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美开发出超快纳米级发光二极管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16日(北京时间)报道,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超快的纳米级发光二极管(LED),能够以每秒100亿比特的速度传输数据,并比当前以激光为基础的系统装置能耗更低。研究人员表示,这是为芯片上的计算机数据传输提供超快、低能耗光源的重要步骤。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15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科研人员表示,低能耗的电控光源是下一代光学系统的关键,这能够迎合计算机行业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传统上,工程师认为只有激光才能以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超低能耗进行通讯。而此次研发的单一模式LED能发射单一波长的光,与激光十分相似,能像激光一样执行相同任务,且消耗的能量更低。 研究人员在新装置的中心,插入了若干座砷化铟“小岛”。当电脉冲通过时,它们能产生光。这些“小岛”的周围包裹着光子晶体(在半导体上蚀刻的微孔阵列),能像镜子一般将光线弹射聚集至装置的中央,使它们囚禁于LED内,并被迫按单一频率产生共鸣......阅读全文

美开发出超快纳米级发光二极管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16日(北京时间)报道,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超快的纳米级发光二极管(LED),能够以每秒100亿比特的速度传输数据,并比当前以激光为基础的系统装置能耗更低。研究人员表示,这是为芯片上的计算机数据传输提供超快、低能耗光源的重要步骤。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15

超薄发光二极管软片问世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19日报道,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和一个国际联合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了一种超薄发光二极管(LED)软片,可用于医疗、传感器制造等多个领域。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网站上。   据称,这种新型发光二极管呈网格状,100微米见

纳米级孔径透析袋介绍

根据美国spectrumlabs公司的测试数据表(下图)                                                (图一)1nm-70nm目前透析袋相关厂家能提供几十款不能截留分子量的透析袋例如spectrumlabs的截留分子量(MWCO)100-500道尔顿

纳米级磁共振成像仪“出世”

  美国IBMIBM公司研究中心和斯坦福大学纳米探索中心的科学家们共同开发出一种磁共振成像仪(MRI),其分辨率要比常规MRI高出1亿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的这项研究成果,标志着为在纳米级研究复杂3D结构提供分子生物学和纳米技术工具方面迈出了重大一步。   通过将MRI的分辨率扩展到如此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研究获进展

二极管  日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的支持下,浙江大学化学系彭笑刚课题组与材料系金一政课题组合作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上。该文报道了一种以量子点为电致发光材料的新型LED器件。其性能远远超过了目前相关文献报道的其他量子点LED,并且该新型器件可以

受辐射材料形变检测能力达到纳米级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26日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洛杉矶阿拉姆斯国家实验室开发出一种辐射检测技术,能在纳米水平检测核辐射对材料机械性能造成的改变。该技术有助于设计反应堆装置,开发建造核设施的新型工程材料,并在日常维护检测中,减少所需的材料用量。该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自

安捷伦旨在纳米级生命科学研究

安捷伦扩展原子力显微镜功能和兼容性旨在纳米级生命科学研究  除了广泛的兼容性,安捷伦还为6000ILM AFM平台添加了几个重要的功能,尤其重要的是恒温箱灌注细胞样品板功能。样品板有利于液体和气体的动力学研究,此外配备的顶视光学组件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扫描过程中对不透明样品进行观

纳米级砂磨机必须具备的条件

  1、零污染条件   基于砂磨机的分散机理,当微珠在撞击和摩擦固体颗粒的同时对粉碎腔体及腔体内的搅拌装置的磨损破坏强度也是很大的,所以要保证腔体及搅拌组件的材料必须有超高的耐磨耗性能;否则因其磨损而污染了原料,不仅造成设备使用寿命很短,更重要的是该污染源造成所分散的原料再次团聚从而无法达到纳米级

纳米级砂磨机必须具备的条件

1、零污染条件基于砂磨机的分散机理,当微珠在撞击和摩擦固体颗粒的同时对粉碎腔体及腔体内的搅拌装置的磨损破坏强度也是很大的,所以要保证腔体及搅拌组件的材料必须有超高的耐磨耗性能;否则因其磨损而污染了原料,不仅造成设备使用寿命很短,更重要的是该污染源造成所分散的原料再次团聚从而无法达到纳米级细度及正态分

微纳米级“外衣”让控释肥料“变聪明”

  仿造荷叶特有的超疏水微纳米级凸起结构,利用磁性自组装方法制备包覆“空气外衣”的超疏水生物基控释肥料,使其养分控释期提高1倍左右。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杨越超教授团队的这一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材料》上。  利用价格低、可再生的天然生物基原料(如作物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