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会议聚焦“天琴计划”

引力波作为探测宇宙的全新手段,将为人类描绘一幅前所未见的宇宙图景。9月26日至27日,以“天琴计划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学术讨论会在广州成功召开。会议围绕我国自主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的科学目标、关键载荷及卫星平台技术、关键技术在轨验证与地面模拟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中国方案 聚势谋远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莫斯科大学教授瓦迪姆-米利科夫担任共同执行主席,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出席会议。来自国内外20余家科研机构的4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会议。 会议中,罗俊提到,上世纪70年代,以陈嘉言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研工作者们开始了我国引力波探测的努力。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在空间引力波探测核心技术方面积累了较好的基础,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在整体上离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实际需求还有量级上的差距。”罗俊说。 2013年底,教育部委托罗俊院士团队牵头,开展了空间......阅读全文

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会议聚焦“天琴计划”

   引力波作为探测宇宙的全新手段,将为人类描绘一幅前所未见的宇宙图景。9月26日至27日,以“天琴计划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学术讨论会在广州成功召开。会议围绕我国自主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的科学目标、关键载荷及卫星平台技术、关键技术在轨验证与地面模拟等中心议

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会议聚焦“天琴计划”

  引力波作为探测宇宙的全新手段,将为人类描绘一幅前所未见的宇宙图景。9月26日至27日,以“天琴计划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学术讨论会在广州成功召开。会议围绕我国自主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的科学目标、关键载荷及卫星平台技术、关键技术在轨验证与地面模拟等中心议题进

引力波探测者:LIGO与天琴计划不矛盾

  近日,LIGO“引力波”项目证实了物理学界的百年猜想,在引起科学家们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公众对于这项研究的兴趣。昨天下午,一场约2000人互动的引力波讨论在“科学来帮忙”的8个微信群同步展开,这场讨论邀请了分别来自美国加州的陈雁北和德国的胡一鸣两位“引力波”项目参与者,和媒体、科学爱好者进行了一

“天琴计划”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激光测距技术实现突破

位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  日前,记者从在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天琴空间科学任务研讨会上获悉,自今年6月8日以来,“天琴计划”科研团队已经多次成功实现了地月距离的激光测量,并在国内首次得到月球上全部五个激光反射镜的回波信号。目前,包括我国在内,全世界仅有五个国家具备

两会简讯|“天琴计划”获得重力场数据

正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罗俊8日表示,近期“天琴一号”卫星获得全球重力场数据,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国产自主卫星测得这一数据,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德后第三个有能力自主探测全球重力场的国家。罗俊介绍,地球重力场反映了地球物质分布及其随时间和

天琴计划前两个阶段取得超预期成果

近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2022年3月,“天琴一号”卫星再次传来喜讯。它在轨运行期间还获得全球重力场数据。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国产自主卫星测得的全球重力场数据,“天琴一号”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自主探测全球重力场的国家。中山大学测绘学院教授钟敏告诉记者:“地球重力场数据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战略意

天琴计划”牵头国内引力波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已启动

  记者2月14日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正牵头国内引力波研究,计划用20年时间,完成总投资约为150亿元的“天琴计划”。目前,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正在建设引力波研究所需的地面基础设施。已经启动山洞超静实验室和激光测距地面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技术研究已有具体进展。  据了解,引力波是加速中的质量在时空中所

“天琴”:有望超前于欧洲LISA升空

  3月底,“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科学目标研讨会在珠海召开,项目组不同课题的负责人介绍了空间引力波探测项目“天琴”计划的最新研究进展。  自引力波被发现至今,科学界始终对我国引力波探测计划十分关注。诸如,我国该不该继续推进引力波探测计划?我国是否有能力与国际相关引力波探测项目一较高下?这样的讨论时时

中山大学天琴中心:“六年里,两大步”

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中山大学 供图中山大学天琴中心。中山大学 供图“六年间,天琴计划‘0123’四个阶段中的前两个阶段,任务已经全部完成,而且取得了超预期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天琴中心主任罗俊说,“六年里,天琴计划还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立志科研报国的青年人才,为中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的攻

香山科学会议:中国脑计划如何“有所为”

   “我们无法忍受人类仍旧对大脑如何工作知之甚少。”20多年前,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诺奖得主弗朗西斯·克里克曾如此抱怨。时至今日,人类大脑对于科学家而言,仍然还是一个尚未打开的“黑箱子”。  为揭开大脑谜团,脑科学研究成为各国科技发展的“兵家必争之地”,我国也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上升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