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学者揭示CO2增高对小麦的抗逆性及品质的影响机制

近年来大气CO2增高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小麦等大田作物在生育期内会遭遇多种气象灾害,特别是发生于生育后期的水分及温度胁迫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形成,关于大气CO2增高对小麦抗旱性等的影响是国内外研究热点。而大气CO2增高是一个长期持续存在的过程,势必对小麦连续多代的生长和籽粒产量及品质产生累积效应。 东北地理所作物生理与栽培学科组围绕大气CO2增高对小麦的抗逆性及品质的影响机制,系统分析了大气CO2增高与高温、干旱、冻害等非生物胁迫间的互作对小麦植株水分状况及产量的影响,并且研究了连续四代大气CO2增高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发现开花前CO2增高导致植株营养生长期碳同化增加,其加重了抽穗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的不利影响,而灌浆期的CO2增高则利于缓解低温胁迫造成的小麦减产。全生育期CO2增高与花后高温干旱均导致气孔导度、叶水势等显著降低,并且影响了叶片和穗中的脱落酸含量,CO2增高对高温干旱双重胁......阅读全文

我国学者揭示CO2增高对小麦的抗逆性及品质的影响机制

  近年来大气CO2增高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小麦等大田作物在生育期内会遭遇多种气象灾害,特别是发生于生育后期的水分及温度胁迫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形成,关于大气CO2增高对小麦抗旱性等的影响是国内外研究热点。而大气CO2增高是一个长期持续存在的过程,势必对小麦连续多代的生长和籽粒产

物抗逆性的鉴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当植物组织受干旱或其它不良条件如高温、低温等影响时,常能伤害原生质体的结构而引起透性增大,结果细胞内含物将有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渗液的电导度增大,用电导仪即可明显地测定出来,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抗性愈弱。实验步骤一、材料与设备1. 植物材料:小麦、玉米或其它作物叶片。2. 仪器与

植物抗逆性的鉴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当植物组织受干旱或其它不良条件如高温、低温等影响时,常能伤害原生质体的结构而引起透性增大,结果细胞内含物将有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渗液的电导度增大,用电导仪即可明显地测定出来,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抗性愈弱。实验步骤 一、材料与设备1. 植物材料:小麦、玉米或其它作物叶片。2.

植物抗逆性的鉴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当植物组织受干旱或其它不良条件如高温、低温等影响时,常能伤害原生质体的结构而引起透性增大,结果细胞内含物将有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渗液的电导度增大,用电导仪即可明显地测定出来,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抗性愈弱。实验步骤:一、材料与设备1. 植物材料:小麦、玉米或其它作物叶片。2.

植物抗逆性的鉴定(电导仪法)

一、原理 植物细胞膜  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性能力。当植物受到逆境 影响时,如高温或低温,干旱、盐渍、病原菌侵染后,细胞膜遭到破坏,膜透性增大,从而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以致植物  细胞浸提 液的电导率增大。膜透性增大的程度与

植物抗逆性的测定(电导仪法)

实验概要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的关系,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植物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性能力。当植物受

植物抗逆性的鉴定(电导仪法)

一、原理 植物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性能力。当植物受到逆境影响时,如高温或低温,干旱、盐渍、病原菌侵染后,细胞膜遭到破坏,膜透性增大,从而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以致植物细胞浸提液的电导率增大。膜透性增大的程度与逆境胁迫强度有关,也与植

合肥研究院揭示木本植物抗逆性作用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丽芳课题组研究发现一种植物源新型小分子化合物卡里金(Karrikins),能够显著提高木本植物乌桕对干旱和盐碱的抗性,为开发新型作物生长调节剂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学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

小麦品质影响小麦白度分析

    灰分与白度历来是衡量面粉精度的两项主要指标。按常规来说,面粉的灰分与白度应该是统一的,即面粉的灰分越低,粉色就越白,质量也就越好。而其中的白度,又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品质因子,甚至,有专门测定面粉白度的仪器,如白度仪。面粉白度测定仪用于测定物体表面的白度,例如面粉、纸张、陶瓷等物质,都可以通过托

二系杂交小麦:每亩增产15%以上

  杂交小麦被认为是今后大幅提高小麦产量的首选途径和高技术种业竞争的焦点。由我国独创的二系法杂交小麦技术体系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已审定的京麦6号、绵杂麦168、云杂6号等7个品种,每亩可增产15%以上。   “二系杂交小麦具有丰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特别是在逆境下的杂种优势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