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光学特性的湖泊营养化评价取得进展

湖泊富营养化及其引发的蓝藻水华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环境污染难题,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和研究。因此,如何有效和快速监测和评价湖泊富营养化是开展富营养化形成机制和防控治理的前提和关键。国际上传统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通过测定总氮、总磷、叶绿素a、透明度、化学耗氧量等参数来计算其营养状态指数,然后划分湖泊营养状态类型。这种方法需要进行大量水质参数的测定,费时费力,成本高昂。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吸收系数、组成来源参数随湖泊营养梯度变化基于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光学特性的湖泊营养状态划分标准和阈值 湖泊富营养化本质是氮磷营养盐增加引起的有机物累积,有色可溶性有机物与湖泊碳氮磷等生源要素和藻类生物量密切相关,并且主导水下紫外和蓝光辐射衰减,因此其能综合反映湖泊的营养状态。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光学特性测定简单、快速、价格低廉,并且随着在线光学探头和遥感监测的快速发展,可以实现有色可溶性有机物高频实时动态监测以及大空间尺度和长时间尺度的遥感监测。因此探......阅读全文

富营养化湖泊溶解性有机物组分研究中取得进展

  溶解性有机物(DOM)是全球水体有机碳的一个大的储存库,也是水环境中生物体的主要营养底物和碳源,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贡献。同时,过量的DOM可能会导致天然水体变成“棕色”,阻碍太阳辐射在水层中的穿透,进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循环。  目前很多研究都表明,湖泊营养状态对水体中DOM的浓度和组成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光学特性的湖泊营养化评价取得进展

  湖泊富营养化及其引发的蓝藻水华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环境污染难题,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和研究。因此,如何有效和快速监测和评价湖泊富营养化是开展富营养化形成机制和防控治理的前提和关键。国际上传统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通过测定总氮、总磷、叶绿素a、透明度、化学耗氧量等参数来计算其营养状态指数,然后划分

浅水湖泊有色可溶性有机物与溶解性甲烷内在关联

  湖泊面积仅为除冰盖外陆地表面积的3.7%,却贡献了自然生态系统中近20%的甲烷排放量,因而湖泊等湿地乃全球范围内碳循环重要的枢纽。气候变化及富营养化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湖泊甲烷释放,而甲烷释放通常认为是甲烷产生及甲烷氧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传统观点认为厌氧环境下甲烷古菌代谢是湖泊甲烷生成的必

“湖泊富营养化过程监测”通过验收

“湖泊富营养化过程监测与水华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通过验收  5月27日至29日,中科院重大交叉项目“湖泊富营养化过程监测与水华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课题验收会议在无锡召开。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土壤研究所、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江

湖泊沉积样芯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a推断富营养化

上一期《样芯分析技术应用案例》,我们介绍了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CoreScanner XRF技术,通过对沉积样芯细菌脱镁叶绿素a的分析,研究重建半对流湖泊一百多年以来的半混合状态(meromixis)研究成果,本期案例将介绍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高效液相色谱结合CoreScanner X

全国地表水总体轻度污染 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6月5日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环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介绍环境质量状况等方面情况,吴晓青表示,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

我国基于湖泊类型的富营养化管理方案研究获进展

  营养盐、叶绿素a和透明度的定量关系是富营养化管理的基础模型,如应用非常广泛的营养状态指数(TSI)就是基于上述关系构建的。然而,湖泊水文形态条件(如换水周期和水深)、物理化学因子(如光照和温度)和生物要素(如大型浮游动物丰度)等均会影响经验的基础模型。因此,有必要建立基于湖泊类型的营养盐、叶绿素

富营养化湖泊中硫酸盐的环境效应研究获进展

  厌氧硫酸盐还原作用在水体有机物代谢、沉积物内源磷释放和致黑物质产生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以往研究表明水柱中厌氧硫酸盐还原主要发生在海洋缺氧区和自然分层的深水湖泊中。而对于浅水湖泊而言,通常认为难以发生持续的厌氧硫酸盐还原作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和龙课题组的博士生陈默等研究人员与中

湖泊富营养化区域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富营养化是当前我国湖泊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据初步统计,我国接近75%的湖泊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在973项目“大中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的资助下,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湿地生态学科组刘文治博士、刘贵华研究员和

南京地理所富营养化湖泊浮游植物物候过程研究获进展

  物候过程和变化是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最直接响应,相关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和富营养化交互作用能够显著改变湖泊浮游植物物候特征。由于长时间序列连续观测资料的缺失,浮游植物物候参数的提取和成因机制的解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该领域的研究比较滞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中国科学院前沿重点项目的资助下,中科院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