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故宫“瓷器门”:文物无损检测不能因噎废食

近日故宫“瓷器门”事件发生后,无损检测是否安全可靠,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热点问题。中科院研究生院文物科技评估中心主任王昌燧表示,无损检测本身并不存在什么技术难题,作为一个小概率事件,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而不应因噎废食,停止文物真品的检测工作。 “对于瓷器的无损检测,主要是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来测定其化学成分,经过相应的数据分析,来进行文物鉴定,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古陶瓷数据库的建设。”王昌燧介绍说,“故宫从2005年引进无损检测技术,上海博物馆和其他单位开展得更早,但从未听说有类似事故发生。” 此前有媒体称,用于无损检测的仪器十分昂贵,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大型博物馆才买得起。除了“买得起”,“用得来”其实也是一道门槛。经求证,记者了解到,国内许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都在使用这种仪器,设备本身自动化程度较高,经过正规培训后,对操作人员并无极特殊要求。 “事故的发生与操作人员的经验不足......阅读全文

专家谈故宫“瓷器门”:文物无损检测不能因噎废食

  近日故宫“瓷器门”事件发生后,无损检测是否安全可靠,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热点问题。中科院研究生院文物科技评估中心主任王昌燧表示,无损检测本身并不存在什么技术难题,作为一个小概率事件,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而不应因噎废食,停止文物真品的检测工作。   “对于瓷器的无损检测

西南首家无损文物检测中心落户重庆

工作人员用仪器检测陶瓷古董  20分钟即可为您的宝贝验明真身,断定年代。12月24日,西南首家无损文物检测中心――重庆硅酸盐研究所古陶瓷检测中心正式落户北部新区,该中心由中国重庆硅酸盐研究所主办,重庆市收藏协会协办。  该中心采用全球最大真空仓室能量色散X光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陶瓷、贵

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昌燧团队:我国青瓷起源应不晚于夏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680.shtm 西周原始青瓷壶(左)和隋代青釉盘口四系壶。图片来源:《中国古陶瓷图典》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昌燧团队经过多年探讨,借助硅酸盐材料的Tammann温度方程,将青瓷烧成温度下限确定

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昌燧团队:我国青瓷起源应不晚于夏代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昌燧团队经过多年探讨,借助硅酸盐材料的Tammann温度方程,将青瓷烧成温度下限确定为1100℃,并通过比较平均烧成温度,发现原始瓷就是青瓷,将我国青瓷起源时间提前至夏代。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考古科学杂志:报告》。  青瓷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历史悠久。但学界在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科技评估中心”成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科技评估中心”揭牌仪式暨首次顾问委员会会议于3月31日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举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侯泉林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副馆长、著名青铜鉴定专家孔祥星共同为新成立的“文物科技评估中心”揭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鉴定专家2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揭牌仪式后,侯泉林

国家文物局核查称故宫文物受损系操作失误所致

  就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损坏情况这一严重事件,国家文物局昨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发出通报。通报表示:此次事故是一起严重的珍贵文物损坏事件,教训十分深刻。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和文物、博物馆单位,一定要认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依法管理,落实相关责任。国家文

工业CT在文物无损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世界先民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为我们遗留下浩如烟海的文化遗存。而这些文物瑰宝都是由各种材质组成,了解文物材质及其病变规律,探知文物内部的工艺结构及损伤,是保护文物的先决条件。对文物的深层认知才能使我们更客观的选用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保护方法和材料,大大降低保护行为当中的冒险性

工业CT在文物无损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世界先民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为我们下浩如烟海的文化遗存。而这些文物瑰宝都是由各种材质组成,了解文物材质及其病变规律,探知文物内部的工艺结构及损伤,是保护文物的先决条件。对文物的深层认知才能使我们更客观的选用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保护方法和材料,大大降低保护行为当中的冒险性,避

关注《我在故宫修文物》:高光谱技术高在哪

  看过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观众或许会对如下场景有印象:技术人员用一台仪器扫描古字画,扫描信息经过专业处理后,文物修复专家就能发现字画上肉眼看不见的信息,甚至还能分析出绘画技法和当时用的颜料。不同物质有它独属的“指纹光谱”,高光谱遥感技术可准确捕获这一重要信息,提高人眼及遥感观测能力。中科院遥

激光技术为馆藏文物“增寿”

  故宫博物院作为明清两朝皇宫,无数的奇珍异宝汇聚其中,很多馆藏文物都历经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沧桑,对于文物的保养修复似乎是一个永远说不尽的话题。近日, “中国-希腊文物激光技术联合实验室”在故宫启动并举行揭牌仪式。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中国、希腊同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文物收藏与研究保

从环境监测到无损检测,浅谈文物保护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文物作为岁月留给我们的瑰宝,承载的历史的分量,而通过研究这些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到历史变迁的原因,可以学习到曾经的鬼斧神工……但是时间同样可以破坏文物,切断当下与过去的联系,因此如何保护不可复制的文物便成了相关部门乃至全人类需要重视的问题。环境监测——大型文物保护的开始

仪器操作失误-故宫宋代哥窑瓷器受损

  就宋代哥窑瓷器在故宫受到损坏一事,故宫博物院办公室31日上午通过媒体向社会作出说明。报告初步判定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室科研人员在仪器操作时存在失误。  宋代哥窑瓷器在分析测试时被压碎。    宋代哥窑瓷器在分析测试时被压碎  说明称,2011年7月4日约10时,故宫博物院古陶

北京市科委就“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项目招标

  2016年北京市科技计划“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及交互展示系统研发与应用”重大项目所属两课题的招标公告  为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保证研究工作的质量,结合课题特点,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决定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取课题承担单位。本次招标工作将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

未来故宫国宝可看可把玩

  狩猎纹豆、吴王夫差剑……这些国宝级的青铜器,以前只能远观,现在可以“把玩”。故宫数字研究所昨天展示最新“科研”成果,23件青铜器完成三维“证件照”拍摄,参观者可以借助鼠标,“掀开”青铜器的顶盖,欣赏里面的铭文,也可以“握起”吴王夫差剑,一试“宝剑锋从磨砺出”。故宫博物院计划为更多的文物拍摄三维

著名考古学家杜廼松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420.shtm 杜廼松 资料图 澎湃新闻记者从故宫博物院方面获悉,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青铜器研究与鉴定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

浙江农林大发明木材无损检测仪

  “我们已经用木材无损检测仪为故宫几百根木柱和木结构房进行了检测,发现大部分木结构保护都不错,但也有一些木柱子内部已有一定程度的腐烂。”近日,浙江农林大学孙林飞等四名师生正应邀用他们的最新发明――木材无损检测仪,为故宫和天安门的木柱和木质结构建筑做“心电图”。  故宫和天安门是我国首批重

我国青瓷起源应不晚于夏代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昌燧团队经过多年探讨,借助硅酸盐材料的Tammann温度方程,将青瓷烧成温度下限确定为1100℃,并通过比较平均烧成温度,发现原始瓷就是青瓷,将我国青瓷起源时间提前至夏代。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考古科学杂志:报告》。 青瓷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历史悠久。但学界在原始

故宫研究院将开展11项科研与出版项目唤醒沉睡文物

  ■新闻缘起   2月25日,故宫研究院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敬胜斋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近几年将开展的11项重大科研与出版项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发布的科研与出版项目,使众多故宫博物院专家学者的从业经验、渊博学识发扬光大;吸收海内外专家学者,借助社会学术力量,推动

专家称故宫受损宋瓷实为官窑-地位高于哥窑

  “故宫打碎哥窑”一事日前成为新闻焦点,近日更有消息称:这个被打碎的“盘子”是在南京中华门外出土的。那么,这个碎成六瓣的“哥窑”与南京到底有何“纠葛”呢?记者8月3日对此进行了采访,惊讶地发现故宫对外宣称的很多信息竟不准确:这个破损的“盘子”不是哥窑,而是官窑!  至于这个官窑盘如何从南

作物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无损检测与无损评价技术是在物理学、材料科学、断裂力学、机械工程、电子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工程技术。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与无损评价技术正日益受到各个工业领域和科学研究部门的重视,不仅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已为众多科技人员和

中国古代纸质文物的无损化学分析

纸是中国古人的一项伟大发明。两千多年的造纸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丰富的纸质文物财产。长期以来,我国的古纸研究以文献分析为主,通过解读文献中的相关文字,复原早期的造纸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整体轮廓,就建立在上述文献学研究的基础上。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内古纸研究出现新的动向,物理

文物鉴定:眼力敌不过仪器?

  近日,南宋官窑博物馆国宝级文物“长沙窑大执壶”被疑为赝品。而据有关报道,捐赠者丁仰振透露,他手里有一个与该壶差不多,品相更好的“壶王”。几年前,他曾在北京的一家鉴定机构为“壶王”做过科技鉴定,结论认为该藏品应为距今一二百年内的作品。    对于这个结果,丁不相信,也没有将此结论告诉杭州南宋官窑博

作物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技术专业设置

  无损检测技术即非破坏性检测,就是在不破坏待测物质原来的状态、化学性质等前提下,为获取与待测物的品质有关的内容、性质或成分等物理、化学情报所采用的检查方法。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机械制造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熟练掌握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能力和基本

故宫回应《千里江山图》质疑-公布检测结果

  如此大规模的检测故宫数十年来头一回  公布“体检”报告 故宫回应《千里江山图》伪作质疑  去年在故宫展出的宋代《千里江山图》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质疑的声音——有观点从画作接缝处印章对不上、蔡京题跋与惯常体例不同、蔡京题跋与画心对不上等方面,判定此画为伪作,并认为作者并非王希孟等

高光谱成像显神通-“护驾”古画文物修复

文物修复是一门技术,最早的文物修复只能用人的手和眼寻找细小的破绽,目前我们可以用的科学仪器有很多,例如高光谱成像技术、X光等。这些仪器简化人工繁复的步骤,现代仪器设备可以大显身手。继同名纪录片和电影之后,图书《我在故宫修文物》于近日出版,文物修复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确实,正如片中所展示的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第六期高端学术沙龙在京举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97.shtm10月30~31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第六期高端学术沙龙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举行,本期主题为“科技考古--探索华夏文明的圭臬”。   ?与会专家合影  

无损检测分类

1. 什么是“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又称非破坏检查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工程科学。它是利用物质中因有缺陷或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存在而会使其某些物理性质的物理量发生变化的现象,以不使被检查物使用性能及形态受到损伤为前提,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来检测或测量、显示和评估这些变化,

无损检测要求

  法律规定了某些非破坏性测试的最低标准。不同的国家或机构遵循不同的标准,因此在多个国家/地区运营的公司可能必须满足同一应用程序的不同测试或报告要求。受到重叠限制的公司必须遵守其中最严格的规定。  航空公司,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以及制造商最容易受到复杂和重叠的监管要求的影响。应与适当的专家或专业法律顾问

民间私藏文物真不真-高科技仪器瞄一眼

  私藏文物是真是假?拿给高科技仪器检测一下便知真伪。6月19日,耗资数亿打造的成都华通博物馆新馆在成都高新区开馆。据文物专家透露,拥有环境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射线衍射仪、射线荧光能谱仪、射线荧光光谱仪、热膨胀同步热分析仪及热释光断代仪等国际一流文物检测仪器的成都华通博物馆是四川首家

昆明新添文物荧光检测所

  日前,“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投入运行了,昆明新添一所以高科技荧光检测仪进行疑似文物甄别的专业机构,将为云南省市民间群众性收藏活动提供长期服务。  由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昆明高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近日在昆明西苑路正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