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天宫二号在轨两年空间应用系统取得多项成果

截至今年9月25日,天宫二号已在轨正常运行738天。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将天宫二号打造成我国“最忙碌”的太空实验室,在空间基础物理学、空间科学实验、空间应用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天宫二号搭载应用载荷共14项,总重达600公斤,在规模和水平上均有长足进步。 在空间基础物理学领域,搭载在天宫二号上的冷原子钟,是国际首台发射到太空并在轨运行的冷原子钟,每三千万年误差在1秒以内,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伽马暴偏振探测仪已成功探测到55个宇宙伽马爆事例,还利用观测到的蟹状星云脉冲星信号进行定轨,属国内首例。 在未来空间应用新技术领域,天宫二号量子密钥分配试验成功进行了天地量子密钥分配和激光业务数据传输,在密钥成码率、跟瞄精度等方面,均优于技术指标要求。该项工作对我国量子科学卫星做了先期技术验证,巩固了我国在空间量子科学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在地球科学遥......阅读全文

天舟一号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李国利、杨欣)9月12日23时58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后组织实施的系列拓展试验项目之一,旨在验证货运飞船的快速交会对接能力,进一步发挥任务的综合效益,为我国空间站工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天宫二号发射两周年:把实验室搬上天

  2016年9月15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搭载着天宫二号升上太空,国人振奋。  而对于盼了多年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天宫二号的意义可能更加重大。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上搭载的三大领域、八大主题的十余项空间科学和应用任务,意味着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如今,两年过去了,天宫二号上

中国航天今年“小目标”:要从月球取回一捧土

  在已经过去的2016年,中国航天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七号成功首飞,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我国全年宇航发射次数超过了俄罗斯的17次,以22次的成绩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一。  2017年,中国航天将再创新高。记者了解到,

高光谱成像在国内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亦开展了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独立发展计划。我国高光谱仪的发展,经历了从多波段到成像光谱扫描,从光学机械扫描到面阵推扫的发展过程。  根据我国的使用情况先后开发出了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和森林探火的需求的以红外和紫外波段以及以中波和长波红外

中国科学报:讲述太空授课背后的“科学张力”

  6月20日,在南开中学航天体验馆,学生们通过弧形屏幕观看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当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收看。   “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神舟十号飞船出征之前女航天员王亚平意味深长的话语,一直萦绕

天宫二号科学与应用载荷正式“开张” 研究团队近百人

  自9月15日天宫二号入轨以来,天宫二号上的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经过近7天的待机准备,于22日18时41分正式“开张”,绝大部分有效载荷开始运行。  “预计未来72小时,空间环境基本平静,天宫二号的在轨运行是安全的……”,9月22日上午,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有效载荷运控中心大厅的实时监视屏幕显示。穿“

中科院多项成果“入选”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

   2016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在列举2016年重大进展时特别提到“‘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飞向太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并表示“这一切,让我们感到欣慰”。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神八与天宫一号明晨交会对接

  据央广《中国之声》报道 昨日(11月1日)5时58分07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  根据轨道计算结果,神舟八号飞船于昨日6时7

天宫一号转正飞行

  北京时间12月15日9时5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偏航模式转为三轴稳定对地飞行姿态后,进行了有害气体测试等一系列定期巡检项目的检测。目前,天宫一号姿态稳定,能源平衡,工况正常,各项应用载荷在轨实验工作进展顺利。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1月20日转入长期运

那些被“点赞”的成果怎样了

  “2016年,‘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飞向太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这一切,让我们感到欣慰。”  2017新年钟声敲响前的几个小时,国家主席习近平新年贺词里的一席话,让中科院的科研人员们心里暖暖的。2016年,奋斗在国家科研一线的中科院人,为祖国书写

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为“天宫一号”打造超级智囊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被送入预定轨道后,“天宫一号”的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就正式开始运行。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西安分院获悉,这个“天宫一号”上的超级智囊,不仅可以帮助航天员了解飞行器的所有信息,还能实现在天地之间收发E-mail、在轨软件更新。 航天员的超级智囊   五院西安分院技术

天宫二号紫外前向光谱仪大气临边高度计算

摘要: 天宫二号紫外前向光谱仪是一种对全球中层大气进行大气痕量气体垂直分布探测的新型光谱仪,在对大气痕量气体进行反演中,需要高精度地计算观测大气的高度参数等几何位置参数。本文针对该光谱仪的几何成像特点,设计并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大气高度的计算方法。首先,计算传感器坐标系下的观测矢量;其次,利用

天宫二号对地观测成果丰硕

  从18日在京召开的天宫二号地球观测用户大会上获悉,天宫二号在轨运行2年多来,对地观测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共分发地球观测载荷等数据产品37TB,支撑了70余个相关项目研究。  作为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自2016年9月15日发射至今已经稳定运行8

神舟八号11月初择机发射 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获悉,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于昨日(10月26日)顺利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神舟八号”飞船发射进入倒计时。根据计划,“神舟八号”飞船将于11月初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   可自动手动交会对接   据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天宫二号实验设备今起全面测试

   天宫二号在太空已经遨游了一个星期。它所携带的各项实验设备在完成了加电后的自我检查之后,将从今天起,全面进行在轨测试,预期将于24日左右获取第一批应用数据。  在天宫二号飞行期间,身边的一位“保护神”——伴随卫星,一直在保驾护航。  伴随卫星保驾护航  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的天宫二号伴

天宫二号实验设备今起全面测试

   天宫二号在太空已经遨游了一个星期。它所携带的各项实验设备在完成了加电后的自我检查之后,将从今天起,全面进行在轨测试,预期将于24日左右获取第一批应用数据。  在天宫二号飞行期间,身边的一位“保护神”——伴随卫星,一直在保驾护航。  伴随卫星保驾护航  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的天宫二号伴

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十大里程碑事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途上大步前进,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极大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2018年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2017年我国科技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1、

天宫一号搭载高光谱成像仪可看清北京主干道

  高光谱成像仪是天宫一号搭载的有效载荷之一。在轨运行期间,多个应用单位利用它的“火眼金睛”开展了地质调查、矿产和油气资源勘查、森林监测、水文生态监测、环境污染监测分析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高光谱成像仪由中科院长春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制,是目前我国空

我国将在2020年前后完成载人空间站建造

        6月26日上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于内蒙古中部草原主着陆场,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6月26日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安全着陆,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顺利出舱,身体状况良好

中国将在2016年前发射空间实验室

  中国将在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并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戚发轫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访问时表示。  2011年下半年发射的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将于2012年完成交会对接试验的重要使命。交会对接

外国航天员有望登上中国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未来空间站阶段,中国愿意为全世界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的机会,国外航天员将有望登上中国的空间站。  周建平是在北京召开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的。由联合国外空司和中国载人航

太空对接海底深潜 神九与蛟龙填补空白

  航天员庆贺对接成功       6月24日拍摄的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显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再次形成组合体,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三位试航员走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后手举国旗挥手致意  6月24日,“蛟龙”号

我国首次实现“1拖3”飞行器空气质量控制

  “目前来看,我们自主研制的空气净化设备在天宫一号上运行正常,三名航天员呼吸顺畅,状态良好。”中国航天员中心环控生保研究室主任董文平说,在此次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中,我国首次实现了“1拖3”环境控制模式,在飞船返回舱、轨道舱和天宫一号实验舱连通后,舱内空气全部依靠天宫一号内

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

我国“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   此次发射失利前,该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为100%   北京时间8月18日17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具体原因正在分析中。   ■ 观点   “不会影

人民日报:2012中国科技之“最”

  图为大亚湾实验项目三号实验大厅。 图为三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 图为“蛟龙”进行7000米级海试下潜试验。 图为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准备滑跃起飞。 图为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图塔蒂斯小行星。   图为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   最玄   发现新的中微子振

据说中国空间站要搞事情?看看空间站适合开展哪些实验

  作者:邸凤萍 张伟(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全国两会上,委员为我们带来了不少关于载人航天空间应用的新消息:  中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空间站核心舱,之后发射实验舱,中国空间站将正式组建并运行。中国的空间站既是为中国科学家、也是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的优秀科学探索平台,空间站里将涌现出更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15项,不含专用领域)  16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是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是科学与应用目标的提出者和实施者,50余家院属单位承担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务和多项协作配套任务,突破了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在载

天宫与神九手控交会对接成功

  神舟九号航天员6月24日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对接,我国首次空间手控交会对接试验成功。  这一操作是由43岁的航天员刘旺实施的。12时许,他通过手柄控制飞船的姿态、速度和方向,使神舟九号从140米外向天宫一号缓缓接近,最终成功捕获天宫一号。  24日早上刚刚分开的神舟九号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