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仪50年的发展历史和展望

1590 年荷兰人米德尔堡和詹森设计制造了最原始的显微镜(图1),1610 年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察小的物体并将其放大,后来被列文霍克改进成为原始的显微镜。1658 年意大利人马尔皮基应用最原始的显微镜首先观察到了红细胞,他是第一个见到红细胞的人,开始进行红细胞计数则是200 年后的事情了。而设计并生产出第一台血细胞计数仪则又过了近100 年。 自从发明了显微镜以后,人们从微观世界中了解和观察到了血液的组成,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分别将它们称为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以后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液中的细胞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依据对疾病诊断的需求,人们开始寻求对血液中细胞的数量进行计数。1852 年就有人开始设计对红细胞的计数办法,1855 年发明了用于计数血细胞的计数板, 目前仍然使用的改良Neubauer 计数板就是应用最为广泛和持续时间最为长久的经典一种,虽然各种类型的血细胞计数仪已在广泛使用,但血......阅读全文

血细胞分析仪发展现状

1、血常规检验多参数化  近年来许多血细胞分析仪都在增加新的参数以满足临床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需求。Z初的血细胞计数仪仅仅能够计数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后来又有了血红蛋白(HBG)、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几个参数。  而且血细胞分析仪增加了

血细胞分析仪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YL仪器也越来越先进,YL仪器生产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对整个行业市场和客户需求的研究。此外,我国YL仪器方面的专业性人才缺失,是我国目前YL仪器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些高端产品无论是设计还是研发,大多都是来自于国外的技术,这是发展ZGYL仪器行业Z紧迫的问题。  未来,国家将继续

实验室分析仪器质谱仪的历史和发展

质谱的发展与核物理的早期发展紧密相连,而核物理的早期发展又是建立在真空管气体放电的技术上。克鲁克斯管是从早期用的盖斯勒管改良而来的,它是一个内部抽成较低气压的玻璃管,两端装有电极,阴极和阳极之间可以产生10 -100千伏的高压。克鲁克斯管运行时的真空比0.1帕斯卡要低得多,这是射线管实验——特别是阳

食品检验的发展方向和展望

新兴的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随着现代科学仪器的发展,大型分析仪器越来越得到广泛的使用,如有机质谱仪、无机质谱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的使用。其中由于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分析法而得到迅速发展。分析方法的联用技术如气相色谱&原子吸收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这些联用技术的采用,完成了以前单一分析手

中国蔬菜质量安全的现状和发展展望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国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现状的描述,分析了当前制约中国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因素,即表征因素、过程因素、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未来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路径、体制环境及相关配套措施。 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蔬菜作为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之一,其安

微量元素分析仪的发展历史

  自1924年捷克化学家海洛夫斯基领导开发出第一代极谱仪以来至今已近百年,在我国第一代极谱仪出生于50年代,这种连续快速滴汞的仪器至今仍用于教育与演示极谱分析基本原理。以单滴汞电极为工作电极,在汞滴产生后期最后2秒完成一次扫描的极谱分析方法(简称单扫极谱法)称之为近代极谱,在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仿制

微量元素分析仪的发展历史

  自1924年捷克化学家海洛夫斯基领导开发出第一代极谱仪以来至今已近百年,在我国第一代极谱仪出生于50年代,这种连续快速滴汞的仪器至今仍用于教育与演示极谱分析基本原理。以单滴汞电极为工作电极,在汞滴产生后期最后2秒完成一次扫描的极谱分析方法(简称单扫极谱法)称之为近代极谱,在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仿制

在线水质硬度分析仪的发展历史

  在线水质硬度分析仪,在国外是一款比较成熟且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在近些年进入中国,在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其价格,技术一直受国外影响。MTH-2000H是采用欧洲技术,经过多年研发,完全领先进口配置的在线水质硬度分析仪,为国家节约大量资金。

智能血糖分析仪的发展历史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智能血糖仪应运而生。传统血糖仪测完后的数据,用户需要手动纸笔记录再给医生看,而智能血糖仪的血糖数据自动存储并具有数据传输功能,能够实时将血糖数据提供给患者、家人、医护人员,并根据用户的血糖监测情况生成控糖分析报告,让患者、医护人员和家人更加清楚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为

微量元素分析仪发展历史

自1924年捷克化学家海洛夫斯基领导开发出第一代极谱仪以来至今已近百年,在我国第一代极谱仪出生于50年代,这种连续快速滴汞的仪器至今仍用于教育与演示极谱分析基本原理。以单滴汞电极为工作电极,在汞滴产生后期最后2秒完成一次扫描的极谱分析方法(简称单扫极谱法)称之为近代极谱,在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仿制国外

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技术及发展

  谈到血细胞计数仪的发展史,不得不提到在这个领域首开先河的人。他是1912 年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一个小城的人Wallance H. Coulter,最初是一位广播电台的电器工程师,后来做过X光机的销售员和维修工程师,在亚洲许多国家包括我国的上海工作过。1948年他在芝加哥一家公司工作时,在一间地下

极谱仪的历史和发展

  极谱仪(polarography )是根据物质电解时所得到的电流-电压曲线,对电解质溶液中不同离子含量进行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的一种电化学式分析仪器。它的测试结果是一条极谱曲线(或称极谱图)。极谱图上对应各物质的半波电位是定性分析的依据,波高(代表极限扩散电流)则是定量分析的依据。  捷克化学家海

简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发展历史

  是采用电容法和光电比色法的原理,当时仅能测定红细胞和白细胞,而且轻易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到了1948年Coulter先生采用阻抗原理来测定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使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和正确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可是阻抗法仅能测定细胞的大小。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激光法原理开始用于血液分析仪,并采用阻抗法与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及应用

   血液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常被称为“生命之河”. 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必将会引起血液组分(如:血细胞等)的改变和血液物理性状(如:细胞变形能力等)的改变。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疗效判断、预后估计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血液细胞计数是将血液稀释后,滴在有分划的玻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发展历史

  1979年,芬兰Wallac公司研发部的Soini和Hemmila首次提出了建立稀土离子标记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理论。  1983年,Soini和Kojola首先开发出以镧系元素为示踪物的时间分辨荧光测量仪,建立了新的非放射性微量分析检测技术。同一年,Pettersson等人运用此仪器首

血气分析仪发展历史及临床应用

  血气分析仪发展历史   自五十年代末丹麦的Poul Astrup 研制出第一台血气分析仪四十多年来,血气分析技术一直在急性呼吸衰竭诊疗、外科手术、抢救与监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血气分析仪的各项性能也得到极大的提高。现将其总的发展历程作一简要回顾。  根据血气分析的

简介微波萃取的应用和历史发展

  一、微波萃取的应用  在天然中的应用:  如从植物中提取茜素  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如对土壤,沉积物和水中各种污染物的萃取  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中,微波萃取用于对聚合物及其添加物进行过程监控和质量控制  二、微波萃取历史  1986年,匈牙利学者Ganzler K首先提出利用

遗传工程的研究和发展历史

1866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神父根据豌豆杂交实验发现生物的遗传基因规律,提出遗传因子概念,并总结出孟德尔遗传定律。1868年,瑞士生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发现细胞核内存有酸性和蛋白质两个部分。酸性部分就是后来的所谓的DNA;1882年,德国胚胎学家瓦尔特弗莱明在研究蝾螈细胞时发现细胞核内的包含有大量的

“血细胞分析仪”发展简史以及如何选购

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必备机器,不仅在世界各地,而且在我国各级医院都得到了普及应用。它不但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提供了许多实验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简单地谈谈关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几个问题。    一.发展简史    1947年美国科学家库尔特(W.H.Cou

光电池简介和发展历史

  光电池(photovoltaic cell)又名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电动势的半导体元件,能够直接把太阳光转变成电。光电池作为能源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灯塔、无人气象站等领域。  发展历史  1839年,安托石-贝克雷尔制造出了最早的光电池。贝克雷尔电池是一个圆柱体,内装硝酸铅溶液

氮氧化物分析仪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越来越多的水污染事件,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步入2013年,这短短两个月,在我国一些省份就发生了数起比较严重的水污染事件,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同时,例如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含香村4个屯的饮用水源出现发臭、浑浊异常现象,山西天脊煤化工苯胺泄漏发生水体污染事件迫使河北邯郸市大面积停水,上海金山区朱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展望和发展

  CE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给药物分析领域和药品检验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无疑将对该专业技术的发展及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尤其以对基因工程药物、中成药复方制剂的分析和中药材种属的鉴定,令人瞩目。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它也有弱点和不足,如有的药物用CE分析精确度还不够高;有的灵敏度很高,但专属性

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和质控

【摘要】 目的  探讨用新鲜血代替校准物对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 方法  以Abbott CD-3200为校准参考仪器,用新鲜血液作为校准品,校准本室Abbott CD-1700(1)、CD-1700(2)和Act.diff(Beckman Coulter)三台血细胞分析仪。 结果  三台血细胞分

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和质控

【关键词】  血细胞  【摘要】 目的  探讨用新鲜血代替校准物对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 方法  以Abbott CD-3200为校准参考仪器,用新鲜血液作为校准品,校准本室Abbott CD-1700(1)、CD-1700(2)和Act.diff(Beckman Coulter)三台

辛夷的发展历史

  元末明初,小店的演艺山周围、云阳的东花园及西花园和皇后的天桥已有不少辛夷,清雍正年间,辛夷年产5000余公斤,与冬花、山萸肉并称南召三大特产。建国初期,全县有辛夷树8000亩,年产干蕾4.5万公斤。70年代中期以前,辛夷产品由外贸、医药部门独家收购经营,因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再加上政治、经济、社会

离子的发展历史

  1887年,28岁的 阿仑尼乌斯在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提出了 电离理论。但他的导师,著名科学家 塔伦教授不认同他的观点,严厉抨击了他的论文,结果 电离学说在数年后才受到公认。阿仑尼乌斯荣获1903年 诺贝尔化学奖。后来物理学家 德拜对离子作了进一步研究并获得1936年 诺贝尔化学奖。 等离子态与

钠的发展历史

  伏特在19世纪初发明了电池后,各国化学家纷纷利用电池分解水成功。英国化学家戴维坚持不懈地从事于利用电池分解各种物质的实验研究。他希望利用电池将苛性钾分解为氧气和一种未知的“基”,因为当时化学家们认为苛性碱是氧化物。他先用苛性钾(氢氧化钾)的饱和溶液实验,所得的结果却和电解水一样,只得到氢气和氧气

光端机的历史发展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模拟光端机开始进入中国应用,到2001年开始数字光端机的出现;演绎了经济发展带动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  最早出现的模拟光端机主要是采用模拟调频、调幅、调相的方式将基带的视频、音频、数据等传输信号调制到某一载项,通过另一端的接收光端机进行解调,恢复成相应的

氯的发展历史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从事软锰矿的研究时发现:软锰矿与盐酸混合后加热就会生成一种令人窒息的黄绿色气体。当时,大化学家拉瓦锡认为氧是酸性的起源,一切酸中都含有氧。舍勒及许多化学家都坚信拉瓦锡的观点,认为这种黄绿色的气体是一种化合物,是由氧和另外一种未知的基所组成的,所以舍勒称它为“氧化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