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水下考古将首次突破深海“空白区”

18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考古工作者在三亚搭乘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启程前往西沙群岛北礁海域进行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本次调查计划下潜的深度将突破我国以往水下考古工作的深海“空白区”,个别潜次深度或将超过千米。 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建忠介绍,本次深海考古调查计划安排6个潜次,每个潜次作业时间6至8小时。6名水下考古工作者将搭乘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对西沙群岛北礁区域进行考古调查。主要工作深度为50米至200米左右,根据工作需要,个别潜次深度将达到400米至1000米。 “目前,我国水下考古在深海领域缺乏经验,工作大多集中在40米以浅海域,更深海域人工潜水作业难度很大,而200米—300米基本达到人类潜水的极限。此次调查就是我国水下考古深海作业的初次尝试和探索。”领队丁见祥说。 据介绍,这是我国载人深潜技术首次应用于考古工作。......阅读全文

中国水下考古将首次突破深海“空白区”

   18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考古工作者在三亚搭乘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启程前往西沙群岛北礁海域进行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本次调查计划下潜的深度将突破我国以往水下考古工作的深海“空白区”,个别潜次深度或将超过千米。 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

中国科学院专家:目光应投向资源丰富的深海大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陆上资源的日渐匮乏以及深海开发技术的不断进展,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深海大洋,石油、可燃冰、锰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生物基因库等等,人类向海洋进军的脚步日渐深入,竞争也愈来愈激烈,深海资源勘查技术正向着大深度、近海底的方向发展。以美国为首的

我国深海考古“首航”胜利归来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执行第一次下潜任务(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施雨岑 摄  新华社三亚4月27日电(记者施雨岑)在顺利结束7个潜次的深海考古调查后,6名水下考古工作者从西沙群岛北礁海域返航,并于27日抵达三亚。这是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所有工作内容,这

2022年度南海大深度联合科考取得重大成果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深海所获悉,由“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组成的联合航次在南海北部取得重大成果,共发现文物标本66件。  科研人员介绍,本次科考在2000-3000米深度的海底发现1处水下文物点和3处船体以及多个单体酱釉罐,在考古深度上,我国的水下考古深度首次突破2018年的1000米。据了

走向深海,“技术”和“科学”不可偏废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扬波大海 走向深蓝”。  相关人士解读,“走向深蓝”是想把大众的目光引向深海。深海是地球表面最后一块人类远未涉足的区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人类社会谋求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新疆域。要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必须在深海有所作为。  “走向深海首先要解决

科学家破解深海珊瑚发光之谜

  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深海珊瑚发出奇异光芒的原因——帮助它们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科学家早就知道,在浅水中,这种生物体会发出绿光,而这是通过将荧光蛋白质作为一种“防晒霜”所形成的。这些蛋白质能够吸收有害的紫外线并重新释放出绿光,同时保护与它们共生的藻类——这些藻类通过光合作用提供了珊瑚生长所需的大

中国科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签署合作协议

   6月8日下午,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和俄罗斯科学院院长谢尔盖耶夫·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中国科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科技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物理和天体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纳米技术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将更名为世界科学院

        记者今天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3届院士大会上获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he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将更名为世界科学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Advan

“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启动

  10月2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科院将于10月29日至11月6日举办“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活动以“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为主题,在院属各单位举办百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  在全国上下热烈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

中国科学报:寄望“世界科学院”

    9月21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3届院士大会缓缓拉上了帷幕。400余位来自世界各国的科技界领袖与科学家代表在天津度过了无比亲切、几近沸腾的5天后,惺惺惜别。  一朝相聚恨别离,地隔南北心相印。各国科学家为了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聚会在TWAS旗下,如今又携带新的可持续发展共识,复归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