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光合有效辐射的应用领域以及计算方法

光合有效辐射(PAR)是一种气候资源,在评价作物光合潜力、潜在产量研究中被作为重要的科学依据。PAR(波段一般取400—700 nm)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影响光合过程的关键因子。PAR还是植物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而VOC是对流层光 化学过程产生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因此,PAR在农学、林学、生态学和大气化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光合有效辐射的测量可以使用光合有效辐射计、光合有效辐射记录仪、光量子计来进行操作。目前普遍使用的PAR计量方法主要有:辐照度(W·m-2),主要用于辐射、气象、气候等领域;量子通量密度(μmol·m-2·s-1),主要用于农学、生态学和大气化学等领域。国内外大量的PAR实验和算法研究多集中于气候学方面,包括PAR日总量、月总量的估算等[1,5-13],但实际应用中对 PAR小时值的需求越来越迫切。PAR小时值的测量直接使用光量子计来进行操作,它的操作模型中有三种操作......阅读全文

光合有效辐射的应用领域以及计算方法

光合有效辐射(PAR)是一种气候资源,在评价作物光合潜力、潜在产量研究中被作为重要的科学依据。PAR(波段一般取400—700 nm)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影响光合过程的关键因子。PAR还是植物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而VOC是对流层光 化学过程产生臭氧的重要前

温度验证的种类以及应用领域

温度验证主要有两种: 1、有线温度验证系统 2、无线温度验证系统 温度验证系统应用于以下领域: 灭菌柜/隧道式烘箱/恒温恒湿箱/冷库、仓库/胶塞清洗机/生化培养箱 /冻干机/干热烤箱。 下面简单来介绍一下这两种系统: 1、有线温度验证系统 系统通过实时高精度采集、记录、显示并计算所有探头

微波消解仪的概述以及应用领域

概述   为了防止民用微波功率对无线电通讯、广播、电视和雷达等造成干扰,国际上规定工业、科学研究、医学及家用等民用微波的频率为2450MHz。因此,国际上通用的微波消解仪所使用的频率基本上都是2450MHz,工业用微波消解仪和家庭用微波炉基本都是在这个赫兹范围之内。   ,我们来了解一下微波的特性

解析微波消解仪的概述以及应用领域

  称取0.2克-1.0克的试样置于消解罐中,加入约2mI的水,加入适量的酸。通常是选用HNO3、HCI、HF、H2O2等,把罐盖好,放入炉中。当微波通过试样时,极性分子随微波频率快速变换取向,2450MHz的微波,分子每秒钟变换方向2.45×109次,分子来回转动,与周围分子相互碰撞摩擦,分子的

霉菌培养箱的应用领域以及特点

快围观!快围观!你曾经因为霉菌培养箱控温不精确导致霉菌培养失败吗?一次、两次、三次反复发生问题你还有耐心吗?市场上温度波动度大的设备浪费了我们多少时间?究竟怎么样的霉菌培养箱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的文章中或许隐藏着答案哦~~千万不要错过了! 你知道什么是霉菌培养箱吗?霉菌培养箱是培养箱的一种,

人工气候箱的发展现状以及应用领域

自然界中进行气候研究的局限性:  1、周期长对于整个研究来说的话,一些年或多年生的植物,某些的生长和发育周期一年或多年,直接在自然界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的法律,需要等待几年来收集所需的更完整的数据。  2、研究中干扰因素太多。在自然界中气候因素相互影响着,在研究过程中人们无法实现在其他条件恒定,只有一个

解析微波消解仪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称取0.2克-1.0克的试样置于消解罐中,加入约2mI的水,加入适量的酸。通常是选用HNO3、HCI、HF、H2O2等,把罐盖好,放入炉中。当微波通过试样时,极性分子随微波频率快速变换取向,2450MHz的微波,分子每秒钟变换方向2.45×109次,分子来回转动,与周围分子相互碰撞摩擦,分子的总能量

解析微波消解仪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称取0.2克-1.0克的试样置于消解罐中,加入约2mI的水,加入适量的酸。通常是选用HNO3、HCI、HF、H2O2等,把罐盖好,放入炉中。当微波通过试样时,极性分子随微波频率快速变换取向,2450MHz的微波,分子每秒钟变换方向2.45×109次,分子来回转动,与周围分子相互碰撞摩擦,分子的总

光合有效辐射的综述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太阳辐射中使叶绿素分子呈激发状态的那部分光谱能量。波长为,以符号Qp代表,单位为瓦/米2。光合有效辐射是植物生命活动、有机物质合成和产量形成的能量来源。   太阳直接辐射中的光合有效辐射系数,即直接辐射中的光合有效辐射与太阳直接辐射之比,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和

光合有效辐射的分布

  从1961-2007年的中国区域PAR多年平均值空间分布看 ,中国区域PAR空   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呈现东南低、西部高的特点,近 50 年年均 PAR 在17.7~39.5 mol m-2d-1之间。青藏高原西南部 PAR 最高,年均 PAR 达 35 mol m-2d-1以上。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