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卵子独特表观遗传状态的建立机制及其对生育能力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课题组题为Stella safeguards the oocyte methylome by preventing de novo methylation mediated by DNMT1 的研究论文于11月28日在《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发现了卵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正常建立的首个保障因子Stella。Stella蛋白保护了卵细胞基因组独特的低甲基化特征,确保了母源基因在早期胚胎中的正确表达和早期胚胎的正常发育。 雌性哺乳动物的一生中只能提供有限数目的卵子。卵子的DNA甲基化水平很低,只有精子和绝大部分终末分化的体细胞的DNA甲基化水平的一半左右。然而,卵子的这种独特的DNA甲基化状态是怎样形成的,受哪些因子调控,又有着怎样的生物学意义却并不清楚。 在该研究团队的前期研究中,研究人员从小鼠卵细胞的cDNA文库中筛选鉴定到一个新型的DNA甲基化调控基因Stella。在......阅读全文

中科院学者最新Nature改写教科书对DNA甲基化酶的分类

   雌性哺乳动物的一生中只能提供有限数目的卵子。卵子的DNA甲基化水平很低,只有精子和绝大部分终末分化的体细胞的DNA甲基化水平的一半左右。然而,卵子的这种独特的DNA甲基化状态是怎样形成的,受哪些因子调控,又有着怎样的生物学意义却并不清楚。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ell

Nature Genetics:单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组新发现

  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与第三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DNA Methylome Sequencing of Human Preimplantation Embryos”的文章,利用单细胞DNA甲基化组高通量测序方法,首次在单细胞分辨

单细胞测序揭示了人类胚胎DNA甲基化动态

  2017年12月19日,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研究组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在线发表题为“Single-cell DNA Methylome Sequencing of Human Preimpla

世界首个人类早期胚胎DNA甲基化全景观图谱

  记者25日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获悉,该院生殖医学中心乔杰研究组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合作,绘就了世界首个人类早期胚胎DNA甲基化全景观图谱。这一成果日前已在线发表于《自然》,影响因子达38.597。  据介绍,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起始于单个受精卵细胞,父母的表观遗传记

《细胞》:人类原始生殖细胞研究获重要成果

   封面设计源于中国古代象征生殖的图腾——玄武,寓意哺乳动物通过有性生殖(蛇与龟)来维持完整的生命周期(圆环),而中心处的生殖细胞(红色)则在遗传信息的世代沿袭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人类生殖细胞系(精子、卵细胞及原始生殖细胞)、囊胚以及着床后胚胎体细胞的DNA甲基化水平示意图   父本印迹基因

卵子独特表观遗传状态机制获揭示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课题组发现了卵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正常建立的首个保障因子Stella。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自然》。  雌性哺乳动物的一生中只能提供有限数目的卵子。卵子的DNA甲基化水平很低,只有精子和绝大部分终末分化的体细胞的DNA甲基化水平的一半左右。然而,人们对卵子的这种独特的

达尔文加拉马克,可能才是完整的进化论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达尔文理论也显示出了一些不足之处。  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代生物学的许多主流研究方向都以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自然选择”的进化论为基础:只有最能适应环境的生命体才能在物种演化的洪流中获得生存和繁衍的权利。这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也被称为适应,而最容

徐国良院士Nature发文,破解胚胎发育背后的秘密

徐国良院士(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10月19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TET-mediated DNA demethylation controls gastrulation by regulating Lefty–Nodal signalling”的论文,第一次在体内证明了D

上海生科院合作揭示受精卵DNA去甲基化重要机制

  9月11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研究组、李劲松研究组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ctive and Passive Demethylation

活细胞工作站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中独特的组蛋白成分...

活细胞工作站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中独特的组蛋白成分H1foo的表观遗传学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一、研究背景 大部分哺乳动物的组蛋白都以序列特异性的方式结合到DNA的连接序列上,连接处的核小体会因此产生高度有序的染色质结构来精确的调节基因的表达。H1foo是卵细胞中特异表达的组蛋白H1家族成员,从减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活细胞工作站的应用

一、研究背景大部分哺乳动物的组蛋白都以序列特异性的方式结合到DNA的连接序列上,连接处的核小体会因此产生高度有序的染色质结构来精确的调节基因的表达。H1foo是卵细胞中特异表达的组蛋白H1家族成员,从减数分裂胚泡期卵母细胞到晚期两细胞胚胎的发展过程中全程表达。而且它的表达对小鼠卵母细胞的成熟所必需的

女性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至今仍有大约10-15%的不孕不育症患者和50%的复发性流产妇女的病理不明。本文的通讯作者,贝勒医学院妇产科分子和人类遗传学教授,贝勒和德克萨斯儿童医院产前遗传学临床主任Ignatia B. Van den Veyver说,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NLRP家族一些基因的功能缺失会导致诸如异常胎盘发育、

动物实验基本技术-3

第七节 实验动物的处死当实验中途停止或结束时,实验者应站在实验动物的立场上以人道的原则去处置动物,原则上不给实验动物任何恐怖和痛苦,也就是要施行安乐死。安乐死是指实验动物在没有痛苦感觉的情况下死去。实验动物安乐死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动物的种类与研究的课题。一、蛙 类常用金属探针插入枕骨大孔,破坏脑脊髓的

创新2014:“全面深化改革”引领科技新跨越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这个振聋发聩的论断,是中国在30多年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得出的基本经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全民族奋进的行动

Nature重磅:母亲孕期缺乏维C竟会导致这些严重后果

  在人体内,维生素C是高效抗氧化剂,用来减轻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氧化应激。还会参与有许多重要生物合成过程。  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能靠肝脏来合成维生素C,所以并不存在缺乏的问题。  然而,人类、灵长类动物、土拨鼠等少数动物却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C,因此,人类必须通过食物、药物等获取维生素C。  由于蔬菜

中国克隆猴领先全球背后,美国已偃旗息鼓

  1997年2月,英国Roslin研究所伊恩•维尔穆特(Ian Wilmut)教授率领的团队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Science)公布了“多莉”羊的诞生。这只实际上出生于1996年5月的首例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自此成为动物界的“明星”,也彻底颠覆了人类对生殖发育经典理论的认识。   “多莉”诞生

动物实验基本技术-4

三、实验动物的准备本文主要叙述制备转基因鼠的实验程序。(一)不育雄性公鼠:结扎公鼠与母鼠交配以后产生假孕母鼠。受结扎的公鼠需8周以上,对种系无特殊要求。在正式实验前,结扎公鼠需与性成熟的雌性小鼠交配,反复交配两次或三次,经检查雌体有阴道栓,但均不怀孕产仔,则证明结扎成功。结扎公鼠使母鼠产生阴道栓的能

研究揭示人类早期胚胎组蛋白修饰重编程

  2019年7月4日,郑州大学孙莹璞课题组与清华大学颉伟课题组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长文Resetting histone modifications during human parental-to-zygotic transition,揭示了人类早期发育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重编程过程。表观遗

Science发文揭示人类早期胚胎组蛋白修饰重编程过程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颉伟课题组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莹璞/徐家伟课题组合作,揭示了人类早期发育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重编程过程。研究成果以“人类亲本-合子转变中组蛋白修饰的重编程”(Resetting histone modifications during human parental-to-z

你抽烟、喝酒、吃炸鸡、熬大夜,都会刻在精子里影响后代

  一直以来,产前咨询几乎都集中在女性身上。在孕前和妊娠期间,准妈妈被反复告知要补充叶酸,不要饮酒和吸烟,避免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鱼虾,还要注意保持体重!孕前和妊娠期间准妈妈的饮食行为和环境接触,都会对发育中的胎儿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胎儿的正常发育和长期健康,所有的辛苦付出也都被认为是值得的。  但是现在

两个爸爸也能生孩子?!科学家实现哺乳动物孤雄生殖

  距离下一个光棍节还有一个月,两只公老鼠喜获结晶的消息就在朋友圈里炸了锅。孤雄生殖小鼠首次降临人世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李伟课题组、周琪课题组和胡宝洋课题组联合在《细胞—干细胞》上发表论文,宣布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孤雄生殖。由两只雄性小鼠基因结合产生的后代,第一次有机会呼吸这个世界的空气——虽然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