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灰度数字光处理3D打印梯度材料与结构的一系列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纳米调控与生物力学研究室丁振副研究员与北京大学方岱宁院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齐航教授等合作,首次通过一种新型双固化材料体系与灰度数字光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性能可大幅度调控的3D打印梯度数字材料。该项研究成果以“Grayscale 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3D printing for highly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为题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IF: 11.5)上(Sci. Adv. 2019;5: eaav5790),丁振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3D 打印作为一种革新性技术,在快速原型制造、生物医用和组织工程、电子器件、软体机器人、以及超材料制备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也正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当前的一些3D打印技术基本上只能进行单材料打印。自然界及工程中的许多结构是有由性能不同......阅读全文

生物3D打印的技术难点及市场发展趋势是什么?

生物3D打印技术是一种平台性的关键共性技术,最终目标是实现整合医学、工程学、电子学、生物学来“打印”出一个跟人的器官或者组织完全一模一样的替代品,用于组织修复、器官移植。比如皮肤移植用来治疗烧伤;肝移植、肾脏移植用来治疗肝癌、肾功能衰竭等等。该项技术无论对制药企业新药创制、医疗器械企业个性化医疗器械

从形似到神似:操控“生物墨水”打印人体“零件”

  生物3D打印,就如同切土豆的逆过程,即将土豆片、土豆丝、土豆丁及土豆泥反向组装成土豆。然而,组装出的土豆内的细胞虽然有很好的活性,但这样的土豆种到地里却很难直接发芽(打印出的器官与体内器官从功能上来说还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正是当下生物3D打印面临的瓶颈之一。  据了解,要想

3D打印助力医学发展

  您还以为3D打印技术只能打印玩具和模型吗?其实,3D打印不再局限于制造业。近年来,3D打印正在进军医疗与生物领域。或许未来某一天,人类就可以使用3D打印出来的人体器官,解决全球移植器官不足的难题。  定制假肢、制作骨骼。3D打印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方式,个性化定制与针对病患的精准医疗,让3D打印成为

3D打印技术的四种方式 将永久改变医疗行业

  作为新生事物的3D打印技术,将给药物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带来新的机会。许多新的方法诸如药物制作、配送支持以及辅助医疗研究等技术都将被采用。接下来让我们来探索它是如何运作的。  3D打印技术虽然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但主要还是应用在制造业,这种类型的打印,也成为立体光刻,可以通过融合不同的材料一层层

第一次买生物3D打印机,你需要了解的6个知识点

生物3D打印看起来这么酷,要怎么搞起来呢?打印机五花八门,看起来比选单反相机都费劲?怎样才能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生物3D打印机呢?我们总结了几个知识点,希望能帮到选择有恐惧症的朋友们。1. 您想做的应用是什么?根据所用生物材料性能的不同,清华大学生物制造中心将目前生物3D打印技术分为4个层次:第1层次是

卢秉恒院士:3D打印应兼顾工业与消费

卢秉恒  继去年12月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表态将推动3D打印产业化之后,近日科技部有关人士也向媒体透露,目前3D打印相关战略规划正在研究制定中,有望于两会后公布。  这一消息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3D打印产业发展的诸多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长期从事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并担任快速制造国家工

3D打印:非晶基复合材料实用化的突破口

  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是突破非晶合金临界的尺寸限制和实现复杂非晶合金构件制备的可行方法,有可能是非晶产业的下一个“雄安”。利用3D打印技术成型非晶基复合材料是实现其实用化的突破口之一。  金属零件3D打印技术作为整个3D打印体系中最为前沿和最有潜力的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发

3D打印战略规划将公布 民用市场或迅速崛起

  继去年12月工信部高层表态将推动3D打印产业化后,记者昨日从科技部有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3D打印相关战略规划正在研究制定中,有望于两会后公布。  随着2012年美股上市公司Stratasys股价翻番、3D Systems一度暴涨近3倍,3D打印作为一个新的产业开始正式被各方重

中国首台生物3D打印机发展历史

2017年全球的目光都被人工智能吸引,然而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仍然快速发展。本文将简单盘点医疗3D打印领域2017年以来在研发、产品商业化以及企业项目布局方面的进展。在现代医疗领域,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先进制造的重要技术手段,生物3D打印正在改变着医疗手段和模式,推动医学发展甚至重塑医疗行业。

3D打印器官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拥有了3D生物打印机,就如同换掉机器上的老旧零件,我们将无需为寻找稀缺的捐献器官而担心;实现了人工智能,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面对可能存在的威胁与挑战,人类的发展或许又将迎来新的纪元;建立了量子通信网络,基于量子信息传输的高效和绝对安全性,更多的将享受到新一代通信技

盘点2015年世界各国先进制造技术成果

   人类文明有三大物质支柱:材料、能源和信息。这三大支柱都离不开人类的制造活动。没有“制造”,就没有人类。制造技术是制造业所使用的一切生产技术的总称,是将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要素经济合理地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成品/半成品和技术服务的技术群。近两百年来.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驱动下,制造业的

3D打印技术研究者需克服在发展方面上的局限性

  3D打印技术正不断向大尺寸、高精度、复杂化结构发展。对打印材料的拓展使用和打印精度控制不断提高成为主要亮点。作为趋于成熟的新兴技术,3D打印仍须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3D打印技术问世以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很多地区将3D打印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3D打印

生物3D打印已有盈利模式 器官打印仍存障碍

  据了解,国内相关上市公司并不打算进入纯粹的生物3D打印技术领域  近期,一股3D打印概念新热潮席卷整个资本市场,赋予了人类对技术的无限想象。  有了3D打印技术,汽车可以打印出来了,房子可以打印出来,甚至连人体的各项器官也可以打印出来,并运用到临床医学当中。  但这些美好愿望的实现确实还需要一定

3D生物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部骨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各种致病因素如创伤、先天畸形、感染、肿瘤等都可导致颌面部骨组织缺损及缺失,继而引起严重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在生理和心理上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骨缺损的修复治疗大致可分为3类,即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和组织工程骨移植。自体骨的骨源有限且会对机体造成二次创伤,异体骨会引起机体对其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同

3D打印技术融入医学 造价昂贵待解决

  据悉,3D打印技术可以用金属粉末等材料将电脑中立体模型逐层打印成实物,节约材料同时还具有精准度高这一优势。正是由于其精准度高这一特点,3D打印在医疗领域可以广泛运用,如3D打印器官、3D打印制药以及3D打印医疗器械等。  3D打印器官可以完全按照设置好的计算机模型打印出符合预期的人体仿真器官,可

3D打印何以再现千年文物?

  从8月1日起至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每日都将在馆内游客中随机邀请3批共60人进入文物修复室,在开放的实验室中近距离了解文物保护修复的各种技术、方法,作为全国首个以文物修复工作为主题的展览——《巧手良医——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展》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从8月5日开始,展览则由实验室转

未来学家:2015年家用机器人和3D打印食物有望登堂入室

  2014年,我们见证了很多智能小玩意的流行,而包括3D打印机和智能恒温器在内的智能设备也首次进入了人们的礼物清单中。  来自英国伦敦的未来学家詹姆斯·贝利尼表示,这是一个趋势也是一个信号,2015年这些技术将会加速前进,“未来,我们的家里将充满了各种高科技的设备和智能电器。”  贝利尼

3D打印潜力巨大 助力仪器新品研发

  3D打印又称为三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是运用粉末状的金属或者是塑料等可黏合的材料,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多层打印方式构造零对象,模具的制造工业设计用于建造模型,现在正在发展成为一种产品的制造,形成直接数字化的制造。理论上,只要电脑可以设计出的造型,3D打印机都可以打印出来。   3D打印由来及

解析3D打印在口腔种植导板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导读:随着3D打印在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3D打印已经应用于口腔医疗的义齿打印、矫正器制作、预演手术模型制作、手术导板制作等领域,将大幅提升口腔医疗的精度和效率。  种植义齿因固位支持效果理想、美观舒适、对邻牙无伤害等优点,逐渐成为牙列缺损和缺失患者口腔修复的首选方法。然而,传统的牙种植手术种

3D打印出可正常工作的人体心脏 3D打印技术可用范围

  据报道,美国研究人员使用“悬浮水凝胶自由形式可逆嵌入”(FRESH)技术,用胶原蛋白成功3D打印出可正常工作的心脏“零件”。心脏是人类身体里最重要的一个器官,3D打印心脏这项突破性技术向3D打印全尺寸成人心脏迈近了一步。  为什么选用胶原蛋白打印心脏?  胶原蛋白存在于人体的所有组织中,是一种非

中国有望成最大3D打印市场

  对于普通消费者还具有一丝神秘感的3D打印技术,正在逐渐走近中国百姓的生活。记者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13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上获悉,中国有望在近年跃升为全球最大的3D打印市场。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在会上说,3D打印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为将引

3D生物打印快逆天了!就在这五所大神级研究机构

  3D打印是一项让人着迷的技术。因为它可以快速高效的制造出个性化的产品。随着打印技术的成熟,3D打印逐渐被引入到医疗行业,因为每年都有很多人在苦苦等待合适的组织和器官移植。  据Wohlers Associates统计,仅在2014年,3D生物打印在医疗行业的市场需求为5亿美元。在每年高达18%的

钟世镇院士团队骨骼3D打印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南方医科大学医疗3D打印研究所的工作场景。钟世镇院士。  7月9日,台风“莲花”正面袭粤,下午2点15分,南方医科大学生命医学楼前,飘起星星点点的小雨。年过九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走下汽车,缓缓将车门关上,拎包走上台阶。若不是最近做了一个小手术,老人会坚持步行,提前10分钟来上班。  他的学生——

双光子微纳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今天,纳糯三维科技的小编主要为大家介绍下双光子微纳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希望帮助你更快的了解双光子微纳3D打印机。   双光子微纳3D打印机原理:   双光子微纳3D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它不仅可以形成技术也能形成数字模型,运用蜡材、粉末金属或者塑料之类的可粘合材料来一层一层粘

徐志磊院士:中国3D打印存精度效率难题

  今年入选中国863计划的3D打印产业备受关注。9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武器工程设计专家徐志磊作客浙江杭州的科学大讲堂,他直言不讳地提出,3D打印或孕育第三次工业革命,但中国掌握的3D打印技术精度和效率不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通过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以逐层打印的方

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到底有多厉害?

  材料是人类一切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历来是生产力的标志,对材料的认识和利用的能力,决定社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新材料则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新材料种类  一、我国新材料产业现状我国新材料生产情况  几乎所有的新材料我国都能够生产并且正在生产,包括:  高性能工程材料  POK聚酮、PPO聚

应用在医疗领域的3D打印,能拯救世界吗?

日本外科医生Maki Sugimoto手持以丙烯酸树脂为材料、用3D打印机制造的患者肝脏模型  今年 9 月,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为一名 12 岁男孩植入了 3D 打印脊椎,这属全球首例。这位小男孩的脊椎在一次足球受伤之后长出了一颗恶性肿瘤,医生不得不选择移除掉肿瘤所在的脊椎。这次,医生并未采用

骨科3D打印:梦想照进现实

  每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刘忠军都会随身携带几块3D打印的骨关节。只要有机会,他就拿出这几块“骨关节”,不耐其烦地向与会代表们讲述背后的故事。  3D打印技术之所以能让刘忠军如此痴迷,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它能够解决临床疑难疾病问题,为患者解脱苦痛。  3D打印救命产品  刘忠军向《中国

陕西省以科技金融结合为抓手多渠道培育3D打印产业

   3D打印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发展潜力巨大。陕西省在该领域具有良好的研发优势和产业化基础,陕西省科技厅将其作为支撑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方向给予支持。一方面,牵头成立陕西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32家产学研单位紧密团结起来,统筹人才、技术等资源,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发展,为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用3D打印解决脊索瘤难题

  日前,记者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获悉,该院骨科主任刘忠军教授为一位颈椎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了世界首例包括枢椎的4节颈椎切除手术,并为患者云女士安装上世界首个涉及上颈椎的大跨度3D打印人工颈椎。患者已经出院,恢复状态良好。  人的颈椎由7节组成,其中两节上颈椎不仅形态特殊,而且承担着颈椎活动范围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