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瑜: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教育至关重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等6部委7个部门今天举行科研诚信教育座谈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在会上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加强科研诚信建设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监督惩处机制,但更需要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行为规范的教育。 陈宜瑜说,对于当前中国科学发展来说,科研诚信教育,尤其是科研人员在入门阶段所接受的科研诚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科研诚信教育仍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在我国的大部分高等院校,还没有开设科研诚信、科研行为规范的相关课程,也缺乏适合的教材和读本。许多年青人甚至有一定经验的科研工作者不很清楚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什么属于不当或不端行为,之所以要加强教育,倡导负责任的科研行为。 据介绍,作为促进科研诚信的一项举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商有关部门,结合我国科研诚信教育薄弱......阅读全文

科学基金迈入“百亿时代”-面临四大挑战

  “2012年,中央财政对科学基金投入将超过150亿元。”在3月27日召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六届五次全委会上,基金委主任陈宜瑜表示,1986年科学基金成立之初经费只有8000万元,2011年科学基金迈入“百亿时代”,现在不能用管理几千万的方式来管理一百多亿,基金委将勇于面对和化解科学基金工作

《自然》评论:科研诚信应与资助相挂钩

  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主任Sandra Titus和巴塞罗那大学内科医学专家Xavier Bosch在《自然》发表评论说,人们需要在科研文化层面做出改进,来促进负责任的科学行为,预防学术不端。但是必须要与科研资助相挂钩,否则这些不可能发生。  尽管人们对学术不端行为和其他科研诚信问题很关注

维护科研诚信、打击学术不端在行动

  近年来接连曝光的科研不端行为,尤其是四大国际出版集团撤稿中国作者百余篇论文的事件,给我国国际学术声誉带来不良影响。调查显示,学术不端行为背后,充斥着一条隐秘的论文交易“产业链”。一些第三方机构打着“润色论文”的幌子,买卖论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部分学术造假成“窝案”。  在这些论文被撤稿的原因

专家热议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此次会议以“加强过程化管理,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强化高校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意识,加强过程化管理,端正学术风气,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创新型国家战略建设目标。  科技部科技监督与

处理科研诚信问题不应“高举轻放”

   近年来,科研诚信事件不断“出圈”,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而对这些事件的处理结果,更是受到各方热议。 在我国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活动特点已发生较大变化的今天,科研诚信事件应当如何处理好?2021年两会期间,《中国科学报》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杨

科研体制利益化痼疾尚存-委员建议建科研诚信法规

  在全国政协的小组讨论中,医卫界别、科技界别、福利保障界别都指出我国的科研体制存在不公开、不诚信的症结。对此现状,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提交了两份相关提案。>>问题一 强势专家控制评审  葛均波表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国家对各类科研经费的投入呈直线上

陈竺回应奶粉风波-六提诚信加强“舌尖”安全

  香港有关携带婴儿奶粉出境的新规,引发广泛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要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他表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这方面的监管肯定会加强。而且机构改革有利于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机制。  3月4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甫一出现的陈

我国科学基金五年资助各类项目逾11万项

  5月22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公布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获悉,我国科学基金制度不断发展完善,5年来,科学基金投入从40多亿元增长到150多亿元,形成了研究项目、人才项目、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的格局,资助各类项目11374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于2007年4月1日正式

科研诚信制度向更实更细迈进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重要基础。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对科研诚信制度体系实化、细化。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表示,《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研诚信建设的高

美争议性科研诚信官员被调职

   监督美国国立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科研欺诈办公室主任将暂时被调到另一个机构。Kathy Partin在近两年来担任马里兰州科研诚信办公室(ORI)主任期间争议不断,根据撤稿观察网站报道,她已经被撤离原职,且消息已经传播开来。据报道,Partin雇佣了一名律师计划抗议这一决定。  Partin的调离是

科技期刊维护科研诚信大有可为

   在谈到我国科研诚信现状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用两个“史无前例”来形容:一是我国科研诚信问题涉及面之广及其严重程度史无前例;二是社会各界对科研诚信问题的关注度史无前例。“科技期刊在维护科研诚信建设方面是大有可为的。”朱邦芬说。  9月21日-2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

科研诚信建设的新机遇、新挑战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关系到科学事业的存在与发展,也关乎我国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新时期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建设部署,规格之高、力度之大、亮点

习近平: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坚持预防惩治并举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领导  紧密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推动改革工作  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3月28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政策解读:诚信建设要贯穿科研全流程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诚信建设要贯穿科研全流程 《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印发,在科技界引发广泛关注。《意见》有哪些主要内容和突出亮点?对科研人员有什么影响?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进行了解读。结合科技创新

全国首份研究生科研诚信公约发布

  “树立诚信品质,恪守学术道德,弘扬诚信美德,勇担社会责任……”在6日举行的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29所“985工程”高校的研究生代表庄严宣誓,并签署了首份《中国研究生科研诚信公约》。  近年来,我国科研领域学术不端事件频发,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引发科研诚信危

科研诚信相关政策研讨会在京召开

  为贯彻国务院“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推进科研诚信规范、制度与法规建设,6月10日,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在京召开“科研诚信相关政策研讨会”。教育部、卫生部、总装备部、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等科研诚信建设联席

落实科研诚信和规范,必须从“头”做起

  强调科研诚信和规范,是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健康发展面临的突出而艰巨的任务。不可否认,近些年来国内学术不端事件屡屡出现,严重损坏了我国学术的国内外声誉,更让我国教育科研创新遭受重创。  事实上,国家对科研诚信和规范建设不可谓不上心。早在2002年2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之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对学术不端零容忍

  “中国科研诚信体系的建立已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在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协调下,我国齐抓共管的科研诚信建设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约束与激励并重的科研诚信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科技部诚信办相关负责人26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诚实守信是科研工作的基础。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做到对学术不端零

科研诚信建设的新机遇、新挑战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关系到科学事业的存在与发展,也关乎我国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新时期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建设部署,规格之高、力度之大、亮点

教育是科研诚信建设的治本之策

   2018年以来,大规模撤稿事件、学术造假等重大学术不端事件频发,震动了科学界甚至整个社会,严重损害了中国科学家的形象,也产生了恶劣的国际影响。如何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已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近日,来自科技界、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专家代表聚首由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

科技期刊维护科研诚信大有可为

   在谈到我国科研诚信现状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用两个“史无前例”来形容:一是我国科研诚信问题涉及面之广及其严重程度史无前例;二是社会各界对科研诚信问题的关注度史无前例。“科技期刊在维护科研诚信建设方面是大有可为的。”朱邦芬说。  9月21日-2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

Nature关注:中国深陷科研经费不端行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主任杨卫(Yang Wei)        今年,NSFC收到了206条科研不端行为指控,66个可疑案例是被NSFC于2012年开始使用的剽窃监测软件所发现。经监督委员会调查证实了其中33例涉及捏造、篡改和剽窃数据,购买资助申请书以及使用虚假个人

2008年科学基金拟安排资助计划62亿元

基金委主任陈宜瑜:总经费增幅达24%以上 在3月24日召开的中科院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介绍了科学基金的有关情况。他指出,过去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稳步实施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全面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

长安大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引导科研人员坚守法纪底线

  长安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为重点,以健全过程管理、检查机制和严肃纪律为保障,坚持预防与惩治并举、自律与监督并重,营造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环境。  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诚信教育。制定《科研诚信管理暂行办法》,由校学术委员会全面负责科研诚信管理工作

-陈大华:我和科研的缘分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缘分”是中科院动物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大华讲得最多的两个字,和果蝇打交道是缘分,到动物所工作是缘分,拿到“杰青”也是缘分。  “做科研非常清苦,很多时间都是失败的。”陈大华觉得,科研需要靠缘分,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一方面是努力,一方面

樊代明院士报告勉励青年坚守科研诚信

  9月20日,2016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在北京大学举办报告会,来自首都高校、科研院所和学会团体的研究生代表、高年级本科生代表、新入职导师、青年科研骨干代表等20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报告会上,著名学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作了题为《三千年医学的进与退》的精彩报告,

推动科研诚信管理专业化常态化

推动科研诚信管理专业化常态化——专家解读“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之一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李真真认为,科研诚

科技杂谈:科研讲诚信-护之如“爱眼”

  ■只有对论文造假、成果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实行真正的“零容忍”,才能切实维护科研诚信,筑牢科研大厦的基石  前不久,科技部公布了对国际期刊《肿瘤生物学》集体撤稿事件的初步查处结果。此举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维护科研诚信、惩治学术不端的决心,不仅社会各界普遍点赞,也赢得了国际科技界的尊重。  “人而无信

学术不端事件频发,科研诚信问题怎么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120.shtm

杨卫为《科学》撰写社论谈中国科研诚信

  11月2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撰写的社论——《中国的科研诚信》(Research Integrity in China),以下为全文中文翻译:   中国的科研能力过去十来年大幅增长,正在重塑着全球科研图景。但是,快速增长的科研能力并不必然意味着科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