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PNAS:sRNA测序揭示杂种优势之谜

Illinois大学的功能基因组学副教授Steve Moose及其团队发现了玉米杂种优势的新因素,即20至25个核苷酸长的双链小RNA分子sRNA。文章发表在6月26日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杂志上。 “杂种优势”是指不同亲本植物杂交形成的子代具有更高的生长活力或健康水平、抗病能力和其他优良品质。自从二十世纪早期发现孟德尔定律以来,科学家就在争论杂种优势背后的遗传学因素。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间盛行的理论,将杂种优势与单个基因或基因互作联系起来,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科学家并不赞同这一理论。“杂种优势应该涉及了整个基因组,”Moose说。 1953年DNA的发现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但对于杂种优势现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随着新一代遗传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基因已经不能解释杂种优势现象中的一切。 sRNA是1998年在线虫中......阅读全文

分子遗传学词汇--逆[转录]转座子

中文名称:逆[转录]转座子英文名称:retrotransposon;retroposon定  义:通过RNA中间物进行转座的可移动基因元件。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基因表达与调控(二级学科)

转座子及转座子标签法克隆基因的改进

1 转座子及转座子标签法克隆基因基因标签法克隆植物组织中的基因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T-DNA和转座子均可作为基因标签。转座子最早由美国的细胞遗传学家Mc-clintock在玉米中发现,它是指基因组中一段特定DNA片段,能在转位酶的作用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转座子不仅能在本基因组中转

报道转座子的定义

中文名称报道转座子英文名称reporter transposon定  义在转座子处插入报道基因,如某种抗性基因和酶基因等,作为这段序列是否发生转座的标记。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基因表达与调控(二级学科)

PNAS:sRNA测序揭示杂种优势之谜

  Illinois大学的功能基因组学副教授Steve Moose及其团队发现了玉米杂种优势的新因素,即20至25个核苷酸长的双链小RNA分子sRNA。文章发表在6月26日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杂志上。   “杂种优势

Cell:永不停息的基因战争

  我们的细胞中进行着激烈的基因战争,入侵的外源DNA频频试图破坏人类的基因蓝图。现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细胞保护自身基因抵抗入侵者的新分子机制。   这一机制负责识别和靶标外源DNA,被研究人员称为SCANR。UCSF的研究人员是在酵母中发现SCANR机制的,由于酵母与

计算生物学所研究人员在理论群体遗传学取得重要成果

  如何可靠地检测新近发生的正选择?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所李海鹏研究员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现了20年来理论群体遗传学的一个梦想。   正选择是一个重要的进化力量,它使得携带某个突变的个体相对于不携带这个突变的个体来说有生存和繁殖上的优势。正选择作为一种重要的进化力量,不仅在野生群

Nature:科学家发现能够“驯化”人类基因组的特殊蛋白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个庞大且神秘的人类蛋白质家族进行了一项基因组和进化研究,从而发现这些蛋白质或许能够调节人类基因组中数百万个转座子元件,相关研究也揭示了一个大型的物种特异性基因调节网络,该基因调节网络或许会影响人类机体生物学机制

Cell子刊解决跳跃基因之谜

  在我们的DNA深处潜伏着许多“寄生虫”,那就是被称为跳跃基因的转座子。这些尾巴很长的家伙如果插入健康的基因,就可能会引发疾病。不过迄今为止,人们还不清楚这种尾巴对于转座子的跳跃有何作用。  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十一月十二日的Molecular 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没有尾巴的转座子

武汉大学:建立体外高效CRISPR/Cas9靶向DNA编辑系统

  在我们的DNA深处潜伏着许多“寄生虫”,那就是被称为跳跃基因的转座子。这些尾巴很长的家伙如果插入健康的基因,就可能会引发疾病。不过迄今为止,人们还不清楚这种尾巴对于转座子的跳跃有何作用。  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十一月十二日的Molecular 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没有尾巴的转座子

Nature子刊提出新型基因治疗:“睡美人”带来的惊喜

   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的“睡美人(Sleeping Beauty)”转座酶变体,这种转座酶具有显著改善的新生化特性,能够直接用于基因组修改。  这一发现公布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EMBL小组负责人Orsolya 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