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发现铁电材料中室温电极化斯格明子晶格

2015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马秀良、朱银莲和博士唐云龙等通过PbTiO3/SrTiO3铁电多层膜的设计实施应变调控,发现铁电材料中的通量全闭合畴结构并成功制备出由顺时针和逆时针闭合结构交替排列所构成的大尺度周期性阵列(Science 2015)。该项工作发表后迅速激发了国际上关于新型铁电极化拓扑结构及性能研究的热潮。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2016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制备并利用同样的电子显微学方法,在相同成分、不同应变条件下的PbTiO3/SrTiO3超晶格体系中发现了铁电涡旋畴阵列(Nature 2016)。目前,其它可能的新型电极化拓扑结构及其潜在诱导新性能已成为低维氧化物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国际上许多相关的课题组正在对其展开全方位探索研究。 唐云龙在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访问伯克利期间,作为主要实验设计者和完成人员之一,在前述工作基础上,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R. Rame......阅读全文

发现铁电材料中室温电极化斯格明子晶格

  2015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马秀良、朱银莲和博士唐云龙等通过PbTiO3/SrTiO3铁电多层膜的设计实施应变调控,发现铁电材料中的通量全闭合畴结构并成功制备出由顺时针和逆时针闭合结构交替排列所构成的大尺度周期性阵列(Science 2015)。该项工作发表后迅速激发了国际上关于新型铁

石墨晶格的解聚如何影响碳素电极活化与修饰?

  7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青年研究员门冬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先恩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Chemical nature of electrochemical ac

如何选择电极材料

应根据被测液体的腐蚀性来选择电极的材料,请查有关防腐蚀手册,对于特殊流体应作试验。  含钼不锈钢(0Cr18Ni12Mo2Ti)  硝酸、室温下<5%的硫酸、沸腾的磷酸、蚁酸、碱溶液,在一定压力下的亚硫酸、海水、醋酸    哈氏合金C  哈氏合金B(HC、HB)  海水、盐水    钛(Ti)  海

改变晶格,制造坚固轻便的3D打印材料

  本周《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Damage-tolerant architected materials inspired by crystal microstructure报道了一种强度增加但质量依旧较轻的人造材料——这种材料是利用多向晶格,并结合3D打印技术制成。这种新型晶格是根据强金属合金的基

利用X光的衍射判断材料晶格结构的原理

描述X射线衍射条件,还可以用布拉格方程:2dsinθ=nλ式中d为相邻两个晶面之间的距离;θ为入射线或反射线与晶面的交角;λ为X射线波长;n 为正整数。布拉格方程与劳厄方程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的。当 X射线的波长与入射线方向以及晶体方位确定以后,劳厄方程中的λ、、b、c、0、β0、γ0

热胀冷缩?超材料受热竟收缩!独特微晶格结构颠覆常识

MIT工程师3D打印出的结构会受热收缩   “热胀冷缩”一词或将改写。美国劳伦斯利物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25日发布公告称,该实验室工程师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合作,首次3D打印出受热收缩的全新超材料。这个新型结构在降温后还可恢复之前体积,能反复使用,适用

热电偶的电极材料要求

  1、在测温范围内,热电性质稳定,不随时间而变化,有足够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不易氧化或腐蚀;  2、电阻温度系数小,导电率高,比热小;  3、测温中产生热电势要大,并且热电势与温度之间呈线性或接近线性的单值函数关系;  4、材料复制性好,机械强度高,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便宜。

压电陶瓷尺寸、电极材料如何选

压电陶瓷尺寸、电极材料可选芯明天可以提供多种尺寸结构以及镍或金等不同电极材料的压电陶瓷管扫描器。外径壁厚高度1.524mm2.54mm3.175mm6.35mm9.525mm0.254mm0.3048mm0.381mm0.508mm0.762mm3.175mm至76.2mm

“人造原子”组成完美晶格

   因为可以组织成看起来像分子的结构,一些世界上最小的晶体被称为人造原子,包括作为新材料潜在构件的超晶格。 现在,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首次观察到纳米晶体迅速形成超晶格并不断增长的过程。他们的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微调装配工艺,使其适应新型材料,如磁存储、太阳能电池、光电子以及加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新型复合金属锂电极材料问世

  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材料学家崔屹与美国前能源部部长、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组成的研究团队,最近在金属锂电极的实际应用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博士生梁正为骨干的研究小组首次提出“亲锂性”这一概念,并利用表面“亲锂化”处理的碳质主体材料成功制备出一种复合金属锂电极,该电极可大大提高锂电池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