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报道南京古生物所“植物庞贝城”研究成果

“火山灰中浮现远古陆地”(Primeval Land Rises From the Ashes)——5月1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以此为题,在“新闻聚焦”栏目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植物庞贝城”的研究成果。 2月21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南京古生物所王军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内蒙古二叠纪植物庞贝的发现及其对华夏区陆地景观的古生态和古生物地理区系意义”研究论文,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科学》杂志记者Mara Hvistendahl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围绕“中国乌达”、“天堂的遗失和发现”、“与时间赛跑”等主题,记者用流畅诙谐的语言,从大众科普的角度再现了王军课题组对植物庞贝城艰苦漫长的探索和抢救性的研究保护过程。另外,记者通过采访美国、捷克等国际相关的古植物专家,对比欧美国家发现的此类原位埋藏的植物群落。文章给予内蒙古植物庞贝城的发现意......阅读全文

我国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

  我国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   《自然》:填补了恐龙向鸟类进化史上关键性的空白     (图片来源:Zhao Chuang and Xing Lida)   中国科学家日前在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发现了距今约1.6亿年的带毛恐龙化石,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

第三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在英国召开

    6月28日至7月3日,“第三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在英国伦敦召开,共有来自全球的古生物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约八百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院士、杨群所长等26位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分别作口头学术报告。  本次会议上,各国代表围绕着“地质和化石记录

严谨!中国建国以来,国内学者首次从Nature撤回封面文章

  来自缅甸北部约9千9百万年历史的琥珀中的骨骼内含物提供了对微小动物的软组织和骨骼解剖结构的空前洞察力,而这些动物通常不会在其他沉积环境中保存。在各种各样的脊椎动物中,先前已经描述了七个保存良好的骨骼遗骸的标本,所有这些标本(包括至少一个看似成熟的标本)都比从石器中回收的标本要小。202

白垩纪丽蛉自带“天线” 具备长距离的化学通讯能力

用超长口器采粉、自带生物“天线”、可远程“交友”……17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研究成果,向世人描述了1亿年前的丽蛉所具备的“超能力”,从而为重建中生代传粉昆虫与植物的生态关系提供了新观点。 昆虫传粉促进了植物的繁衍和分化,在现代陆地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丽蛉被誉

因“最小恐龙”《自然》封面遭质疑,原论文作者曾考虑撤稿

   3月19日,对“史上最小恐龙”提出质疑的6位学者的评议文章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发布。同时,他们也经原始论文通讯作者同意,将其提交给了《自然》杂志。(注:根据《自然》杂志投稿规则,评论文章须征得原文作者特别是通讯作者的同意)。  此前,Nature封面刊登了中美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小恐龙”的

“地史时期海陆生物多样性演变”专辑中文版出版

  我国古生物学领域的第二个973项目“地史时期海陆生物多样性演变”已于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为全面反映该973项目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在《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40卷9期)共同组织的专辑已经

哈尔滨古人类头骨化石发现始末

  近日,河北地质大学举行2018年重大科学发现信息交流会,发布该校古生物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季强在古生物研究中的重大新发现——在中国东北发现似海德堡人古人类头颅化石。河北地质大学校长王凤鸣表示,这一发现很可能刷新我们对人类起源和演进历史的已有认知。  目前,该发现已在《地质学刊》2018年第3期上刊登

中国科学家发现始椎类最“长寿”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4日发布消息说,该所刘俊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发现一件产自山西阳泉晚二叠世(距今约2.5亿年)的始椎类化石新种,命名为阳泉长寿螈。它是目前已知始椎类化石最“长寿”的记录,也是迄今为止此类化石在华北板块乃至东亚的唯一记录。 中国科学家在古

PNAS:水生物琥珀形成之谜有新说

琥珀是生长在湿地的树木流下的树脂流入水中困住了水生物所致 由树上流出的树脂形成的琥珀里为何会有水生物一直是个科学谜团。最新的科学实验表明,内含水生物的琥珀是生长在湿地的树木流下的树脂流入水中困住了水生物所致。 美国科学院院士、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大卫·迪尔切与来自德国的亚历山大·斯科密德博士

我国科学家揭示中–晚奥陶世板块漂移历程

   奥陶纪时中国的大部分板块都位于冈瓦纳东北缘的低纬度热带地区,包括华南、华北、塔里木、喜马拉雅、拉萨、滇缅马苏(保山地区),这些板块的古地理位置以及在奥陶纪时的漂移历程一直是研究热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古生代研究团队博士方翔、研究员张元动等人,联合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教

令达尔文“讨厌的谜团”终于解开

  140年前,达尔文对于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突然大量出现,却又找不到它们的祖先类群和早期演化的线索,而将被子植物的起源称为“讨厌的谜团”。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团队,在《科学报告》上发表研究成果认为,当年达尔文在化石记录中看到的并不是“被子植物起源”,而是真双子叶植物的大爆发。

南京古生物所一项成果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日前公布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研究团队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赖旭龙研究团队完成的科研成果 “阐明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及其复苏模式和原因”入选其中。   地质历史时期发生了几次影响地球生命演化进程的重大生物

古生物学家揭秘最古老树木如何生长

  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英、美三国学者组成的团队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揭开了最古老树木如何生长的奥秘。这类树木最早出现在3.9亿年前,现在已经灭绝。与现生树木不同,它的茎干中并非只有一个维管束,而是由多个维管束形成一个网格系统。  出现在中泥盆世晚期(距今约3.9亿年)的枝蕨类植物

南京古生物所等发现新的晚白垩世琥珀生物群

  近年来,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丰富多样的动植物化石,引起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些琥珀大多数产自缅甸北部克钦地区,地质时代为白垩纪中期(9900万年前)。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通过深入缅甸琥珀产地调查,发现一个不同于克钦琥珀的晚白垩世晚期(7200万年前)琥珀生物群。研究结果为了解缅甸地

我国中生代鸟类化石中首次发现肺部结构

   2018年10月22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中国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邹晶梅、周忠和等,临沂大学王孝理、郑晓廷等,约翰内斯堡大学John N. Maina,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泮燕红等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报道了在一件距今1.2亿年前的原始鸟类上保存的肺部结

南京古生物所辽西侏罗纪紫萁科植物化石研究获得新发现

  紫萁科植物的矿化根茎化石因保存有大量解剖构造和系统发育信息而备受关注,对深入研究真蕨植物多样性特征以及起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研究团队对产自辽西中侏罗统保存有解剖构造的紫萁科矿化根茎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继2013年报道具有同质硬化环的北票阿氏茎(Ashi

南京古生物所荣获201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月26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京举行,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志炎院士领衔完成的《中国中生代植物多样性演变》研究成果获得了201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以“古植物整体重建和生物学研究”的先进学术思想为指导,应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超薄切片等

南京古生物所发表寒武系江山阶“金钉子”综合研究成果

  继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彭善池研究员及其团队的寒武系古丈阶“金钉子”研究成果在2009年被国际地科联机关刊物Episodes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后,该团队对寒武系江山阶“金钉子”研究的综合文献性成果最近再次被该杂志作为封面(以及封底)文章发表。   江山阶是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第10枚“金钉

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3月22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云南大学等7所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批科研成果入选。  当天,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部主任宋军、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

生物大灭绝正在进行 人类活动所引发

  我们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的言论,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事实”。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博士介绍,目前,来自各个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对物种进行观测和保护,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地球已经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期,而且由于生

化石为鸟类羽毛分子演化提供直接证据

   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泮燕红等完成的题为《羽毛分子演化的化石直接证据》的研究成果,在线刊登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为探讨早期羽毛的演化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临沂大学郑晓廷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Mary S

黎镰虫化石为担轮动物演化提供新启示

  来自5.18亿年前中国澄江动物群中,一种新的寒武纪奇异生物——长形黎镰虫的研究,揭示出此类生物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身体造型的复杂多样性,为担轮动物类群的起源和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思路。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方臣与英国杜伦大学Martin Smith博士等人合作研究成

植物养分利用与重金属毒害原位研究先进技术综述 4

这一技术最初主要用于材料、冶金、地质、矿物等研究。CEITEC欧洲工程技术中心AtomTrace LIBS研究团队可以说是最早关注到LIBS技术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科研团队之一。2005年,Jozef Kaiser博士(Atomtrace科学主任、布尔诺大学教授、激光光谱学研究室负

中国古生物学会九十华诞

  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来自亚洲10余个国家的古生物学会代表就正式成立“亚洲古生物协会”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决定该协会总部“落户”中国。  来自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300余位专家学者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古生物学会九十华诞,并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取得新发现

   在已知地球历史上,共发生过5次全球性的大规模集群灭绝事件,发生在4亿多年前奥陶纪末的生物大灭绝是其中第一次。这次生物大灭绝持续了多长时间?1月6日,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一个由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新近发现,地球史上首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仅发生在短短20

中美专家为晚三叠世国际年代标准建立提供关键证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黄春菊带领的中美科研团队9月1日公布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将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地质时代认识的精度提高了十倍,实现华南四川盆地与北美纽瓦克盆地的高精度国际对比,首次为晚三叠世国际年代标准的最终建立提供来自中国的关键证据。  据专家介绍

中国发现亿年前小盗龙化石 羽毛具有彩虹光泽

  北京时间3月19日消息,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小盗龙是一种浑身长满羽毛的恐龙,它生活在大约1.25亿年前。以前的研究认为,这种动物长着宽大的泪滴状尾巴,但是通过2010年在中国东北发现的一具新小盗龙化石进行的研究,发现其实这种恐龙的羽毛在阳光照射下会发出彩虹色光芒,而且尾巴的末

南古所奥陶纪末大灭绝后华南腕足动物居群研究取得新进展

  奥陶纪末大灭绝对全球生态系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后的复苏期是否已适合生物生存?华南在该次灭绝事件后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引起很多学者的兴趣。已有的相关研究通常以群落或动物群为研究目标,很少关注对环境颇为敏感的居群(population)。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冰副研究员、戎嘉余院士以及

南京古生物所腕足动物扬子贝研究取得新成果

  国际知名古生物学期刊PALAEONTOLOGY近期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詹仁斌研究员等人对早、中奥陶世共凸贝类腕足动物扬子贝的最新研究成果。   扬子贝的模式种(Yangtzeella poloi)在华南广泛分布,过去一直认为其壳表是光滑的,经过对新采集的该种地模标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解密最困惑的昆虫化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项目编号91114201和 J1210006),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黄迪颖研究员领导的国际科研小组2月20日再次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侏罗纪两栖蚊子及其幼态特征》。   蜥虱(Saurophthirus)和恐怖虫(St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