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签署SKA天文台公约

南非的MeerKAT射电望远镜是平方公里阵列的原型。图片来源:南非射电天文学观测组织 本报讯 平方公里阵列(SKA)是一个建造世界上最大射电望远镜的项目。如今,参与该项目的7个创始成员国于3月12日在意大利罗马正式签署了一项公约,建立一个政府间组织来监督该项目运行并正式批准其建设。 这个名为SKA天文台的机构是一个与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CERN,位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类似的组织,它将取代SKA组织,后者自2011年设立以来一直负责射电望远镜的设计和前期建设活动。总部位于英国曼彻斯特附近的乔德雷尔班克天文台的SKA天文台将拥有更大的权力,并将为阵列的建设出具合同。 签约仪式由意大利教育部长马尔科·布塞蒂主持,十余个国家和组织的100余名代表出席。此举旨在成立一个长期且稳定的组织,以负责SKA项目在国际范围内的建造和运营工作。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建国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SKA天文台公约。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阅读全文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文界正为SKA做充分科学准备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为迎接天文领域SKA(世界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射电望远镜)时代的到来,中国天文界正在做充分的科学准备:在中国SKA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武向平院士牵头下,中国天文界已形成11个科学工作组,并完成《中国SKA科学白皮书》中、英文版。  同时,

平方公里阵列的第一个区域中心原型机——SKA

  近日,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天文观测设备——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er Array; SKA)的第一个区域中心原型机。该工作的进展发表于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SKA团队负责人安涛介绍,该原型机由上海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平方公里阵列区域中心原型机

  近日,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天文观测设备——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er Array; SKA)的第一个区域中心原型机。该工作的进展发表于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SKA团队负责人安涛介绍,该原型机由上海

中荷SKA专家科学与工程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

   2017年10月30日,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中国-荷兰专家科学与工程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SKA科学董事彭勃研究员主持,来自荷兰射电天文台(ASTRON)、SKA中国办公室、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电54研究所、浪潮集团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及高校25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SKA区域中心原型机

  人类史上最大天文装置——平方公里阵列(SKA)射电望远镜预计2020年启动建设。作为创始成员国之一,中国除了参与研发这个超级望远镜的反射面天线,也在为建设区域中心积极进行准备工作。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SKA区域中心原型机。  “没有SKA区域中心,就无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SKA科

SKA:沙漠里的科学奇观

   飞机降落在坚硬的红色沙土地上,艳阳高照,四周一片荒芜。老鹰在低空盘旋,地面上散落着巨大的蚁穴,偶有好奇又胆大的袋鼠站在树下,远远地盯着我们这批闯入者。  这里几乎保存着澳大利亚腹地最原始的样貌。但就在这里,西澳大利亚州默奇森郡沙漠区,全世界人烟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国际天文界将建造可能是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等提议建设SKA亚洲科学中心

  为期3天的SKA数据处理与高性能计算第三次国际研讨会今天在上海闭幕。来自中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南非、意大利等国家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SKA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quare Kilometre Array)”的缩写,是举世瞩目的国际大科学工程,最终将建成世界上最大

我国参建的SKA有望再现“宇宙黎明”

  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南非以及南部非洲的8个国家,2020年将开始建设世界最大综合孔径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SKA由全球十多个国家计划合资建造,中国是发起国之一。目前,面向全球的项目布局、科学准备、工程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工作正全面推进。我国部署的SKA前期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和

SKA科学与工程咨询委员会会议暨中国SKA合作会议在华召开

   2018年7月1日至5日,国际大科学工程SKA科学与工程咨询委员会(SEAC)会议暨中国SKA合作会议在贵州“中国天眼”FAST成功召开。在过去几年中,SEAC委员会在SKA的基线重订、成本更新等涉及科学与工程的重大事项上为SKA提供多次外部咨询。此次,SKA总干事、科学部主任、程序部主任、S

世界最大规模射电望远镜阵列进入倒计时 中科院专家解读

  在2024年,我们就能更精确地监测外星人了!  目前,由中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全球20个国家的科学家们筹划建造的,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已经进入倒计时。  据悉,SKA项目由3000台直径大约15米的较小天线组成。按照计划,SKA项目工程将于2016年开工,在

科学家测量到银河系弥漫同步辐射的三维分布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人员苏洪全(也是中国SKA项目支持的由国家天文台和澳大利亚CURTIN大学联合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生),和10多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历时2年多,获得了银河系弥漫同步辐射的三维分布图(迄今最完备的测量),同时给出47个电离氢(HII)区背后的同步辐射率。  在数百兆赫兹甚至

与南非合作,推动SKA望远镜获得更丰硕成果

  在中国与南非不断深化经贸合作的同时,中国科学家呼吁,进一步推动双方在SKA射电望远镜项目上的合作,以使两国在这一举世瞩目的大科学项目中获取更丰硕的科学成果,实现共赢。  SKA望远镜全称“平方公里阵列”,由2500面直径15米的碟形天线以及250组低频和中频孔径阵列组成,因接收总面积约“1平方公

拍黑洞,全球科研机构这样合作

   北京时间10日晚,包括我国上海、美国华盛顿在内的全球六地同时召开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成果发布会,展示史上首张黑洞照片。EHT项目由全球数十个研究机构、超过200名科研人员参与,简单的图片背后是怎样的国际合作历程?  首先是建团队。为了给黑洞拍照,麻省理工学院(MIT)从2006年就开始

SKA前期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启动 或5年内建成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获悉,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专项的支持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前期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和相关科学预研日前在上海正式启动。  SKA的概念提出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国际天文界计划建造的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也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庞

打造“超级光源” 喷薄“不绝动能”

  展开上海张江科学城的地图,一块又一块世界顶级的“科学拼图”正在聚合。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这些“高大上”名字的背后凸显出上海推动科技发展的决心和脚步。  去年2月,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张江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一周年巡礼

  自去年2月获批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张江国家科学中心”),一年后的今天,这里依托先进的大科学基础设施群,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正在向跻身世界一流实验室行列的目标不断迫近……  如今,张江已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创新源泉。那么,作为其核心引擎的张江国家科学中心,

中科院积极参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打开上海张江科学城的地图,一块又一块世界顶级的“科学拼图”正在聚合。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这些“高大上”名字的背后凸显出上海推动科技发展的决心和脚步。  去年2月,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张江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

我国启动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

  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专项的支持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前期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和相关科学预研,9月12日在上海正式启动。  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是由全球十多个国家计划合资建造、世界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SKA以大量的小单元天线汇聚实现综合孔

银河系外发现氧气!这意味着什么?

  在距地球5.6亿光年的类星体“马卡良231”内,中外科学家联手首次发现了氧气。这是人类天文学家首次在银河系外发现氧气的踪迹,也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探测到最多的氧气。近日,这项研究发表于国际期刊《天体物理学》上。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王均智表示,氧气是对宇宙星际空间中物质演化

c-SiC3分子在AGB星周包层中形成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一项关于c-SiC3等含硅分子在渐近巨星分支(AGB)恒星IRC+10216星周的形成机理的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该成果是原子分子与化学动力学实验、量化计算、天体化学模拟强强联合、共同攻关的一个典型例子,展示了天体化学这门新兴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本质特点。此项工作由华东师

大型射电望远镜瘦身

   目前设计中的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将按比例缩减,以节省资金。但天文学家表示,这可能影响该望远镜寻找早期宇宙之谜的能力。  这个名为平方公里阵列(SKA)的望远镜,其敏感度是当前设备的50倍,计划花费数十亿美元经费。它的最终设计方案计划在非洲设置2000个碟形天线,以及在澳大利亚设置百万量级的天

代表委员谈太空探索: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献智慧

  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里有不少科学家,在他们看来,中国可以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去月球背面:  为深空探测打下基础  “太空探索无止境,地球可能不会去‘流浪’,但人类一定会走向深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孟

FAST发现毫秒脉冲星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之上的星空。FAST摄影团队提供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上的测量靶标。FAST摄影团队提供

FAST发现毫秒脉冲星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之上的星空。FAST摄影团队提供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上的测量靶标。FAST摄影团队提供

明年973计划启动184个项目 预算经费近30亿

  12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预算安排初步方案的公示”称,2013年973计划启动的184个项目,专项经费预算为29.9313亿元人民币。   这184个项目涵盖粮食生产、作物多样性、遗传与基因、天气变

侯金良:为科技创新做好服务保障

   “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单位”“国防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近年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科研上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在这成果背后,上海天文台党委立足科研,精心组织,把服务重大战略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立足重大需求,科学谋划发展  随着我国

武向平院士展示中国射电天文的下一个雄心

  “追溯宇宙演化的长河,随着138亿年前大爆炸的余辉逐渐散去,宇宙曾经历过一段漫长的黑暗时期。忽然有一天,在宇宙深处诞生了第一代发光天体,这些天体的光芒逐渐照亮了整个宇宙,从此给宇宙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对于自己所热爱的宇宙,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不仅不吝于用最美好的辞藻去形容,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

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6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6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200号各有关项目依托部门:   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科技部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

中国和南非共同推进天文学大数据领域合作

   面向天文学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中国和南非都提出了虚拟天文台计划,积极推进天文信息学发展,不断加强中南天文学领域合作。中科院国家天文台(NAOC)和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NRF)签署了天文学合作协议,确定于2017年在南非、2018年在中国就该主题举行双边研讨会。   近日,中国-南非“天文学中的大

天文盛宴,我们来了!

   从夏威夷的火山到南极点的冰盖,从西班牙的山脉到南美洲的沙漠……在地球上海拔最高、最偏僻的8个野外台站,8座射电望远镜连成一张巨网,形成一架与地球等大的虚拟望远镜。如同一片田野里的向日葵,它们阵列整齐、步调一致,遥指苍茫宇宙的同一方向。在这只巨大“复眼”的凝视下,就连黑洞这样的终极深渊也无法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