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生物技术指导“二次元”新突破:嗅觉VR

基于嗅觉的虚拟现实系统能帮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气味导航的机理,并解释为什么哺乳动物厌恶臭味、天生偏爱某些气味以及受信息素的吸引。该系统还可以帮助技术开发者将现实中的气味引入虚拟现实系统,为用户提供更深度的体验。这项研究于2月26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网络版上。 “我们开玩笑地称其为‘味幻’(smellovision,生物通译)”西北大学文理学院神经生物学系副教授Daniel A. Dombeck说。“它是世上首个针对移动哺乳动物的控制空间内气味浓度迅速扩散的合理方法。”Daniel Dombeck 长久以来,大家都知道气味能引导动物行为,但是研究这种现象却非常困难,因为气味在空气中的传播和扩散几乎无法控制。通过气味虚拟现实系统,Dombeck和研究生Brad Radvansky创建了一个可以自由控制和维持气味的景观。 通过预测算法决定通过小鼠鼻子的气流系统所注入气味(如泡泡糖味、松木味和酸......阅读全文

嗅觉传感器:通过气味找出异物和疾病

人的五感中,嗅觉最为复杂,其机制还没有完全查明。模仿嗅觉的机制,检测气味来源的种类、数量的“嗅觉传感器”的开发在不断推进。如果能够实现,便可在通过气味发现炸弹、发现癌症等许多用途大显身手。“就是嗅出C4(塑料炸弹)的气味吧。”使用检测气味的传感器躲避炸弹。这是2001年上市的战术动作游戏《合金装备2

Nature:重磅!揭示嗅觉系统识别一万亿种气味之谜

  人鼻子能够区分一万亿种不同的气味---这一非凡的壮举需要鼻子中的1000万个专门的神经元和400多个专用基因。但是,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并不清楚这些基因和神经元如何精确地齐心协力来发现特定的气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每个神经元内部的基因活性---在这1000万个神经元中,每个神经元仅选择激活这数百

美科学家研究发现:可通过嗅觉辨气味预测寿命

    嗅觉变化关乎健康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老年人的嗅觉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能够分辨日常熟悉气味的老年人寿命更长。  这一研究结果由1月号《化学感觉》杂志发表。  味觉测试  美国拉什大学科学家罗伯特 威尔逊带领研究小组,征集一千多名年龄在53岁至100岁间志愿者。这些

动物所发现鼠气味分子可编码免疫、遗传等嗅觉信息

  Chemical Senses杂志连续发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行为和化学通讯研究组3篇文章,阐述鼠类尿液气味中免疫状况、亲缘关系信息的编码机制以及寻找动物气味中信息素成分的技术途径。  许多动物可以借助异性发出的信号(如鸣叫、羽色、气味),判断其抗病能力,选择高质量的配偶,增加后

我们是如何闻到气味的?量子力学都无法解释嗅觉机制

   北京时间11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我们的五种感官中,嗅觉可能是最不受重视的:提到感觉时,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都排在嗅觉的前面。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低估了嗅觉的灵敏度,也低估了它的影响力。事实上,正是嗅觉使食物变得美味可口,并且让我们远离腐败的东西。嗅觉还会激发一些印象最深刻的回忆。 

嗅觉利用快速动力学编码不同气味 对动物研究有重要意义

  最近,美国耶鲁大学约翰·比尔实验室和耶鲁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发现,小鼠能通过嗅觉系统的瞬时动态变化,识别出极微小的气味差异。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上。  嗅球是分辨气味的脑区。以往研究显示,嗅球中的嗅小球被气味激活,排列成不同空间模式,代表着不同的气味刺激,这些模式作为激活

PNAS:闻到的气味竟然不一样?“嗅觉指纹”独一无二

  我们每个人的鼻子大约有六百万个嗅觉感受器,约四百种不同的类型。这些受体的分布因人而异,所以每个人的嗅觉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近期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Weizmann研究所的科学家报告的方法可精确地描述一个人的嗅觉,他们称之为“嗅觉指纹”。  本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嗅觉范围,而且包

“气味屏幕”可随食物图像传递气味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1日(北京时间)报道,东京农业和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可传递气味的屏幕技术,能准确定位液晶显示屏幕上的食物图像并散发出该食物的气味,增强显示画面现实的效果。该技术近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举办的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虚拟现实会议中亮相。   该研究团队的演

胃液气味分析

正常值略带酸味。临床意义(1) 无轻度酸味:胃酸缺乏或胃酸分泌低下。  (2) 腐臭味:消化不良。  (3) 粪臭味:小肠低位梗阻。  (4) 氨臭味:尿毒症、肝性脑病(肝昏迷)。  (5) 腥臭味:胃癌。注意事项采集胃液前3天停用影响胃酸分泌的各种药物,如奥美拉唑、西咪替丁等,以及影响胃液酸碱度药

嗅觉障碍的病因

  1.嗅觉的分子生物学尚不清楚。鼻黏膜、嗅球、嗅丝神经病变引起嗅觉功能下降或丧失;而中枢神经系统连接部损伤,通常不伴发任何可发觉的嗅觉丧失。  2.由于胚胎期嗅神经在发生上的异常出现嗅觉的缺失。  3.偶尔,颞叶病变伴随暂时或阵发性幻嗅。嗅觉丧失常合并味觉损害,这取决于食物和饮料中易挥发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