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免疫电泳

实验概要本文介绍了火箭免疫电泳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操作流程。实验原理火箭免疫电泳(rocket immunoelectrophoresis,RIEP)是将单向免疫扩散和电泳相结合的一种定量检测技术。电泳时,含于琼脂凝胶中的抗体不发生移动,而在电场的作用下促使样品中的抗原向正极泳动。当抗原与抗体分子达到适当比例时,形成一个形状如火箭的不溶性免疫复合物沉淀峰,峰的高度与捡样中的抗原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当琼脂中抗体浓度固定时,以不同稀释度标准抗原泳动后形成的沉淀峰为纵坐标,抗原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沉淀峰长度即可计算出待测抗原的含量;反之,当琼脂中抗原浓度固定时,便可测定待测抗体的含量(即反向火箭免疫电泳)。主要试剂1. PH8.6,0.1M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 巴比妥钠 10.3 g 巴比妥 1.84 g ......阅读全文

逆向火箭免疫电泳的定义和应用介绍

中文名称逆向火箭免疫电泳英文名称reverse rocket immunoelectrophoresis定  义火箭免疫电泳的一种变化,电泳时使抗体走过含抗原的琼脂糖凝胶,由此形成的“火箭”形沉淀带的长度与抗体的量相关。用来对一系列抗体样品进行效价测定。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方法

火箭免疫电泳法测定补体C4、B因...

1、主要试剂 (1)羊抗人C4抗血清 按说明书所示单扩效价扩大2-4倍稀释,或分别用含不同浓度抗体的琼脂糖凝胶浇板,选择峰高、清晰度适当的抗体浓度为最适工作浓度; (2)羊抗人B因子抗血清 按说明书所示单扩效价扩大3-5倍稀释,也可按选择C4抗血清稀释浓度的方法确定最适工作浓度;(3)电泳缓冲液 称

火箭电泳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在电场作用下,抗原在含定量抗体的琼脂介质中泳动,二者比例在合适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状似火箭或锥形的沉淀线,而此沉淀线的高度常与抗原量成正比关系,因此本法可以测定样品中抗原的含量。实验材料待检血清试剂、试剂盒巴比妥缓冲液琼脂粉仪器、耗材微量进样器打孔器玻璃板电泳仪实验步骤1.  抗体琼脂板的

火箭电泳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在电场作用下,抗原在含定量抗体的琼脂介质中泳动,二者比例在合适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状似火箭或锥形的沉淀线,而此沉淀线的高度常与抗原量成正比关系,因此本法可以测定样品中抗原的含量。实验材料 待检血清试剂、试剂盒 巴比妥缓冲液琼脂粉仪器、耗材 微量进样器打孔器玻璃板电泳仪实验步骤 1.  抗

火箭电泳试验

火箭电泳试验火箭电泳实际是一种定量免疫电泳。其原理为:在电场作用下,抗原在含定量抗体的琼脂介质中泳动,二者比例在合适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状似火箭或锥形的沉淀线,而此沉淀线的高度常与抗原量成正比关系,因此本法可以测定样品中抗原的含量。材料:1.诊断血清(抗体):抗人IgG或IgA免疫血清2.待检血清(抗

火箭电泳实验

火箭电泳实际是一种定量免疫电泳。其原理为:在电场作用下,抗原在含定量抗体的琼脂介质中泳动,二者比例在合适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状似火箭或锥形的沉淀线,而此沉淀线的高度常与抗原量成正比关系,因此本法可以测定样品中抗原的含量。一、材料1. 诊断血清(抗体):抗人IgG或IgA免疫血清。2. 待检血清(抗原)

探访“大火箭”诞生地——天津大火箭基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693.shtm在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中,负责将空间站三舱送入太空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和负责天舟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火箭,都是在天津大火箭基地完成研制的。这个五一假期,大火箭基地也一样不停工。下面

我国重型火箭、新一代载人火箭开始研制

  2021年,中国航天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空间站拉开建造大幕,祝融号火星车完成火星巡视探测、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取得一系列成果、航天发射次数超过50次,再创历史新高。  近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接受总台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现在我国还有多型运载火箭正在研制阶段,未来几年内将完成首飞。  我国目前正

火箭电泳技术

(一)原理抗原在含有抗体的凝胶中进行电泳,在电场作用下,抗原向一个方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逐步与凝胶中的抗体结合而沉淀呈火箭状。沉淀峰面积越大,说明抗原量越多,二者呈正相关,因此可用于抗原的定量测定。此法具有敏感性高、快速等优点。(二)材料与试剂1.0.05mol/L pH8.6巴比妥缓冲液配成2

火箭电泳技术

(一)原理    抗原在含有抗体的凝胶中进行电泳,在电场作用下,抗原向一个方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逐步与凝胶中的抗体结合而沉淀呈火箭状。沉淀峰面积越大,说明抗原量越多,二者呈正相关,因此可用于抗原的定量测定。此法具有敏感性高、快速等优点。 (二)材料与试剂1.0.05mol/L pH8.6巴比妥缓

长征火箭创新纪录-中国新型火箭研制进展如何

中新社北京8月20日电 (马帅莎)8月20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仅用830余天,创造连续103次成功发射的新纪录。其间,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取得了哪些突破?新型火箭研制进展如何?未来如何规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新闻发言人郝长峰作出解答。 北京时间2022

火箭总师与香港青年聊火箭和“上过太空的种子”

  也许是少年时代农村生活的经历,让龙乐豪院士多了一份与土地的亲近。这位从牛背上走下来的火箭总师,除了爱聊火箭,还爱聊“上过太空的种子”。  6月24日上午,香港大学百年讲堂陆佑堂里一场题为《长征火箭与中国航天》的报告会拉开帷幕。这是“时代精神耀香江”主题活动之一。台上开讲的是83岁白发苍苍的长征系

长五火箭总师:建设航天强国首先要成火箭强国

  航天界有一句行话:“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不断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是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的航天梦。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都是由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的,随着空间站建设的进程,李东的梦想,也一步步变为了现实。  梦天实验舱发射,是长征五号火箭团队在空间站

长征火箭迎第四百次发射:以火箭的速度向上生长

   12月10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送入太空。当天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在他指挥首次发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迎来了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00次发射。  实现第4个“100次”,仅用33个月  据了解,从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一飞

中国电推进离子火箭完成测试推力远超美国离子电火箭

   中国电推进离子火箭引擎  中国电火箭又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据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所研制成功磁聚焦霍尔推力器,累计工作达1000小时。与此前曾报道持续工作达10000小时的国产离子电火箭相比,霍尔电火箭具有推力更大,理论寿命更长的特点。该型火箭将可用于我国未来大

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发布:“捷龙一号”微小型火箭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该院所属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在研的微小型固体运载火箭被命名为“捷龙一号”。  据了解,“捷龙一号”的总体构型为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150千克。火箭可为卫星提供直径1.1米、高度1.5米的完整舱段空间,满足用户一箭一星或一箭多星的发射

大火箭成长记-专访长五系列运载火箭总师李东

从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到神舟十五号任务,19个月内,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如期完成。其中,中国空间站的“重量级”舱段——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都是由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托举升空。此前,嫦娥五号探月、天问一号探火,运送它们前往太空的,同样是长

火箭电泳法测定乳糜微粒

火箭电泳法:① 抗原稀释倍数与抗血清用量的选择,应以火箭峰清晰、校准曲线斜率适中并成直线为宜。本法同时测定apoA-Ⅰ与apoB,应调整两种抗血清用量,使二者峰高有区别,apoB峰高不小于1cm。② 不同种类来源的抗血清(如兔与羊),在等效价的情况下进行试验,结果会有差异。apoA-Ⅰ测定以兔抗血清

日本火箭成功施放“宇宙烟花”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9月2日说,当天晚上发射的一枚火箭顺利完成了短暂的科学观测使命,火箭在下落时分3次施放出细碎的锂,形成红色的“宇宙烟花”。 据日本媒体9月3日报道,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参与发射的一枚火箭于当地时间9月2日19时20分(北京时间9月2日18时20分)从日本南部鹿儿岛的内之浦宇宙

日发射火箭检验航天新技术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8月31日说,当地时间5时(北京时间4时),该机构在日本南部的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发射了一枚小型固体燃料运载火箭。该火箭利用所携装置,检验了有望用于在轨卫星姿态和速度控制的新技术。   这枚火箭全长8米,发射时总重量为2.2吨,在上升到309千米高度的过程

日本创新企业成功发射小型火箭

  据日本《共同社》5月4日报道,北海道大树町的航天创新企业“星际科技”(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4日早晨5点45分左右在町内的试验场发射了自主开发的小型火箭“MOMO”3号机。该企业表示火箭已抵达被视为太空的100公里以上高度,宣布发射成功。民间主导开发的火箭抵达太空在

纳米“火箭”护送基因药物直抵病灶

  我们构建的高分子载体体系,具备基因和光声双模成像能力、基因和光热联合治疗功能。上述特性使高分子载体由单一功能升级为多功能,具备了对肿瘤组织诊疗一体和双重杀伤的能力。  ——田华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运载火箭”整装待发,它将穿越重重阻力,精准地助力“导弹”命中“靶心”……这是

巴西开发出低成本火箭燃料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一种可用于火箭和卫星推动引擎的燃料,成本比传统燃料降低很多。  这项研究是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燃料和推动力实验室一个项目,目的是让巴西航天工业能够使用本国产的更加便宜的燃料。这种燃料是乙醇和乙醇胺与过氧化氢反应后形成的,而目前空间工业常用燃料成分是肼和四氧化二氮

印度无人火箭试飞项目因故中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684.shtm 当地时间10月21日,印度中止了首次无人火箭试飞项目(TV-D1),称由于发动机点火问题,当天无法进行升空尝试。 随后,据印度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21日10时,印度再次

长征火箭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吊装场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供图   核心阅读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300次发射任务,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这靠的是什么?龙乐豪院士认为,靠的是牢牢把握住了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未来,比长征五号更大的重型火箭长征九号,将研制9.5米级的火箭箱体,也将带

我国明年发射首个商业航天火箭

  央视网消息:明年上半年我国首个用于商业航天任务的火箭——捷龙一号将发射,这也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加速发展。此外火箭的重复使用技术预计2-3年内能够实现应用。  区别于目前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未来我国用于商业航天发射的火箭将命名为“龙系列”。明年上半年,捷龙一号火箭将进行首次商业航天发射任务。 

我国重型火箭整机试车圆满成功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5日消息,9月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25吨级闭式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首次整机热试车圆满成功,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闭式膨胀循环发动机试车,标志着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之一的闭式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截

日本“H3”新型火箭发射失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460.shtm

巴西开始安装德国火箭推进器

  据巴西科技部网站8月31日报道,巴西航空与空间研究院开始在圣保罗州圣荷塞·杜斯·坎波斯市工厂安装Shefex2探测器的S40M和S44推进器。   德国空气动力与宇航研究中心在其极超音速飞行器试验项目的初期阶段,为改进使用S30和Orion推进器的Shefex1火箭的性能,请求

300次!中国长征火箭飞出“新纪录”

  今天凌晨(3月10日)0时28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第300次发射,成功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6C”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至此,中国航天迎来了历史新篇章。  三百次历练 铸就“国民”长征  说到中国航天,有的人可能会想起“神舟”,有的人会提起“嫦娥”,也有人会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