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基因工程在改善植物油营养价值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改造, 进而生产有益于健康的食用油所取得的进展。近10年来, 应用基因修饰的方法对植物油进行营养学方面的改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随着植物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日趋明确,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让植物生产许多含有特殊脂肪酸成分且对人类健康有益的植物油。点击这里进入下载页面:进入下载页面......阅读全文

脂肪酸代谢概述(二)

  (一)软脂酸的生成  脂肪酸的合成首先由乙酰CoA开始合成,产物是十六碳的饱和脂肪酸即软酯酸(palmitoleic acid)。  1.乙酰CoA的转移  乙酰CoA可由糖氧化分解或由脂肪酸、酮体和蛋白分解生成,生成乙酰CoA的反应均发生在线粒体中,而脂肪酸的合成部位是胞浆,因此乙酰CoA必须

脂肪酸代谢概述(一)

  一、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脂肪酸在有充足氧供给的情况下,可氧化分解为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因此脂肪酸是机体主要能量来源之一。肝和肌肉是进行脂肪酸氧化最活跃的组织,其最主要的氧化形式是β-氧化。  (一)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  此过程可分为活化,转移,β-氧化共三个阶段。  1.脂肪酸的活化

脂肪酸代谢概述(三)

  3.软脂酸的生成  软脂酸的合成实际上是一个重复循环的过程,由1分子乙酰CoA与7分子丙二酰CoA经转移、缩合、加氢、脱水和再加氢重复过程,每一次使碳链延长两个碳,共7次重复,最终生成含十六碳的软脂酸(图5-16)。   在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中)催化此反应的酶是一个由7种不同功能的酶与一种酰基

食用油中的脂肪酸含量介绍

每人每日油脂摄取量只能占每日食物总热量的二成,(每天的用油量控制在15至30毫升)每人每天要吃齐这三种脂肪酸,不能偏好任一油类,否则油脂摄取失衡,会形成疾病。每日单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摄食量要占一成,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要占一成,而饱和脂肪酸要少于一成。 动物油、椰子油和棕榈油的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而多元

Nature:破解脂肪酸代谢之谜

所有身体脂肪的核心组分都是脂肪酸。它们的产生是由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ACC)启动的。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生物中心的研究人员展示了ACC如何组装成不同的细丝(filament)。他们所形成的细丝类型控制着这种酶的活性,因而控制着脂肪酸

色谱法食用油脂肪酸含量测定

油  葵花籽油  油茶籽油  玉米胚油 芥菜籽油  橄榄油 调和油   脂肪酸一、 本方法引用标准及应用范围本方法完全满足GB/T17377-2008《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以及GB/T17376-2008《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制备》中的规定。本方法可以检测下列各种植物油品种本

脂肪酸代谢物的调节介绍

  在高脂膳食后,或因饥饿导致脂肪动员加强时,细胞内软脂酰CoA增多,可反馈抑制乙酰CoA羧化酶,从而抑制体内脂肪酸合成。而进食糖类,糖代谢加强时,由糖氧化及磷酸戊糖循环提供的乙酰CoA及NADPH增多,这些合成脂肪酸的原料的增多有利于脂肪酸的合成。此外,糖氧化加强的结果,使细胞内ATP增多,进而抑

简述脂肪酸合酶的代谢功能

  脂肪酸是脂肪族类酸,在能量运输和储存、细胞结构、提供激素合成的中间物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脂肪酸的合成需要将乙酰辅酶A和丙二酸单酰辅酶A通过一系列的克莱森缩合反应然后脱羧(生物素作辅酶)来完成。在脂肪链的延伸过程中,通过连续的酮还原酶、脱水酶以及烯脂酰ACP还原酶的作用,加入的酮基(酰基)被

​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代谢

在反刍动物中,乙酸,丙酸和丁酸是从瘤胃壁所吸收的,这是反刍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许多因素会影响这些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例如VFA的浓度和比例、瘤胃pH、瘤胃上皮血液流动率等。反刍动物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并不从瘤胃或小肠吸收,大多依赖糖异生,因此依赖VFA。反刍动物能很快利用挥发性脂肪酸。瘤胃内生成的VFA

食用油脂中脂肪酸的综合检测法(BJS 201712)

  本方法适用于食用植物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植物调和油、橄榄油、葵花籽油、芥花油、菜籽油、香油、棕榈油等)是否存在异常的检测及识别。  点击此处下载附件:食用油脂中脂肪酸的综合检测法(BJS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