期背黑锅 13年来被高估106亿吨碳排放量

  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研究结果称,中国碳排放总量比先前估计低约10%~15%,重新核算后的中国碳排放在2000年至2013年间比原先估计少106亿吨二氧化碳。这项研究首次核算出基于实测数据的中国碳排放清单。  碳排放清单是全球变化模拟、气候模型构建、制定各国减排政策及国际谈判的基础。本次科研团队成员

北京市发布39项地方标准 公共安全标准18项

  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北京市近日发布39项地方标准。其中,首次制定标准32项、修订标准7项;按照涉及领域划分,公共安全标准18项、工程建设标准6项、资源节约与利用标准6项、农业标准4项、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3项、环保标准1项、信息化标准1项。  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发布地方标准《城市综合客

13个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获一批重大成果

资料图 实验室。  记者8日从中科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3个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已取得一批阶段性重大成果。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王越超说,中科院自2011年起组织实施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分为A、B两类,A类侧重于突破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促进技术变革和新兴产业的形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