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Sci:小孩子的口腔微生物构成能够预测肥胖的发生风险

根据最近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儿童早期的体重增加情况与口腔细菌的组成有关,这表明儿童微生物群可以作为预测儿童肥胖的早期指标。 “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存在超重或肥胖的症状,”该论文的作者Kateryna Makova教授说。 “如果我们能找到幼儿肥胖的早期指标,我们可以帮助父母和医生采取预防措施。”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孩子两岁时的口腔微生物群与出生后头两年的体重增加有关,”Makova说。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人体消化道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包括有益细菌在内)。这些微生物有助于消化和免疫系统的维持。然而,这种“微生物群”随着人们饮食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并且不同个体之间可能有很大差异。 “口腔微生物群通常与牙周病有关,而牙周病在某些情况下与肥胖有关,”作者说到: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口腔微生物群与儿童体重增加之间的直接关联。我们并非简单地......阅读全文

口腔肠道微生物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对人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近10年的研究表明微生物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存在着密切关联,如肥胖和2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s,CVD)。心血管疾病大部分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可能会受到血管壁细胞受

七月份糖尿病研究与治疗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生物谷七月份糖尿病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以及治疗的最新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Cell:2型糖尿病产生新发现!SLC16A11基因变异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破坏其在肝细胞中的功能  在对早前的针对拉丁美洲人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全基因组

肠道微生物组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肠道微生物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utrition Reviews: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DOI: 10.1093/nutrit/nuz106  根据乔治华盛顿大学(GW)和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

母乳喂养对乳汁中微生物组的影响

  一项针对人类的大规模分析显示,与直接母乳喂养相比,使用抽乳的间接母乳喂养会导致口腔细菌的减少以及更多的潜在病原体的出现。 2月13日在Cell Host&Microbe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牛奶微生物群受到来自婴儿口腔和来自环境来源(如吸乳器)的细菌的影响,尽管未来的研究将需要评估具体的变化

科学家如何有效预测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

  【1】Genet in Med: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预测女性乳腺癌风险的新型工具  doi:10.1038/s41436-018-0406-9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Genetics in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癌症研究中心(Cancer Research UK)的科学家们通

抗菌牙膏不会影响肠道菌群和口腔微生物

  根据小型随机试验测定,一些含有抗生素三氯生的个人卫生用品,如肥皂和牙膏,对微生物群落或内分泌功能没有重大影响。这项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mSphere上。  “有很多人害怕三氯生,但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相关的支持论点。“医学博士Julie Parsonnet说,“当大多数抗生素应用到人类中

微生物与健康之间关系

  物种身上的微生物与其健康之间有没有联系?这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微生物学家罗布·耐特想找破解的谜团。耐特在世界各地从野生动物身上提取细菌样本,然后带到实验室进行分析。耐特是微生物医学领域的权威,被誉为“基因序列机器”。他首先把各种微生物的基因序列破译出来,然后通过计算工作与物种身上的微生物

解读人类机体如何与肠道微生物组共生共荣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良好”的免疫细胞能够帮助识别并且抵御外来入侵者,这就是为何很大一部分药物能够直接靶向杀灭致病微生物并且抵御这些微生物引发的感染。对机体免疫力的理解往往能够反映20世纪的文化,同时,适者生存也是促进进化和竞争发生的驱动子,但理解人类和微生物之间的根本改变往往始于体内50%的

善待人类后天获得的“第二个基因组”

  你相信吗,不仅是你,地球上的哺乳动物都在变胖,其中一个原因可能与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大幅减少有关。  美国医学院院士、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医学教授马丁·布莱泽指出,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真正的主宰是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在近30亿年时间里,它们占据了陆地、天空、水体的每一个角落,推动着化学反应、创造了

微生物检验方面的热点问题全在这里!

  微生物组  行业需求:微生物作为共生关系存在的生命体,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诸多疾病有关(例如肥胖、自身免疫性疾病、I型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但对于其系统的整体研究一直到高通量的二代测序技术成熟以来,才开始在对微生物不破坏的情况下进行定量精准分析,自2010年对人体共生微生物组的解析的文献发表

昆明动物所发布精准诊断一类疾病的核心使能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马占山团队发布了两项生物信息技术(算法和软件),这两项技术可用于精准诊断菌群相关疾病指标的研发,也可用于其它环境微生物群系监测的研究。其技术报告以The P/N (Positive-to-Negative Links) ratio in complex networ

BMC System Biology发布超大规模进化树构建软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马占山团队与天津大学教授邹权、厦门大学科研人员联合发布了为千兆(GB)级基因序列数据构建进化树的软件HPTree。该软件使用谷歌Hadoop并行技术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Spark集群大数据技术作为并行处理平台,利用计算机集群对基因序列大数据进行分割处理和整合,相

昆明动物所等发布超大规模进化树构建软件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马占山团队与天津大学教授邹权、厦门大学科研人员联合发布了为千兆(GB)级基因序列数据构建进化树的软件HPTree。该软件使用谷歌Hadoop并行技术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Spark集群大数据技术作为并行处理平台,利用计算机集群对基因序列大数据进行分割处理和整

2018年微生物领域都有哪些惊人发现?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一个成年人的细胞数量大约是10的13次方,而与人体共生的细菌比人体细胞还要多10倍,其中肠道菌群就包含了500-1000种不同的细菌。早在1886年,就有学者发现了大肠杆菌对消化有辅助作用。由此而展开的,对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常见肠道菌的发现和功能探索也开启了早期人类对

“酸碱体质”原是伪科学吃什么都改变不了酸碱平衡

  近些年,“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酸性体质易患癌”“碱性饮食可以改变酸性体质”等所谓的养生理论风靡一时。有不少人表示,自家老人曾听信“酸性体质有害身体健康”的说法,花了不少钱购买相关保健品,但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有的人甚至改变了饮食行为,追求“碱性食物”,规避“酸性食物”,结果造成了营养不平衡。近

糖尿病儿童更容易得牙周炎?

  最近一项有关患II型糖尿病儿童的口腔健康的研究结果表明,患有糖尿病的儿童口腔健康问题要明显比其它儿童严重。  该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plos one》杂志上,研究对象共囊括三类儿童,包括19名正常儿童,14名肥胖儿童以及16名患有II型糖尿病的肥胖儿童。儿童年龄在10到19岁之间。  &quo

解读为何肠道菌群是开发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疗法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曾经在研究中被他们所忽视的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被再次重视起来,多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和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有关联,比如风湿病、机体衰老、炎症甚至癌症等;当然了肠道菌群也是研究人员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的关键靶点,科学家们往往会利用机体肠道菌群来治疗诸如肥胖、糖尿

赵立平教授关于启动“国际华族微生物组研究计划” 的建议

  日前,梅斯医学获悉,上海交大教授、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赵立平提出了启动“国际华族微生物组研究计划”的建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肠道菌群为代表的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吸引了全球众多科学家的目光。赵立平教授是国内系统开展微生物分子生态

《时代》杂志评出2012年十大医学突破

  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各领域年度“十大”排名已于近日陆续出炉,医学领域“十大”突破也深入人心。涵盖了生命基础研究、艾滋病与癌症治疗突破、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青少年健康等多方面公众关心的热点。1.“垃圾DNA”才是掌控者  人体基因组中98%是没有编码的基因,以往它们被当作无用的“垃圾”。

北京生科院揭示孕期健康可以塑造新生儿初始菌群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生命活动早期的菌群构成不仅对新生儿的生理发育至关重要,也对他们未来的健康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异常菌群可以通过引起免疫和代谢系统紊乱导致新生儿疾病,同时也会增大儿童和成年时患相关疾病的概率。新生儿菌群异常会通过分娩(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喂养(母乳或配方奶)、抗生素摄入、饮

专家称我国微生物组研究正逢机遇但缺乏总体系统设计

  对于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长、环境微生物学专家刘双江来说,12月1日有些特别。由他作为申请人之一发起的香山科学会议第582次学术讨论会当天在京开幕,会议旨在重塑我国相关领域下一步的研究格局。  此次会议规模不大,但40多位参会者却代表了国内外20余家研究院所和高校的相关团队。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是时候

科学家告诉你吃巧克力有多少好处?

  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喜欢吃巧克力,因为巧克力除了富含糖分和脂肪,还有助于增强生命活力、稳定血压和缓解咳嗽,甚至还能预防皱纹,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当然巧克力吃多了也有坏处,最明显的就是损坏牙齿,研究人员也通过研究发现,吃红酒巧克力可能会导致偏头痛发生。  本文中小编就整理了和巧克力有关的研究,来告

盘点2019年那些值得一读的趣味研究

  科学研究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不过总有一些科学家不走寻常路,会脑洞大开地进行一些非常有“趣味”的研究,而当人们看到这些科研成果时或许会眼前一亮;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里科学家们又有哪些脑洞大开的趣味研究发现呢?时至岁末,小编对这些趣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  【1】EJPC

人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与结直肠癌有关

  结直肠癌(CRC)是发生在人体下消化道结肠或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各种癌症的前三位,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近几十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都表明,饮食是影响结直肠癌发病率的最重要因素。而饮食成分对癌症的影响,则很大程度上通过人体肠道细菌的代谢活

最新肠道细菌学术研究:为人父母都需要知道的一件事

  衰老相关慢性炎症(也被称为“inflammaging”)是一种低度慢性炎症,与老年性中风、老年痴呆和心血管疾病有关。今日发布的《免疫学前言》(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不仅报道了这项有点令人意外的发现,而且强调了潜在的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简单饮食策略。  “过去我们发现infl

全面解读: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

  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胃肠道、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粪便等部位分布着大量的细菌,尤其胃肠道细菌的种类最为繁多、数目最为巨大,占人体微生物总量的约80%。健康成人肠道内的菌有1000多种,数量高达一百万亿,是我们人体表细胞总数的10倍;人体胃肠道共有超过1014个细菌,每克干粪中就有4000亿个共

一文了解抽电子烟真相!真的影响健康吗?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告诉你抽电子烟真的有益健康吗?分享给大家!  图片来源:R Street Institute  【1】关于电子烟:这5件事情你必须知晓!  新闻阅读:E-cigarettes: five things to know  在过去10年里,电子烟变得非常流行,但大

男女肠道菌群在7方面有差异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马占山学科组在《先进科学》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揭示了男女菌群在15个位点(包括肠道、呼吸道、口腔、皮肤等)7个方面所存在的重要差异及其机制,为研究男女在对菌群相关疾病的易感性差异等领域提出了参考标准,在“菌群性别组学”这一崭新研究领域取得基础性突破。  据了解,“菌群

昆明动物所等在人体菌群多样性与疾病关系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马占山课题组在The ISME Journal上发表文章,揭示肠道菌群多样性与疾病间不一定存在相关关系。严格统计分析表明只有在大约1/3情形,菌群多样性才与“菌群相关疾病”之间具有显著关系。  人体菌群主要分布在肠道、口腔、皮肤、呼吸道和生殖道五大部位,但远不止如此

新研究发现: 剖腹产儿童更易发生变态反应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生孩子选择剖腹产。但多项研究表明,相比顺产生下的孩子,剖腹产明显影响后代的机体健康。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Gut上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和苏格兰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儿童更容易经常发生机体变态反应,这或许是因为这些儿童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较低而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