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植物所发现水稻低温适应性的“分子开关”

植物协调应对逆境胁迫的防御反应和器官发育的环境塑造,是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多变环境的基本条件。因此,植物适应环境的分子机制是植物科学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也是作物分子设计的理论基础。但当前研究对逆境下植物调节生长发育与防御反应间动态平衡的分子机制的认识并不清晰。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康团队发现,水稻MADS-box转录因子家族OsMADS57协同其互作蛋白OsTB1,能够调控水稻的低温耐受性,具有平衡器官发生和防御反应的分子开关特性。研究发现,OsMADS57和OsTB1对低温防御反应的调控依赖于二者的共同靶基因OsWRKY94。常温下OsMADS57与OsTB1蛋白互作,抑制独脚金内酯受体基因D14的转录,促进水稻侧芽的分化及分蘖的形成;而在低温下,OsMADS57与OsTB1通过直接激活OsWRKY94的转录,启动防御反应。OsMADS57作为调控水稻侧芽发育和低温耐受性的分子开关,平衡水稻的生长发育和胁......阅读全文

【人民日报】水稻怎样感知低温?

  近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18个成员学会推荐,经过生命科学领域同行专家评审及联合体主席团评选和审核,向社会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这些成果揭示了哪些生命奥秘?将怎么影响人们生活?本报选择部分研究成果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编者  水稻是全世界一半人口赖以生存

中科院《细胞》杂志发表水稻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科院植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鉴别出了赋予粳稻耐冷性的一个数量性状基因座COLD1。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月26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中科院植物学研究所的种康(Kang Chong)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小麦开花和

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测量水稻叶绿素变化

水稻叶绿素变化与叶片衰老紧密联系,使用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研究发现,影响叶绿素变化的因素有高温、强光等。品种的感光性和感温性决定了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育期变化情况,特别是抽穗期的变化。而水稻抽穗期,决定着品种的种植范围和季节适应性,是水稻生态适应性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和重要检测指标之一。水稻感光性是指水稻

成都生物所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在重庆市涪陵区试种成功

  为了具体落实中国科学院—重庆市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精神,把院市合作推向深入,切实助推重庆市现代农业科技进步进程,8月24日至25日,由重庆市涪陵区科委、涪陵区农委、中科院成都分院、浙江大学共同组成的专家组一行15人,对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该地示范推广的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了现场评定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举行学术报告会

  5月31日,中国科学院第六届学术年会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学术报告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报告会由学部常委会副主任饶子和主持,百余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出席本次学术年会。  中科院外籍院士谢晓亮作了题为Single Cell Genomics: When Stochasticity Meets Pr

基金委发布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合作项目征集指南

  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合作研究项目征集指南   一、项目说明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下属10个中心(研究所),即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

实验精米机加工籼稻测定其整精米率

      粳稻的最适温比釉稻偏低,而tlll稻的早、中、晚熟品种彼此虽有一定差异,但总的也偏向于温凉,于是,在不同气候背景地区和不同茬口下种植的水稻,实验精米机试验加工通过相关分析其整精米率必不相同,凡具有温凉气候条件者,对整精米率的提高总较有利。

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影响巨大

  4月中下旬,正值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期,然而,有报道反映,河南新乡、周口等地区却出现了小麦不抽穗或半穗、秃尖、缺粒等发育不全现象。  在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孕穗至抽穗杨花期是小麦对气候等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时段。小麦在该阶段发育不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小麦将减产或绝收。图片来源于网络  麦穗为何不见了

水稻土碳氮循环关键酶动力学特征获新进展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亚热带地区气候变化相比于其他地区更为明显。亚热带地区是水稻主产区之一,高强度的人为耕作干扰使水稻土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与旱地土存在显著差异。已有研究表明水稻土是全球重要的碳汇,但升温造成温室气体(如CO2和CH4)排放增加,产生进一步的温室效应,这种正反馈作用不容忽视。  温度敏

利用人工气候室研究林木植物的生长物理特性

迁移到筑波的林业试验场, 已建造了许多新的科研设备。人工气候室就 是其中之一, 人工气候室的别名, 叫人工气侯调节器或生物环境调节器, 是一种调节控制生物环境的设备, 人工气候调节器主要研究对象是植物, 生物环境调节器研究各种生物为目的。林业试验场的人工气侯室, 能够调节控制温度、湿度、光三个重要因

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发布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的通知  经公开征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项目申请191项。根据我委相关规定,经过初步审查,并与巴方核对清单,确定有效申请为168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

人工气候箱研究种子最合适的发芽温度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雷过后,农民伯伯们纷纷开始忙碌,种水稻、种茄子、种玉米、种西瓜等等。各种作物都有其特定的生长规律以及生长环境要求。如茄子的最适宜浸种温度为20度,然后在20℃的温度下浸上8个小时,之后转移到30℃的温度下,放置14-16个小时,每日交替。这种方法很适合茄子的生长周期,因此能够大大

农业部十二五将建400个以上实验室(站)

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全面部署“十二五”农业科技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农业科技发

土壤养分速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情况介绍

据美国科学家分析,在未来一段时间后,土壤肥力评估将以遥感为主,辅以少量参比土样分析。  在该阶段实现以前(约5 ~ 10年),由于精细管理(Sitespecific management,SSM)和变量施肥(Variable ratefertilizer application,VRA)的要求,将有

2019年中国学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汇总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结束了,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成果,我们发现总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体介绍如下:  4-6月发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BGI 张国捷及丹麦哥本哈根

明年973计划启动184个项目 预算经费近30亿

  12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预算安排初步方案的公示”称,2013年973计划启动的184个项目,专项经费预算为29.9313亿元人民币。   这184个项目涵盖粮食生产、作物多样性、遗传与基因、天气变

智能制造装备十二五发展路线图 精密仪器在列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路线图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

超过50种恶性物种侵入中国 不速生物客来势汹汹

    一棵受松材线虫病感染致死的松树内的松褐天牛白色幼虫。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主要的传播媒介。 新华社发   近日,一条身长近20厘米的小鱼弄得满城风雨。祖籍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食人鱼惊现珠江上游广西柳江河段,一下把人的手啃下一块肉。   原来,这凶猛的小鱼是桑氏锯脂鲤,最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