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首次全球海洋病毒生态多样性调查鉴定了20万株海洋病毒

一个国际小组用一艘单帆船进行了首次全球海洋病毒生态多样性远征调查。他们发现了近20万种海洋病毒,远远超过了之前在这些水域海洋调查中已知的15000种,以及从培养的微生物病毒中获得的大约2000个基因组。文章发表在4月25日的《Cell》杂志,这对理解从进化到气候变化的各种问题都有意义,因为它们有助于创造一幅新的地球图景,以及地球如何受到生物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病毒是一些你甚至看不见的微小东西,但因为它们数量如此之多,它们才真正重要,”俄亥俄州立大学微生物学家、通讯作者Matthew Sullivan(@lab_Sullivan)说。“我们已经开发了一个分布图,对任何想研究病毒如何操纵生态系统的人来说它是一个基础,我们的发现让我们大吃一惊。” 这近20万种海洋病毒的存在令人惊讶。此外,元群落(meta-community)分析显示,病毒在整个海洋中被分为五个不同的生态区,考虑到海洋的流动性和许多海洋区域的复杂性,这是比较......阅读全文

宏基因组测序帮助科学家增加12倍海洋病毒种类

  你知道吗?当你在海里游泳时吞下一口海水,就可能吞下了数以亿计的病毒。  尽管海洋中的病毒数量惊人,并且在自然界的碳循环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自海洋病毒首次被发现以来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仍然对其多样性及遗传信息知之甚少。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开始着手分析海洋病毒的功能与多样性,特

窥探海洋微生物的世界

   “大多数浮游生物种群沿纬度呈多样性梯度分布,最靠近两极的生物多样性最低。”  “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基因表达在海洋微生物群落对不同地理环境变化的响应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近日,发表在《细胞》上的两篇论文利用塔拉海洋考察期间收集的样本和数据,分析了目前地球上的海洋生命多样性,为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

五篇Science聚焦生物学最新前沿

  说到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热带雨林,其实浮游生物也同样重要。这些微小的生物漂浮在海洋上层,它们不仅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还生产了地球上一半的氧,可以作为碳汇(Carbon Sink)和影响气候。  本期Science杂志以封面形式重磅推出了生物学最新前沿,浮游生物学。Ta

21世纪海洋生物技术发展展望(一)

近10年来,由于海洋在沿海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以及人类对海洋环境特殊性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入,海洋生物资源多层面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迅速发展。1989年首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大会(以下简称MPS大会)在日本召开时仅有几十人参加,而1997年第四届I

我国科学家发现214种全新脊椎动物相关病毒

  近日,我国科学家张永振带领的研究团队新发现了214种RNA病毒。这对于提高我国乃至世界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甚至为进一步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具有重大意义。  神奇“探测器”搜寻病毒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病毒的历史非常古老,甚至参与了生命起源和地球重大进化转变的进程。在很多科学家的眼中,病毒

中国大闸蟹入侵德国 物种入侵成全球四大环境问题之一

  据媒体报道,原产中国的大闸蟹1900年开始“移民”到欧洲,1912年,德国首次有官方报告说,发现了这种中国特有的大闸蟹。如今,大闸蟹在德国已经泛滥成灾,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称,仅在德国大闸蟹造成的损失已高达8000万欧元。   物种入侵是物种迁徙的一种恶例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外来的能在移

Cell:研究揭示海洋浮游生物多样性的全球趋势

  近日,法国巴黎文理研究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Trends in Marine Plankton Diversity across Kingdoms of Life”的文章,揭示了海洋浮游生物多样性的全球趋势。  海洋是支撑海洋生态系统的无数小型浮游生物的家

5月22日《科学》杂志精选

   南极内陆冰块正在快速融化  研究人员说,南部南极半岛(SAP)上的许多冰川在2009年时变得不稳定,并自那时以来以加快的速度融化。这些冰川坐落在低于海平面的朝南极大陆内部下沉的的基岩之上,它们可帮助支撑内陆冰架,但其结构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如今,Bert Wouters和同事结合卫星测高法和重力

21世纪海洋生物技术发展展望(三)

3.4分子标记技术与遗传多样性研究了将鱼类基因内含子作为遗传多样性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应用SSCP和定序的方法研究了大西洋和地中海几种海洋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了南美白对虾消化酶基因的多态性;利用寄生性原生动物和有毒甲藻基因组DNA的间隔区序列作标记检测环境水体中这些病原生物的污染程度,应用18S和5

噬菌体: 开启生物宇宙暗物质研究大门

  20世纪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DNA是一种“愚蠢的分子”,因为太简单而对于生命传输没有任何价值。相反地,科学家们更加拥护蛋白质,它们拥有很强的可变性和复杂性,是遗传的关键组成部分。然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遗传学家Alfred Hershey 和 Martha Chase在对噬菌体的研究

全文: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全文如下: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202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文化根脉和精神源泉(二)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观(三)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政

10月3日《科学》杂志精选

   全世界要达到202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还存在差距  对20个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爱知目标”所作的一个中期评估披露,尽管国际社会取得了某些进展,但这些目标不太可能会在2020年达到;爱知目标是在2010年生物多样性大会上由150个国家所达成的约定。Derek Tittensor及其来自全球的同事将一

08年5月26-30日Nature中文摘要(生命科学领域)

摘要: 封面故事:细菌为什么会与人共存? 为什么哺乳动物身上会有大量共生细菌生存?这些细菌又是怎样到它们身上去的?微生物学家正在开 始了解这些问题。但是,将有益细菌与有害细菌区分开来的是什么仍然不大清楚。2005年,研究表明,小肠菌Bacteroides fragilis对哺乳动物免疫系统有深远

全球海洋考察揭示大量新生命形式

  在搭乘一艘纵帆船,对全球海洋微小生物进行了为期3年半的考察工作后,一个研究团队日前报告了这项调查的第一批成果,揭示了海洋浮游生物丰富而多样的面貌。  研究人员于2009年9月从法国洛里昂乘坐36米长的塔拉号出发。他们在航程中的210个地方采集了约35000件样本,该项研究旨在对地球的上层海洋建立

213项基金委与香港研究资助局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公布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香港研究资助局(RGC)关于设立联合科研资助基金的协议,双方每年共同资助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研究人员间的合作研究项目。经过公开征集,2020年度共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资助基金项目申请239份。经初步审查并与香港方核对清单,确定有

东北地理所在东北稻田噬藻体基因多样性研究中获进展

  噬藻体是侵染蓝藻的细菌病毒,在调控蓝藻丰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演替、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战略生物资源。尽管噬藻体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但对其遗传基因多样性研究一直滞后。近年来,海洋、湖泊等水生环境中病毒生态学研究在国际上进展迅速,相继发现一些标记基因可用于解析水生环境

5月8日《自然》杂志精选

HIV逆转录酶在两种活性之间切换的机制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编码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被称为逆转录酶,它是艾滋病治疗的一个主要的药物作用目标。该蛋白有两种活性:利用病毒RNA基因组作为模板来合成DNA;一种DNA—RNA杂合体的分解。每种活性都要求这种酶同时结合到DNA和RNA上。但它是

海洋所科研人员绘制完成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

  近日,牡蛎基因组计划(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项目组宣布,历时两年的牡蛎基因组序列图谱终于绘制完成。这是世界上第一张养殖贝类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标志着基于短序列的高杂合度基因组拼接和组装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据悉,目前的基因组图谱已达到国际领先的基因组图

2011中俄NSFC-FRBR合作项目初审结果公布

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合作项目集中征集期间,共接收项目申请145项。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受理以下140项申请:序号科学部受理号申请人申请人单位项目名称合作者合作者单位111110099张焕乔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30Si+208Pb极深垒下熔合反应研究Ale

科技部:2020年形成布局合理、投入多元的科技创新基地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从科技部网站获悉,近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向统筹规划、系统布局、分类管理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建设转变,推进科技基础

气候变化与传染病关系密切 科学家呼吁加强预测

  过去10年来,气候变化和疾病的问题曾引发激烈的争论,尤其是对那些影响人类的疾病。最近,一个由疾病生态学家领导的国际小组报告称,气候变化正在影响着世界传染病的传播,并对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严重影响。该小组提议,模拟疾病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方式,将有助于公共卫生部门和环境管理人员对致命性疾病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m,PCR)是一项体外基因扩增技术,1985年美国PE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发明了该项技术,Saiki等首先应用于镰状红细胞贫血的产前诊断,但由于操作方法繁琐未能全面推广应用。直到1988年耐热DNA聚合酶(Taq酶)的发现和应用,使PCR技术

PCR原理与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m,PCR)是一项体外基因扩增技术,1985年美国PE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发明了该项技术,Saiki等首先应用于镰状红细胞贫血的产前诊断,但由于操作方法繁琐未能全面推广应用。直到1988年耐热DNA聚合酶(Taq酶)的发现和应用,使PCR技术

英国科学家指明未来25大环境威胁 纳米技术居首

据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家威廉•萨瑟兰为主的30名科学家列举了未来25大环境威胁,值得关注。其中最危险的隐患包括:人造生命和生物模拟仿生机器人,它们可能成为未来新的入侵物种,影响生态系统;对生物燃料和食物需求的增加,可能造成动物栖息地减少;气候变迁、海平面上升、火灾和极端天气

《时代》杂志评出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

北京时间12月11日消息,美国《时代》杂志最近评出了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美国及日本科学家在干细胞研究方面获得的突破位居榜首,而今年6月内蒙古确认发现当今世界上最大似鸟恐龙化石,也入选这一榜单,位列第7位。 以下为《时代》杂志评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 1. 干细胞研究获得突破 干细

科技部等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专项规划

科技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3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

超过50种恶性物种侵入中国 不速生物客来势汹汹

    一棵受松材线虫病感染致死的松树内的松褐天牛白色幼虫。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主要的传播媒介。 新华社发   近日,一条身长近20厘米的小鱼弄得满城风雨。祖籍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食人鱼惊现珠江上游广西柳江河段,一下把人的手啃下一块肉。   原来,这凶猛的小鱼是桑氏锯脂鲤,最早作

发表论文的捷径?线粒体测序论文太多

  David Roy Smith是来自加拿大韦仕敦大学的一位生物学助理教授,近期他在The Scientist杂志上发文,指出目前涌现了太多线粒体基因组测序论文,2014年GenBank中新增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信息多达上千条,这几乎比上一年激增了15%。  Smith指出,很少有人会质疑这些线粒体

王小理:新一轮生物科技革命的前景与忧思

  在2018年及并不遥远的未来,新一代精细化操控生物学现象的变革性工具,将开拓生物科技新领域、新空间、新疆域,其引领新一轮生物科技革命乃至更广泛范围科技革命的前景日渐明朗。  2017年,生命科学延续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态势,科技政策和科研成果亮点纷呈,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海洋区首次纳入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指南,《规划》将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纳入其中,确定了“一带四海十二区”的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总体布局,并明确了5项海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