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为肥胖致糖尿病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本报讯 日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梁斌团队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平生团队合作,首次揭示在自然状况下,由肥胖转为糖尿病过程中,肝脏能量代谢出现从脂肪酸氧化到支链氨基酸降解的转变,为肥胖导致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成果目前在线发表于《美国生理学会期刊—内分泌学与代谢》上。 大量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肥胖如何导致糖尿病还有很多未知。目前关于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使用小鼠和大鼠等啮齿类动物,通过急性高热量食物诱导,或者化学药物损伤胰岛β细胞构建。 然而,梁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些非自然方式构建的啮齿类动物模型常常不能很好地模拟人类2型糖尿病。与此相反,非人灵长类动物如猕猴与人类的遗传背景和生理结构更为接近,其自发性糖尿病病程和病症与人类糖尿病更为相似,是研究人类2型糖尿病的极佳动物模型。......阅读全文

刘平生等确定线虫脂滴的标记蛋白

         4月9日,分子细胞蛋白质组学杂志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平生研究组的成果,首次纯化了线虫脂滴并完成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确定了线虫脂滴的标记蛋白。   脂滴是生物体内脂质存储的主要场所,从原核生物细菌到高等动物

研究为肥胖致糖尿病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本报讯 日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梁斌团队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平生团队合作,首次揭示在自然状况下,由肥胖转为糖尿病过程中,肝脏能量代谢出现从脂肪酸氧化到支链氨基酸降解的转变,为肥胖导致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成果目前在线发表于《美国生理学会期刊—内分泌学与代

梁红斌:野外天团的“金牌队长”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原国家动物博物馆标本馆),拥有全亚洲最大的动物标本收藏量。在这里,近1000万号动物标本静静陈列,其中有750万号是昆虫标本。而在这些昆虫标本中,至少有100万号是由中科院动物所副研究员梁红斌带队采集的。  当他本人报出这个数字时,同事们的第一反应是“梁老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为肥胖致糖尿病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日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梁斌团队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平生团队合作,首次揭示在自然状况下,由肥胖转为糖尿病过程中,肝脏能量代谢出现从脂肪酸氧化到支链氨基酸降解的转变,为肥胖导致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成果目前在线发表于《美国生理学会期刊—内分泌学与代谢》上。  大量

刘平生小组:细菌脂滴可能是原始细胞核雏形

   7月6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平生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该研究发现,细菌脂滴能够通过其主要蛋白MLDS结合并保护基因组DNA,以及通过MLDSR蛋白参与转录调控,从而有利于细菌在极端环境下生存。  脂滴是一种以中性脂作为内容物、由单层磷脂膜和外周蛋白包被的球型细胞器,其

Protein & Cell丨刘平生团队发现脂滴和线粒体相互锚定接触

  脂滴是一种具有中性脂质核心的膜性细胞器。与其他膜性细胞器的根本区别就是脂滴由单分子磷脂膜包被,而其他膜性细胞器由双分子磷脂膜与外界隔离。脂滴最早由列文虎克于1674年在牛奶里发现,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膜性细胞器。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简单地认为脂滴仅是细胞里的油滴(脂肪滴),取名Lipid Dropl

第八届LipidALL脂代谢会议第二轮通知

代谢稳态平衡在生物体生殖、发育、衰老等生命进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 代谢异常和多种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密切相关。在各个层面(细胞、模式生物、队列等)系统解析代谢调控相关机制对于全生命期健康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第八届LipidALL脂代谢会议沿袭以往LipidAll会议以脂质代谢为

Nature 突破丨刘晓东/陈家斌等首次构建人类胚胎样结构

  一直以来,我们对人类生命起源的探索从未停止,但是由于人类胚胎资源的限制,我们对胚胎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组织器官发育的了解非常局限。  人类早期胚胎主要由上胚层(epiblast, EPI)、原始内胚层(primitive endoderm, PE)及滋养外胚层(trophectoderm, TE)

化物所杨斌与山东大学刘锋研制暖白光电致发光器件

  近日,我所复杂分子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组(1101组)杨斌副研究员与山东大学刘锋研究员等合作,开发出了具有高效白光发射的新型双钙钛矿材料,并制备了基于该材料的单组分暖白光发光二极管(LED)。  电气照明占全球电力消耗的15%,释放了全球5%的温室气体。采用更加高效、低成本的照明技术可缓解能源、环

南平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点击进入官网南平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净化槽净化槽技术是一种从日本引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小型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污水进入净 化槽以后,进行沉淀分离,去除较大的悬浮物,过滤槽内装有填料,填料上附着厌氧生物膜,可以去除可溶性有机物,再经过曝气槽曝气,高滤速,截留悬浮物,水中的溶解氧升高,好氧微生物可氧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