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青年科学奖开始推荐

关于推荐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的通知 各位专家: 根据《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条例》和《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规定,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的推荐工作将于2019年1月1日开始,至2019年3月29日结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奖励的定位和标准 陈嘉庚科学奖奖励近期在中国做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在强调科技成果原创性的基础上,陈嘉庚科学奖重视时效性并要求科技成果在中国完成和取得。 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在中国独立做出重要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80年6月30日以后出生)的青年科技人才。获奖成果的原创性思想应由被推荐人提出并主要由被推荐人完成,但不排除合作者的贡献。 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均不受理涉密类研究成果。 二、奖项设置 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均分别设立六个奖项:数理科学奖(包......阅读全文

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和分子药物研究院揭牌成立

4月28日,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和分子药物研究院成立揭牌,庆典活动在泉州校区陈嘉庚纪念堂举行。  4月28日,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和分子药物研究院揭牌庆典活动在泉州校区陈嘉庚纪念堂举行。自此,因侨而立、以侨而兴的华侨大学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5年诺贝尔生理

林国强:与手性科学的半世情缘

  林国强(右一)在指导科研人员。  位于上海市零陵路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着60多年的历史。  每天早上7点多,在很多人刚准备出门上班的时候,有位75岁的老人已经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办公室里开始一天的工作了。他就是这个所的老所长、中科院院士、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任、有机

两院院士大会今日在京召开

  近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于5月28日至6月1日在京召开。  中科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世界科技前沿发展趋势,聚焦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需求,积极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

第八届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在厦门隆重召开

  2013年5月17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协办的第八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国际微化学

大连化物所杨学明研究员荣获洪堡研究奖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研究员接到德国洪堡基金会主席Helmut Schwarz教授的通知,因其在化学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而获得了洪堡研究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  洪堡研究奖由德国洪堡基金会设立,专门授予国外的杰出学者,以表彰其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方

中科院:观大势谋战略 引领科技强国建设

  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5月28日下午在京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60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出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代表第八届学部主席团在会上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回顾了中科院过去两年的工作。  完善

“两院”院士大会今日举行 逾千院士与会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6月6日联合举行新闻通报会宣布,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即将于本月7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包括“两院”港台地区院士在内共有1215名院士参会,另有23位“两院”外籍院士应邀与会。   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期间,将颁发2010陈嘉庚科学奖

薛其坤:做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把功夫用到

   这是“世界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科学发现”,“诺奖级的科研成果”。2013年3月15日凌晨,当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我国科学家首次从实验上独立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报告时,有科学家这样评价此次发现的重大意义。这时,一个名字也迅速为人熟知,他就是带领科研团队取得这项重大发现成果的科学家—

第九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公示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上海“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推动实施人才高峰工程,倡导和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按照《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8年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的有关要求

朱兆良院士:躬身沃土辟新路

  从事土壤植物营养研究60多年来,朱兆良院士始终秉持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潜心研究,解决农业实际问题,并不遗余力促进国际合作,同时又高瞻远瞩,带动我国土壤氮素研究向纵深发展,开辟新领域。  朱兆良,我国著名土壤植物营养专家,土壤氮素转化与管理研究的拓荒者和学科带头人。1932年8月21日出生于山东

2020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结果出炉!

  冯小明院士获杰出贡献奖  四川省政府批准——  •授予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授予“微纳结构化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可控构建与性能强化机制”等36项成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授予“锂硫族电池隔膜与正极设计及电化学性能增强方法与机理研究”等80项成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

打造“世界最强光源”

  杨学明在大连化物所实验室真空腔体前。  自由电子激光谐波放大器。  杨学明在实验室与学生交流。  杨学明,1962年10月生于浙江德清,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化学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用户专

薛其坤:科研需放下名利,但也需要尊严

  未来的世界,是科技在改变生活;未来的中国,科技在重塑增长。2017年伊始,网易科技联合“未来论坛”推出“十大顶尖科学家预言未来”系列策划,独家专访了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等近十大领域最顶尖的华人科学家,倾听他们对未来的预言。在这些预言的背后,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深厚学识,发出对人类

高鸿钧:让科学家安下心来潜心科研

5月30日,中国科学院高鸿钧院士以“原子尺度上‘小分子机器’在固体表面的构筑与物性调控”项目获陈嘉庚数理科学奖。“民族强科技必须要强,我们很高兴在这样一个大好形势下面,国家高度重视,我们能开展相应的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高鸿钧说。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同时,高鸿钧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

中国诺贝尔即将揭晓,明天他(她)们会得大奖吗?

  明天,堪称中国诺贝尔的未来科学大奖即将揭晓。哪些人可能得到这高达100万美元的奖金呢? 知社和您一起梳理一下最有希望的几位科学家,和他们闪耀中国的科研成果。坊间传言其中更有今年诺贝尔奖提名工作。  未来科学大奖于2016年1月1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共设立“生命科学大奖”和“物质科学大奖”两个奖项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10年度学术年会

年会会场   12月23日至24日,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LNM)举行了2010年度学术年会。出席年会的有:LNM学术委员会委员王鼎盛院士、周敏教授;力学所副所长黄晨光,郑哲敏、白以龙、王自强院士及LNM全体工作人员、离退休老同志和研究生。参加年会的还有海外学者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

“院士也是平常人,没有高人一等”

  没有讣告、没有吊唁、甚至没有最后的告别。  5月23日,我国著名的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昌旋走了,享年76岁。按照俞昌旋生前遗愿,身后一切从简,学校和亲属没有组织专门的治丧活动。  念书是件快乐的事  俞昌旋1941年7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7岁时全家随父母从印度

首批国家优青今何在?40%入围杰青,有人成院士候选人

  前一段时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19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名单。今年的国家优青入选人数相比往年直接增加了50%,达到了600人,一度引发热议。  国家优青入选者何以获得如此多的关注?  其实,这牵扯到国家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的战略。近年来,从两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到万人计

“五大奖”形成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完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事迹广为人知,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奋斗不息、创新不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发展完善,逐步建立健全既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又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科技奖励体系。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大奖”形成 国

中国“磁共振” 因他名声大振

  “如果留在美国,我也能当教授带学生,但难有机会带领上百人团队,把研究成果高效地转化为造福民众健康的产品。”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郑海荣(上图。资料照片)说,“现在不少国际同行都非常羡慕我们。”  2007年底回国,郑海荣带领团队把我国在多功能超声、高场磁共振等领域的研究技术推向了新阶段,

中科大陈宇翱获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7月28日,中国科大陈宇翱教授荣获2016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会的原子分子光物理委员会(C15)青年科学家奖(IUPAP Young Scientist Prize),在两年一度的国际原子物理大会ICAP上,评选委员会主席T·Azuma教授为陈宇翱颁发奖章,以奖励他在量子信息与量子模拟领域的

北大年轻博导凭借它获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2019年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增选结果于近日揭晓,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教授因在利用高分辨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研究水的结构和动力学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当选。图片来源于网络  江颖是由美国物理学会化学物理分部(Division of Chemical Physics)推

中科院医药学组院士新增12名 包括三名女科学家

  2015年11月13日,两年一次的中科院院士新增名单发布,共计61名杰出科学家入选此次院士榜单。其中,备受生物界瞩目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名单也新鲜出炉,从30位候选名单中历经“终选”机制新增院士12名,包括三名女科学家。12名新增院士中,有5位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地方研究院,1位(王福生院士)来

“两院”院士大会今日召开

“两院”院士大会于6月23日召开 分别修改《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工程院章程》 中国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定于本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在北京举行。 “两院”六月二十二日联合举行媒体吹风会称,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将分别有五百三十六位

李学龙:毛遂自荐回国的世界级科学家

  李学龙的经历有目共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硕博连读;26岁受聘英国大学任教,不到30岁获得英国伦敦大学终身教职;35岁当选IEEE(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在这个仅是进入就如同获得终身成就奖的群体中,李学龙仍是最年轻的会士之一。  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何梁何利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他发表的I

曾毅:与病毒战斗一辈子

曾毅(1929年— ) 曾毅,广东揭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6~1960年,从事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性疫苗免疫,肠道病毒、麻疹病毒的研究。1960年起从事肿瘤病毒研究。从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并获得卫生部的试剂生产证。在

范海福院士:“偶然”造就科学人生

学术名片:  范海福,1933年出生。1956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晶体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十四、十五届(1987~1993)国际晶体学会、晶体学计算委员会委员。  对晶体结构分析中的赝对称性问题提出了系统的

刘延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强国再立新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6月13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作报告。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任务,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难得机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物理界巨星陨落!著名中科院院士冯端与世长辞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官网发布信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首任院长冯端先生,于2020年12月15日19时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岁。冯端  冯端,凝聚态物理学家,1923年6月11日生于江苏苏州,籍贯浙江绍兴。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癌症免疫治疗的又一热门方向!

  2015年10月,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投入上亿美元启动了“抗癌七大挑战”项目,意欲在5年内从癌症疫苗、挖掘癌症标签、构建肿瘤微环境、开发智能药物等7个领域攻克癌症,开创出新的抗癌策略。其中,研发出预防非病毒性癌症疫苗作为挑战之首,一直是众多科研机构及生物企业正在攀登的高峰。  疫苗的问世曾让人类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