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共振SERS技术实现血清中儿茶酚胺针刺效应物质的检测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杨良保等利用表面共振增强拉曼光谱(SERRS)技术,实现了对血清中儿茶酚胺针刺效应物质的检测。相关成果已发表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2018, 268, 350-358.)杂志上。 儿茶酚胺作为一类重要的针刺效应物质,主要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三种物质,虽然含量低但在生命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多种技术手段用于儿茶酚胺的检测。近年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由于可以进行快速、高灵敏的指纹识别检测而一直备受关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大基础研究领域。然而真实样品往往存在于复杂环境中,且含量低,易于氧化,拉曼散射截面小,直接利用SERS技术检测效果不佳。 针对以上难题,研究人员利用SERRS技术实现血清中目标分子的检测。对于一些弱SERS活性的目标分子,通过设计拉曼探针与目标分子结合,使得入射光能量与目标......阅读全文

共振SERS技术实现血清中儿茶酚胺针刺效应物质的检测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杨良保等利用表面共振增强拉曼光谱(SERRS)技术,实现了对血清中儿茶酚胺针刺效应物质的检测。相关成果已发表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2018, 268, 350-358.)杂志上。  儿茶酚胺作为

利用共振SERS技术实现血清中儿茶酚胺针刺效应物质检测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杨良保等利用表面共振增强拉曼光谱(SERRS)技术,实现了对血清中儿茶酚胺针刺效应物质的检测。相关成果已发表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2018, 268, 350-358.)杂志上。  儿茶酚胺作为

针刺试验的介绍

  针刺试验也称皮肤非特异性过敏反应,即针刺后12-48h开始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斑丘疹,继而发展为水疱、脓疱和结痂,约1-2周消退。在白塞病中的阳性率57.9%-70%,高于正常人群,在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其诊断的特异性较高。与病情活动有一定相关性,病情重时阳性率高,程度重。

什么是针刺试验

  针刺试验也称皮肤非特异性过敏反应,即针刺后12-48h开始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斑丘疹,继而发展为水疱、脓疱和结痂,约1-2周消退。在白塞病中的阳性率57.9%-70%,高于正常人群,在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其诊断的特异性较高。与病情活动有一定相关性,病情重时阳性率高,程度重。

针刺反应的检查方法

  以20号无菌针头或更大针头,斜行刺入皮内约5毫米或注射0.9%氯化钠溶液,24~48小时后针刺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直径2~5毫米的红色丘疹或脓疱,为针刺反应阳性。有较高的特异性,并在活动期阳性率高,是诊断白塞病及判断其活动性的一个指标。

针刺反应的注意事项

  需多部位穿刺观察;针头大小对结果有影响,粗针比细针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反应强度;如果发现患者恐惧或面色苍白,是怕针或晕针的表现,应做好预防措施。

针刺试验的检查过程

  消毒皮肤后用无菌皮内针头在前臂屈面的中部刺入皮内然后退出,48小时后观察针头刺入处的皮肤反应,局部若有红丘疹或伴有白疱疹则视为阳性结果。同时进行多部位的针刺实验时,有的出现阳性结果,但有的却为阴性。

针刺反应的临床意义

  针刺反应阳性有较高的特异性,在活动期阳性率高,是诊断白塞病及判断其活动性的一个指标。判断和分级:(-)为仅有红斑或针眼;(+/-)为有红斑,丘疹直径在2毫米以下;(+)为有红斑,丘疹直径为2~3毫米;(++)为有红斑,丘疹直径>3毫米;(+++)为脓疱1~2毫米; (++++)脓疱>2毫米。

针刺试验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同时进行多部位的针刺试验时,有的出现阳性结果,但有的却为阴性。病人在接受静脉穿刺的检查或肌内注射的治疗时,也往往出现针刺阳性反应。静脉穿刺出现阳性率高于皮内穿刺的阳性率。患者在接受静脉穿刺的检查或肌内注射治疗时,也往往出现针刺阳性反应。静脉穿刺出现阳性率高于皮内穿刺的阳性率。  需要检

尿儿茶酚胺简介

儿茶酚胺(CA)又称邻苯二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它们都是由酪氨酸衍生出来的神经激素。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外液中的酪氨酸合成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以肾上腺素为主。肾上腺能神经末梢只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中枢神经的一些神经原能产生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起神经递质作用。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