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如何有效预测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

【1】Genet in Med: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预测女性乳腺癌风险的新型工具 doi:10.1038/s41436-018-0406-9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Genetics in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癌症研究中心(Cancer Research UK)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最全面的方法来预测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研究者指出,这种方法能通过将个体的家族史信息、遗传因素、体重、绝经年龄、饮酒以及激素替代疗法使用情况相结合来计算出其患乳腺癌的风险。 尽管单独来看,上述因素中的一部分对个体患病的可能性影响很小,但研究者发现,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同时结合家族史和遗传特征,他们就能鉴别出患乳腺癌不同风险的女性群体;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将300多种乳腺癌遗传指标考虑了进去,这就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个体的乳腺癌患病风险。 【2】Nat Commun:科学家成功利用多股数据流......阅读全文

利用模型研究来改善人类健康方面有哪些研究进展?

  【1】eLife:科学家在丙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研究上获重大进展!  doi:10.7554/eLife.44436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小鼠和人类机体中肝细胞蛋白的微小差异或会对丙肝病毒的复制产生明显效应,这或有望帮助开发丙

人类“生命天书”走过十年

  十年前的4月14日,被称为人类“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完成,人们期盼这个划时代的成就带来对自身和疾病认识的革命性变化。十年悠悠而过。今天,尽管找到的致病基因越来越多,新的基因组药物不断问世,个人基因组测序费用也直线降低,但科学家认为,基因组学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   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

基因检测,真能未卜先知?

  谁都可能没想到,技术发展到今天,“基因”会成为当今社会一个热词。一些商业机构打出“解码生命秘密,预知未来健康”,“基因检测,是送给亲人的最好礼物”等旗号,推出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基因体检套餐、美容基因检测、家族性疾病风险预测等产品,将基因检测这一高新技术推向无所不能的神坛。那么,借助基因检测,我们

北京色谱年会十周年 浓墨重彩话色谱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玉奎院士   来自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玉奎院士与大家分享的报告题为《色谱进展—机遇和挑战》。   从1990年至2010年,中国色谱论文的总量达28324篇,占全球总数的22%;GC、HPLC、CE研究呈明显增长。近20年来,中国的色谱研究在全球

Crispr技术:蹒跚起步 渐成新宠

  1月30日,《细胞》杂志网站报道,全球首对靶向基因编辑猴子已在中国出生,科学家采用的是最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可以对目标DNA进行插入、删除或重写,类似计算机编辑文字一样让科学家对物种的基因进行编辑,而且成功率一般可提高到30%,甚至50%。美国哈佛大学的George Church说,

基因编辑工具CRISPR的十大神奇用途

  仅在过去一年里,几十位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就发布科学论文详细阐述自己的研究结果,他们利用CRISPR剪断和取代不需要的DNA来开发治疗癌症、HIV、失明、慢性疼痛、肌肉萎缩症和亨廷顿症等疾病的疗法。加州Caribou Biosciences公司(专为医疗、农业以及生物研究领域开发基于CRISPR解

破译蛋白质组 打开生命“解剖图”

 据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前主席约翰·伯杰龙发起一项大规模的破译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目标是花费约10年时间将人体所有蛋白质归类并描绘出它们的特性,并揭示它们在细胞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每种蛋白质与其他哪些蛋白质存在相互作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就已经启动了基因组计划

Science:新型基因编辑技术治疗致死性疾病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培育了新型的修复血细胞,其或可帮助研究者开发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来修正引发众多人类疾病的错误基因;当前基因疗法并不如科学家们想象的那样可以安全用于人类机体中,而名为CRISPR-Cas9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或可作为“微型手

多国科学家携手绘制人类基因多态性图谱

  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正在携手绘制一组特殊的图卷,它们中的每一张都由23对染色体,约30亿个DNA碱基对组成,却各有异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详尽的人类基因多态性图谱。   通过解读这一图谱,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自身生老病死的奥秘,为未来解决艾滋病、癌症等不治之症和其他疑难杂症找到理论基

盘点:2015年医学与生物学取得重大进展的国家Top10

  美国  人脑研究取得新成果,医学与疾病防治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合成生物学成果纷呈。  2015年,美国科学家在人脑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8月,俄亥俄州立大学在实验室中培育出近乎完全成型的人类大脑,尽管它只有铅笔上橡皮擦那么大,发育程度与一个5周大胎儿的大脑相当,尚没有任何意识,但具备人脑绝大多数细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

  2015年6月4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年度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的授奖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员因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此奖。同获此奖的还有纽约医学院从事抗疟疫苗研究的露丝(Ruth S. Nussenzweig)和维克多(Victor Nussenzweig

喜讯!华东师范大学成功改进ABE基因编辑系统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的科学家们通力合作,成功改进了ABE基因编辑系统,相关成果于2018年7月31日发表在《protein & cell》杂志上。  DNA碱基由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和鸟嘌呤(G)组成,它们以特定的顺序排列以编码遗传信息。ABE系统能够使腺嘌

“定制婴儿”横空出世: 基因筛查挑战“自然选择”

  “想要金发碧眼的女婴?我们能办到!”洛杉矶一家诊所称提供选择婴儿性别及身体特征服务。近日全球首例基因筛查试管婴儿在美国诞生,这意味着“从父母基因中选出最优基因,培养出想要的婴儿”的基因筛查术将更普及。央视新闻频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网友热议。   基因筛查试管婴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

中科院院士康乐:呼吁重视昆虫介体研究

  “昆虫传播疾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当前我国对昆虫介体研究的投入和支持程度相对不足。”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学家和昆虫学家康乐说。在2016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他主持了以“昆虫介体”为主题的分组会议。他坦言,举办该会议的一大原因就是希望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所谓“昆虫介体”

基因组研究显示:猪与人“如此相似”

  通过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猪基因组研究,科学家发现猪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容易被食物诱惑和驯化,这些特征都与人类非常相似。而且,猪具有与人类相同的与很多人类疾病有关的基因和蛋白质变异。这一成果近日刊登在了《自然》杂志上。   在奥威尔的经典小说《动物庄园》中,猪和人类几乎一模一样。根据上述研究,《动

细胞团和离体大脑是否可能有意识?

  在Alysson Muotri的实验室里,数百个芝麻大小的微型人脑漂浮在培养皿中,闪烁着电活动的火花。  这些微小的结构被称为大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是利用人体干细胞培养出来的,已经成为许多实验室研究大脑特性的常见工具。作为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一名神经科学家,Muotri已经

重磅!科学家喊你别熬夜人类能量中心50℃线粒体昼夜节律..

  引言:近日,一组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和苏黎世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Cell Metabolism》上面发表一篇文章,显示人体能量工厂线粒体也受到生物钟的控制,而介导线粒体分裂及融合的关键基因DRP1的磷酸化在线粒体生物节律调控中其中关键作用。另外,一组来自法国的科学家最近在国际期刊《PLoS

《科学》杂志评出2007年十大科技突破

北京时间12月21日消息,美国《科学》杂志12月21日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突破,“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组差异”荣登榜首,成为2007年度最大的科学突破。以下是《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名单: 1.揭开人类基因组个体差异之谜 揭开人类基因组个体差异之谜 在更为先进的DNA排序技术和基因组

杨焕明:像争夺国土一样争夺基因资源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杨焕明:像争夺国土一样争夺基因资源 我国科学家10月在深圳宣布,世界上第一个黄种人全基因组标准图绘制完成。承担该项目的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称,这是我国在承担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任务、国际人类单体基因10%任务后,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独立完成的100%黄种人基因组图谱。 从

沙特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找出治病新途径

   在沙特阿拉伯首都一家医院的会议室里,一位沙特陆军上校在讲述着一个因遗传病而导致死亡的故事。2004年,他和妻子迎来了第一个孩子,最初这个孩子看上去很健康,但6个月大时,这个女婴不能坐立,也几乎不能哭。当时他们生活在法国,而当地医生找不到原因。这位父亲说,当时他们认为是分娩时因缺氧而导致的脑损伤

世界上第一台Cyclic IMS 质谱仪亮相阿斯顿大学Aston University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日前,阿斯顿大学和沃特世公司(NYSE:WAT)宣布在该大学健康与生命科学学院内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台Waters™SELECT系列™Cyclic™IMS(环形离子迁移质谱仪)质谱仪,该仪器将支持人类疾病生物学的研究,新疗法的发现和生物技术的进展。科技给大学科学家带来了化学、生物和

图谱研究揭示蛋白质间交互作用链

图谱揭示上万种蛋白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一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大规模蛋白图谱研究发现,有机生物细胞内的不同蛋白质间具有较深联系,正是它们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细胞和生物体的构建。而蛋白图谱的绘制,或可帮助科学家探寻导致人类错综复杂的各种疾病的根源。   这项研究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安德鲁·艾米莉教授和美国

研究利用干细胞培育出结肠“类器官”

图片来源:James M. Well 等  近日,美国科学家利用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人类结肠“类器官”(HCO)。研究人员表示,分化自人类多能干细胞的胃部和小肠类器官,有望带来肠胃发育和疾病研究革命。相关成果刊登于《细胞—干细胞》期刊。  “类器官”是用干细胞在实验室里培育出的多细胞结构,虽然不是

研究利用干细胞培育出结肠“类器官”

  近日,美国科学家利用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人类结肠“类器官”(HCO)。研究人员表示,分化自人类多能干细胞的胃部和小肠类器官,有望带来肠胃发育和疾病研究革命。相关成果刊登于《细胞—干细胞》期刊。  “类器官”是用干细胞在实验室里培育出的多细胞结构,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器官,但已经成为研究人类发育

沙特基因“侦探”捕杀罕见病

Fowzan Alkuraya在为一个患有癫痫和发育迟缓的6岁男孩作检查。图片来源:Thamer Al-Hassan 在沙特阿拉伯首都一家医院的会议室里,一位沙特陆军上校在讲述着一个因遗传而导致死亡的故事。2004年,他和妻子迎来了第一个孩子,最初这个孩子看上去很健康,但6个月大时,这个女

裴端卿教授JBC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科院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教授带领的一项研究,解释了为什么失活细胞周期抑制剂能促进重编程,表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介导的Sox2磷酸化作用,调控着多能性的建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七月二日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中科

第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在香港成功召开

  201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为期三天的第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暨2012年亚太区生物信息学峰会在香港九龙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华大基因主办,《GigaScience》杂志协办。来自全球300多名专家学者云集香港,共同探讨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云计算、生物伦理等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并深入探

第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在香港成功召开

  201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为期三天的第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暨2012年亚太区生物信息学峰会在香港九龙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华大基因主办,《GigaScience》杂志协办。来自全球300多名专家学者云集香港,共同探讨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云计算、生物伦理等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并深入探

打开基因的潘多拉盒后,人类已经无法回头

  自昨天人民网对「世界首例艾滋病免疫基因编辑婴儿」的报道发出后,不到 24 小时,此事已经在全网发酵。  包括Nature及Science在内的国际顶级学术网站,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并登上网站首页。  基因编辑婴儿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抗议图源:Nature 网站报道截图CRISPR 技术重磅炸弹:中

全球顶尖科学家将云集上海 助燃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导语】2014年6月10日,“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CNHPP)”全面启动实施,这是继中国科学界领衔人类第一个器官(肝脏)国际蛋白质组计划(HLPP)、绘制肝脏蛋白质组图谱后,中国科学界贡献于全人类大科学合作项目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据科学家预期,在人类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