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两篇Science文章终结“食砷”细菌争论

经过18个月的争论,正式定论在加利福尼亚莫诺湖发现的耐砷细菌不能在没有磷的情况下生存。 2010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微生物学家Felisa Wolfe-Simon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报告称杆状盐单胞菌科( Halomonadaceae)嗜极细菌GFAJ-1在关键生物化学物质DNA中用砷原子替换了磷。 所有已知的生命形式均依赖于至少6种元素:氢、碳、氮、氧、磷和硫。砷与磷有某些化学相似性,但它通常对生命是有毒的,因此对于它能够维持生命的观点激起了猛烈的质疑,在一场热烈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会议上对于这一发现被揭示出来的途径人们提出了各种批评。 各种争论导致在去年的6月的Science杂志上,科学家们对Wolfe-Simon的论文同期发表了8篇技术评论。 加拿大格伦比亚大学的微生物学家Rosie Redfield着手检测了这......阅读全文

基因改造过的大肠杆菌可通过摄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长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使得它们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就可以生长。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onversion of Escherichia coli to Generate All Biomass Carbon from

人造“战士” ——大肠杆菌摄入二氧化碳进行生长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使得它们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就可以生长。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onversion of Escherichia coli to Generate All Biomass Carbon from

2位女科学家得诺贝尔化学奖,华裔科学家张锋失之交臂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生物化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生物化学家Jennifer Doudna,以表彰其在基因编辑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CRISPR技术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诺奖候选的光环所围绕。为了CRI

Bruker在ASMS 2009上推出三大高性能质谱及蛋白质组学解决方案

  费城—(商业新闻)—2009年6月1日,在第57届美国质谱协会年会(ASMS)上,布鲁克道尔顿宣布推出三大全新的高性能质谱平台,应用于蛋白质组学、小分子的研究和应用市场以及在体外诊断的临床研究和应用。随着这三台新型质谱和蛋白质组学解决方案的推出,布鲁克道尔顿公司正着手大胆的提出在生命科

准确预测!计算机模拟把握HIV传播走向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日报道,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在近期《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发文称,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经可以精确预测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这将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该疾病的预防。  实验室计算机生物学家、研究团队主要成员之一的托马斯·莱特纳说:“我们在过去进行的计算机模拟实验中筛选出

科学研究拆掉围墙告别“各自为战”有多难

    今年,中国南方一个成立不足4年的年轻科研团队,十分罕见地吸引了来自美国工程院院士杰·基斯林的注意——后者因改造酵母生产青蒿素而闻名于世,被看作当代合成生物学的领军人物。很快,杰·基斯林就和这支团队开始了实质性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并列出一长串研究项目清单。这是他落地中国的第一个实验室,而且有

二十年磨一剑 打开DNA研究新天地 邓子新院士访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邓子新说:“我们有一百个一千个理由可以放弃:拿不到研究基金、不被人认可……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一直做下来了。”   2007年8月,邓子新应邀出席在英国纽卡斯尔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放线菌生物学大会,并作了DNA大分子上一种新的硫修饰的研究报告。&nb

有史以来最大噬菌体被发现了

  病毒感染细菌,就像流感病毒感染人类一样。  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们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人体肠道中发现了一些所谓的最大噬菌体,它们周期性地破坏细菌,就像季节性流感爆发使人体处于低谷一样。  这些“巨噬菌体”的基因组比普通噬菌体大10倍,比人类先前发现的任何噬菌体大两倍,它们只存在于食

国际抗体验证工作组发布验证抗体特异性五大策略

   国际抗体验证工作组(IWGAV)是全球范围内由研究方向各异的蛋白质生物学家组成的独立工作组。IWGAV 9月19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披露,为满足在抗体特异性、功能性和重复性的迫切需求,该工作组已于9月在《Nature Methods》在线发表了初步的战略建议。“针对建立广泛可接受的抗体验证标准和

高端显微镜的国产路

科研人员正利用双光子-STED显微镜观察样品。  “现在做生物的,都盯着《科学》《自然》,仪器只要求用最好的,眼里没有国产进口之分;做医生的,更是绝对不希望因为仪器而延误病人的诊治。可大家传统观念里都觉得,国产仪器不好用。国产要真正替代进口,面临着很大压力,这怎么破?”  浙江大学教授王平抛出的这个

两篇中国学者论文被撤稿,引国内外关注

  当一份开放获取的期刊鼓励注册用户对他们的撤稿发表评论时会发生什么?它得到了它所要求的东西。近期《PLoS ONE》杂志发布通告撤回两篇中国学者发布的论文,作者和读者们对此发表了评论,质疑了编辑的撤稿决定。   《PLoS ONE》杂志执行编辑Damian Pattinson说这是第一次

南极古生菌揭示病毒来源

  发现pR1SE的南极洲湖泊图片来源:Alyce Hancock  一种罕见的南极微生物或许为破解进化过程中最大的谜题之一 ——病毒的起源提供了线索。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杂志。  病毒和其他生命形式不同。可以说,它们根本不算活着。所有其他生命都由细胞构成,而细胞是能独立养活自己和繁

乳汁哺育的不仅是婴儿,还有他们肠道中的益生菌

  研究人员称,他们发现了牛乳和母乳中一些曾被认为不能消化的成分是怎样帮助婴儿茁壮成长的,而这一发现可能帮助拯救一些重病的孩子。这项研究起始于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母乳中约三分之一的成分婴儿完全无法消化?原来,母乳中难消化的分子叫做糖蛋白,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组成的复杂分子,它也是人类肠道菌群的食物

Science:科学需要跨文化跨地域交流!

  只要一项活动,就可为你的科学方法带来新生、提供做研究的宝贵资源并为国际关系做出积极贡献吗?科学家通常会说,他们可以从国际合作中获得所有这些回报。  然而,这些回报却需要对文化的适应。尽管各处的科研人员都拥有对科学的热爱,但不同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在全球各地穿梭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对于这些风

中美德科学家呼吁启动《国际微生物组计划》

  《自然》刊物28日在线发表了一篇来自中国、美国和德国科学家的评论文章,呼吁建立国际微生物组计划。“想搞清楚微生物如何影响人和地球的健康,需要启动一个《国际微生物组计划》。”中国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教授赵立平、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动物学教授玛格丽特和德国马普海洋微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妮科尔认为,

新药物可净化受石油污染地区水土

  由乌克兰敖德萨国立大学生物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近日表示,他们研发出一种可净化石油污染过的土壤和水质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将极大地拯救目前世界上遭受石油污染的生态灾难。   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化解石油有机化合物的药物,该药物可最终将石油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且这种完全基于天然成分的药

科学家用质谱分析法倾听微生物与分子对话

  Pieter Dorrestein的方法能够揭示微生物在复杂的社会里做了什么。   除了跑步机、办公桌之外,Pieter Dorrestein位于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的办公室没有什么特别的:一张圆桌旁围着椅子,书架上放着期刊、报纸和书籍,此外还有两三张他在工作中获得的奖状。  不过

ASMS 2012各奖项揭晓

  2012年5月20~24日,第60届美国质谱年会(ASMS 2012)将于加拿大温哥华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会议将评出质谱杰出贡献奖、Biemann奖章、Ron Hites奖以及ASMS研究奖这几大重要奖项,以下是具体获奖信息:  质谱杰出贡献奖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化学教

MALDI-TOF在诊断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Christopher Doern博士是西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儿科病理学助理教授,达拉斯儿童医学中心临床微生物学主任,该儿童医学中心是美国第一家应用MALDI-TOF串联质谱法鉴定微生物的儿科实验室。2013年7月29日Christopher Doern博士于2013

科学家指出被污染细胞系使生物医学遭受严重损失

很多被广泛研究的细胞系继续被Korch 背后的海拉癌细胞淹没。  我希望自己的工作是在正确方向上的一个额外动力。我们所有人都希望文献的金字塔能牢固地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我称自己为校正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遗传学家Christopher Korch说。他急切想校正的是已困扰生物医学研究半个多世纪

范云六:一位女院士的基因工程之路

一片丹心为苍生   范云六,湖南长沙人。农业生物工程专家。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60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HarvestPlus项目

顶级癌症论文能否重复?

  2013年10月,Richard Young收到了一封措辞礼貌,但态度强硬的邮件。寄信人是“调查癌症生物学领域近期一些论文可重复性的研究者团队”中的一员。Young是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生物学家,他于2012年在《细胞》(C

这些生物学家,称得上“xx之父”

  作为一个平凡的小卒,对于行业中大神级别的人物总是充满了膜拜之情。这些大神中更有出类拔萃者,在领域内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人们通常会给他们冠以"……之父"的名号,以此来形容其独一无二的江湖地位。在生物领域里面,也有这样一些令人崇敬的"爸爸"们,他们的大名和科研

Nature、Science和Cell同发布讣告悼念这位杰出的生物学家

  BioArt按:今年10月底,BioArt在第一时间发布了杰出的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HHMI研究员和MIT教授Susan Lindquist不幸因罹患癌症离世的消息,详见BioArt此前的报道《【深切哀悼】杰出的生物学家、MIT教授Susan Lindquist》。笔者最近注意到,尽管Su

顶级癌症论文能否重复?

  2013年10月,Richard Young收到了一封措辞礼貌,但态度强硬的邮件。寄信人是“调查癌症生物学领域近期一些论文可重复性的研究者团队”中的一员。Young是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生物学家,他于2012年在《细胞》(C

合成生物学:操纵生物制造业

  如果有一天,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可以直接用来充当生产产品的机器或者车间,那么,工业生产或许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如今,这一完美的构想正在逐步落地。   自从生物产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后,生物制造业也加快了取代化工产业的步伐。而合成生物学由于能够通过人工设计和构建自然界中不

大数据研究推翻常规认识

  近年来,科学创新日渐进入"大数据"时代,各种高通量的分析手段以及各类"组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对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疾病发生机制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针对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们利用"大数据"的手段产生的科学进展,我们

欧洲最大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在争议中启航

   克里克研究所 图片来源:Annthea Lewis  15年前,Paul Nurse有一个他现在称为“愚蠢的主意”。这位曾获得诺贝尔奖的遗传学家提议将英国伦敦两家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合并在一起。他建议在位于伦敦南部格林威治半岛的千禧巨蛋(周长1千米、高52米的开放式展览中心)里建立一个巨型实

中美德科学家共同呼吁启动“国际微生物组计划”

   当前的微生物学研究如同‘盲人摸象’,由于各国的研究方法和标准不统一,使得数据难以比较及整合,这种‘碎片化’现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具有独特生理代谢优势的微生物,在解决地球各类危机中所起到的作用已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从污水处理到气候变暖,人类如今所面临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粮食安全、疾病流

生命科学学科人才培养再次转向:应着力加强基础培养

同济大学校长、生物学家裴钢讲了他目前遇到的一个小小困难:“我们实验室想招几个生命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或者硕士毕业生的实验人员,发布招聘信息有三四个月了,一直都没招到合适的人才。我们要求不高,只要能把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好就可以了,可是这个目的也不容易实现。” 目前生命科学学科每年毕业的学生有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