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研究

幽门螺杆菌是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罗宾。沃伦(J.Robin,Warren)和巴里马歇尔(Barry,Marshall)从一个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首先分离到的。它是一种呈S形或弧形弯曲的革兰阴性杆菌,菌体一端的鞭毛可以使细菌方便地穿过胃粘膜而定居至胃上皮细胞,又能产生大量尿素酶,分解尿素在菌体周围形成一股碱性的“氨云”,可以抵抗胃中的酸性环境,免受胃酸杀死。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自然宿主,人群感染率很高,全世界人群感染率高达50%.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人与人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这种病原菌是通过人群的消化道,即“口~口”、“粪~口”传播的。我国是幽门螺杆菌高感染国家,可能与共用食具而经“口~口”传播有关,如母亲将食物嚼碎再喂婴儿的习惯也增加“口~口”传播的机会。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发生于胃、十二指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Hp主要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在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居各类癌症的第一位。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胃癌发......阅读全文

Nature子刊: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强大工具

  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个新技术,可以更精确地揭示细菌群体的表观遗传学异质性。这项研究发表在六月十五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为人们提供了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新工具,有助于解决愈演

邹全明小组研制成功世界首个幽门螺杆菌疫苗

  由第三军医大学教授邹全明领衔团队历时15年研制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简称Hp疫苗),日前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发的国家一类新药证书。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首个Hp疫苗,标志着中国在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胃病研究领域跃居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从科技部4月2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了解到

PNAS:细菌也能诱导体细胞重编程

  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给了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John B. Gurdon)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获奖,获奖理由是“成熟细胞可被重编程恢复多能性”。这种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利用四种转录因子令体细胞重新获得多能性。   经过多年的研究,其诱导

Nature:干细胞领域里程碑成果“大盘点”

  那是2011年秋季再寻常不过的一天,Madeline Lancaster忽然意识到自己培养出了一个大脑。在此之前的几个星期,她一直试图让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玫瑰花环(rosettes)结构的神经干细胞。但她的细胞就是不肯贴上培养皿,发而形成了奇怪的乳白色球体。Lancaster经过仔细分析才发现,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  1 概述  胃细菌学的研究,长期来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1983年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对这一领域重要的突破。此后不久即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我国研究人员提出杀灭幽门螺杆菌的新方案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元凶”之一。记者从南京医科大学了解到,该校研究人员近日合成一种新型化合物,对幽门螺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目前已取得国家专利。  据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毕洪凯教授介绍,人类是幽门螺杆菌唯一自然宿主,它不易被胃酸杀灭,目前通常使用抗生素对付幽门螺杆菌,但

研究称过于干净的生活方式损害人体微生物生态系统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微生物生态学家爱玛·艾伦-维科在对肠道微生物进行了10多年研究后指出,现代人过于注重洁净,食物太过精细,动辄使用抗生素,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损害人体内无形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微生物是人类的盟友而非敌人   人类排泄物为研究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个窗口。艾伦-维科

Nature盘点:12篇文章回顾2018年肿瘤领域进展!

  每年的岁末年初,Nature Reviews系列杂志都会邀请几十位相关领域的大牛撰写一系列年度综述文章,回顾过去一年的进展,对新的一年提出展望。温故而知新,对于没空去研读每一篇综述的我们而言,这无疑是一项大福利。  在肿瘤领域,今年的回顾文章涉及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前列腺癌、转移性肾癌

诺奖得主受聘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将为本科生授课

4月20日,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教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手中接过大红聘书,成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据悉,他将在同济大学建立马歇尔HP(幽门螺杆菌)综合实验室,为同济大学医学院本科生授课,培养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当天,马歇尔教授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签约共建马歇

幽门螺杆菌能让胃细胞转变为干细胞

  东京大学教授畠山昌则率领的研究小组在10月29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幽门螺杆菌具有让胃细胞倒退为类似干细胞那样的未分化细胞的能力。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级、多鞭毛、螺旋形弯曲的细菌,感染这种细菌与胃癌发生之间的密切关系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幽门

“胃“你好吗?胃功能四项检测轻松告诉你!

据统计显示: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每年新发胃癌患者超过46万人,死亡人数超过35万,这意味着我们平均每1分钟新增1例胃癌患者,每1.5分钟就有一个人因为胃癌而失去宝贵的生命。而且胃癌的发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中国年轻人胃癌的发病率比上个世纪70年代上升了一倍。“胃”已至此,我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

总论篇1.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1 概述  胃细菌学的研究,长期来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1983年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对这一领域重要的突破。此后不久即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巨大

Infect Immun:揭秘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Infection and Immunity上题为“Bacterial Energetic Requirements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Cag Type IV Secretion System-Dependent Alterations in

Cell子刊:幽门螺杆菌的致癌“犯罪指纹”

  世界上大约一半的人口都受到幽门螺杆菌(stomach bacterium)的慢性感染,而其中约1%的人会继续形成最致命的癌症形式——胃癌。癌症形成通常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因此很难确定它与感染的确切关联。  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现在分析了感染后不久出现在胃细胞基因组中

北京大学Cancer Res揭示支原体感染促癌机制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猪鼻支原体感染促进了NF-κB依赖性的胃癌细胞迁移。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8月18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的寿成超(Chengchao Shou)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实验室近年来主要围绕肿瘤标志物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如何清除是关键

  幽门螺杆菌(H pylori,Hp)感染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胃炎及胃腺癌。关于 Hp 清除是否可预防癌症,还是仅降低其发病风险,目前还无明确的结论。此外,有研究提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机体还可能有一定益处(如降低肥胖或儿童哮喘的风险等),但证据也尚不充分。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学习下 Hp 感染的影响、

Nature:大型研究聚焦全球第三大癌症杀手

  在一项编写胃癌分子病因目录的大型研究中,包括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内的科学家们,基于共有的突变以及其他的一些分子异常鉴别出了胃癌的4个亚型。他们说这一新的分类法有望推动临床研究,开发出一些更好的方法来治疗这一全球第三大癌症杀手。  在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

美国癌症研究所:酒精、加工肉类与胃癌相关联

  据外媒报道,美国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ICR)对胃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酒精、加工肉品、肥胖也与胃癌相关联。   据报道,之前研究发现以上3个因素与结肠癌、乳癌等癌症有关,发现与胃癌相关尚属首次。研究还发现更多胃癌成因,例如吸

乌克兰科学家研发出确定癌症病原体存在的新方法

   乌克兰哈尔科夫低温物理研究所、哈尔科夫理工学院、青少年健康研究所联合研发出确定癌症病原体存在的新方法。   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胃溃疡和癌症的主要原因是一种类型的细菌。当这种有毒菌株种群变得足够大时,就会导致胃溃疡和癌症。通过检测有害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就可计算胃溃疡或胃癌出现的概率。哈尔科夫联

军事医学科学院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胃癌(G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4位,病死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2位。这种癌症预后差,治疗选择也相当有限。迄今为止人们还不清楚胃癌的细胞起源。  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四月十九日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文章证实,侵袭性的肠型胃癌(IGC)起源于胃部的L

Nature:科学家在培养皿中诱导出有消化作用的人类胃组织

  科学家用多能干细胞在培养皿中生成能产生酸和消化酶的人类胃组织。1月4日,他们在Nature上在线报道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这些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从胃的本体/基底区域培养组织。这项研究是在他们获得胃的激素生成区(胃窦)两年后进行的。  这一发现意味着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培养人类胃部的两

第五届金属组学国际研讨会大会报告(六)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9月9日-12日,第五届金属组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共同主办,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位金属组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金属组学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展望。  9月12日上午的B会场,来自

研究发现多胺代谢在胃癌发生和预后中的作用

  5月29日,国际肿瘤研究领域学术期刊Carcinogenesi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陈雁研究组题为Polyamine synthesis enzyme AMD1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umorigenesis and prognosis of

“抗癌战场”加入新生力军:肠道微生物

  2015年,Bertrand Routy还是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癌症中心的一位博士生,他常去医院收集癌症患者的粪便样本。医生嘲笑他,甚至给他取了个外号:便便先生。某些肠道细菌似乎可以提高人们对抗癌治疗的反应。医生也盼望研究者能分析患者的粪便样本,以预测他们是否对抗癌药物产生反应。图片来源:Ola

肠道微生物加入抗癌斗争

  2015年,Bertrand Routy还是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癌症中心的一位博士生,他常去医院收集癌症患者的粪便样本。医生嘲笑他,甚至给他取了个外号:便便先生。  但Routy的研究结果发布后,人们停止了对这类研究的嘲笑。研究表明,某些肠道细菌似乎可以提高人们对抗癌治疗的反应。医生也盼望研究者能

2015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评选揭晓

  2015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经过形式审查、学部初评、项目终审评选专项工作和项目公示等流程后在京揭晓。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18届,这项评选活动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

多样性增加281%,人类肠道菌群基因组图谱公布!

  近两年来,以免疫检查点为药物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癌症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青睐。但是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许多癌症患者因接受免疫药物治疗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最终出现不得不提前终止治疗的情况。  而寄居在人体内的肠道菌群可以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癌症,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对该疗法

Gastroenterology:消化链球菌促进大肠癌发病机制

  微生物对癌症发病的影响这一问题最早开始于研究者们发现幽门螺杆菌对胃癌的影响。而下一代测序技术则大大扩展了我们的研究,使得我们能够了解许多无法体外培养的细菌对癌症的影响。最近的研究发现在大肠癌患者体内有大量梭菌属以及卟啉菌属的细菌。而最近另外一项研究则发现中国境内大肠癌患者群体中有大量消化链球菌属

测“驱动基因”查癌症:两三年内检测费明显下降

  还在提着一张CT片找专家“看看病”?过时了!昨天,第七届“南京肿瘤临床与转化医学论坛暨金陵肿瘤学高峰论坛”举行,传出多条让人大开眼界的信息。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肿瘤专家正在致力于“驱动基因”的检测研究与应用,即医生通过病人血液,找到罹患肺癌的“基因”,从而启用抑制该基因的药物。现在江苏已经有

Science特刊:中国专家眼里的“胃癌”精准治疗

  2015年预计超过50万中国人死于胃癌,因此迫切需要实现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准确分型,迫切需要新的、个性化的、能有效控制胃癌的治疗方案。美国登月计划正在探索癌症新的治疗方案,中国精准医学抗癌战争也在如火如荼进行着。  尽管胃癌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过去几十年持续下降,但胃癌仍然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