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将在2018年至2021年前后陆续发射四颗风云三号卫星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胡喆、余晓洁)记者15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我国将在2018年至2021年前后陆续发射四颗风云三号卫星,包括风云三号上午星和下午星,卫星将适时增加新型遥感仪器,满足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另外两颗风云三号卫星分别为晨昏轨道运行的气象卫星和低倾角近圆轨道降水测量卫星。 风云卫星总体研制单位509所副所长周徐斌说,届时,晨昏星、上午星、下午星和降水星功能互补,相互配合,组网形成完整的低轨气象卫星业务综合观测能力,实现高时效全球中高分辨率光学成像观测,高精度光学微波组合大气温湿度垂直分布探测,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探测,风场精确探测、全球高精度的降水测量以及太阳和空间环境综合探测能力等六大主要能力。 周徐斌表示,预计卫星全球观测频次可达每4小时一次,我国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卫星观测数据的更新时效也可以由现在的6小时提高到4小时,可以将气象灾害监测时效提高近1倍,预报精度将提高3%左右,可以更容易地捕......阅读全文

风云三号G星首套图发布!降水三维结构长啥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655.shtm 今天(15日),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降水星)首套图正式对外发布,此次发布的风云三号G星上配备的六大载荷的监测图像,展示了不同层次降水的三维立体结构,有

风云三号携探测仪器为灾区提供气象服务

27号上午11时0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送入太空。记者昨天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这颗卫星可直接为汶川地震灾区提供气象服务。     火箭携星腾空飞行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组织所属测控站的严密跟踪、测量与控制下,卫星相继

合肥研究院成功完成风云三号D星辐射校正场在轨“体检”

   4月中旬至6月底,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的“风云三号02批地面应用系统工程大型试验系统——辐射定标和真实性检验外场试验项目”在敦煌国家辐射校正场开展了第一次试验,6月28日该项目在北京通过了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组织的评审验收,这也标志着风云三号D星完成了首次辐射校

我国成功发射第二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北京时间11月5日2时3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第二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送入太空。  火箭飞行19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已成功进入太阳同步轨道。经在轨测试合格后,这颗“风云三号”卫星将交付

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

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将为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提供科技支撑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据气象局网站消息,今日11时02分33秒,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成功送入太空。20多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已成功进入近地点高度为815.6公里

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 为何定点向西布局

 梁珂岩 摄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获悉,6月5日21时07分,我国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至此,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系列完美收官。风云二号H星运行于高度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可为用户提供实时可见光、红

监测高温、提供预警……风云卫星还有这些技能

近日,我国多地持续晴热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第一时间获取了高温地区观测资料,并利用多型卫星进行严密监测,为防暑工作提供有力数据支持。多颗卫星齐上阵 实时监测全国高温地区 通过近几日风云三号D星监测到的地表高温频次图,我们可以看出,四川东部、重庆西部、江汉、江淮

科学家提出全球海表流场多尺度结构观测卫星计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38.shtm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杜岩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董晓龙、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蒋兴伟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研

全球海表流场多尺度结构观测卫星计划取得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06.shtm 全球海表流场多尺度结构观测卫星与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示意图。研究团队 供图 全球海表流场多尺度结构观测卫星计划(Ocean Surface Current multiscal

风云三号G星首套图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709.shtm5月15日,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降水星)首套图正式对外发布。此次发布的风云三号G星上配备的六大载荷的监测图像,展示了不同层次降水的三维立体结构,有利于更好地

风云四号卫星将于2015年左右发射

  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5月20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透露说,目前,中国下一个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在发展,将于2015年左右发射,今年争取进入立项。 5月19日下午,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北京组织举行“风云二号E”气象卫星在轨交付仪式,该颗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卫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

  新华社太原11月15日电(李国利 李潇帆)11月15日2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11月15日2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

中国将为GEOSS作出更积极贡献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政府间国际地球观测组织第7次部长级峰会上对中国在GEO的工作进行了陈述。   曹健林指出,自GEO成立以来,中国政府的多个部门广泛参与GEO工作,对GEOSS基础框架建设作出实质性贡献。中国风云卫星数据广播系统(CMAcast)作为GEOSS数据分发平台(GEONETCas

风云二号:二十多年经历了怎样的“进化之路”

5日21时07分,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的最后一颗卫星——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至此,我国已成功发射3个批次、8颗风云二号卫星。 二十多年来,为了站在36000公里外的太空更好地守护地球,风云二号卫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进化之路”。 1

郑国光连任地球观测组织联合主席

再次证明中国在地球观测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11月29日于南非开普敦召开的地球观测组织(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GEO)第四次全会上,中国再次成为地球观测组织执委会成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连任地球观测组织联合主席。 地球观测组织是2005年成立的

风云二号:二十多年经历了怎样的“进化之路”

5日21时07分,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的最后一颗卫星——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至此,我国已成功发射3个批次、8颗风云二号卫星。 二十多年来,为了站在36000公里外的太空更好地守护地球,风云二号卫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进化之路”。 1

为国铸就璀璨群星 一百颗卫星背后的故事

11月15日,璀璨火焰划破苍穹,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03星送入太空,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而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509所(以下简称“509所”)而言,这颗星还有一个特殊意义——这是该所研制发射的第100颗卫星,见证了从昔日“上海卫星零起步”到今天“百星

降水卫星如何给云层做CT扫描?一起来探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95.shtm 4月24日,是我国第八个航天日,今年的主题为“格物致知,叩问苍穹”。意思是不断研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倡导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行而致知、知而促行,不断探索宇宙奥秘。回

我国气象预报向精细化迈进

“当你打开手机查看天气的APP,就会发现,现在我国的天气预报已经能精确到一个小时;现在气象主播在播报天气预报时,也已经很少使用‘局地有雨’这种说法……这些变化,说明我国气象预报已经进入了精细化时代。”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副主任、国家数值预报创新团队负责人沈学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切源于

美国地球观测卫星顺利入轨

NPP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间基地发射升空。  这次终于成功了。  随着10月28日上午负责向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供数据的一颗美国宇航局(NASA)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气候和天气研究人员终于能够松一口气了。这颗名为“国家极地轨道运行环境卫星系统筹备项目”(NPP)的

碳卫星获取首组观测数据

  记者2月23日从中科院获悉: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已成功获取首批观测数据。  碳卫星于2016年12月2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经过平台测试、载荷加热排污等一系列工作后,有效载荷于今年1月12日成功开机,13日转入在轨观测任务模式并获取首批观测数据。 

观云测雨,风云三号G星有哪些“绝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726.shtm 2023年4月16日9时36分,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我国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风云三号G星送入预定轨道。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

科学家提出全球海表流场多尺度结构观测卫星(OSCOM)计划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24_4782096.shtml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杜岩、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董晓龙、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研究员蒋兴伟,以及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全力打造“中华牌”超级慧眼

2月27日,国防科工局联合气象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的首批卫星云图。自2016年12月11日成功发射至今,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星上两大光学载荷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和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先后顺利开机工作并进入在轨测试,成功传回大量气象探测数据,图像细

风云三号A卫星在轨运行两周年

  风云三号A卫星于2008年5月12日发射入轨以来,至今已在轨稳定运行满两年。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扫描辐射计、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红外分光计及地球辐射探测仪是卫星的主要载荷仪器。在轨工作两年以来,获得了大量清晰的卫星图像数据,卫星整体探测技术已接近并部分超过欧美极轨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F星交付使用

  8月20日上午,风云二号F星在轨正式交付,从此气象部门对于气象灾害的监测、预防和救灾等,将有更强有力的保障。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F星作为风云二号03批工程的首发星,也是中国第四颗业务型静止气象卫星,于2012年1月13日上午8时56分在西昌卫星发射

日本太阳观测卫星拍下日环食景观

日环食照片   据日本共同社1月7日消息,日本国立天文台和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6日公开了一组由太阳观测卫星“日出”(Hinode)上搭载的X射线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日环食照片和录像。   该组图像摄于北极附近距离地面约680公里的上空。4日下午6点8分至23分,月球从右至左通过太阳

可持续发展卫星观测联盟成立

  在9月6日举行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由我国7家单位联合发起的可持续发展卫星观测联盟正式成立,旨在充分发挥空间对地观测的优势和潜力,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提供数据服务和科技支撑。  这7家单位为: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

日放弃失踪的水蒸气观测卫星

  日本鹿儿岛大学教授西尾正则率领的研发小组8日宣布,用于观测大气水蒸气的“隼人”号小型卫星将于数日内冲入地球大气层并燃烧殆尽。   西尾正则说,5月21日,“隼人”号卫星与“晓”号金星探测器一起升空,但“隼人”号卫星升空后不久就下落不明,虽然在6月1日接收到了其发射的电波,但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