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溶解性有机磷促进铜绿微囊藻砷累积与转化研究获进展

砷作为A类致癌物在湖泊水体中主要以砷酸盐(As(V))形态存在,其与正磷酸盐相似的化学性质,使其在生物体内的迁移受环境中磷酸盐的调控。磷作为水生态系统的限制性因子之一,主要以无机态的正磷酸盐和聚磷酸酯、磷脂、核酸、磷蛋白和磷酸糖类等有机磷形态存在。近年来通过政府管控,水体外源性磷供给减少,由于内源性磷含量较高且较难清除与控制,使得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凸显。有机磷作为内源性的主要磷组成,亦可被微藻等水生生物吸收利用。 当前涉及溶解有机磷(DOP)对生物体中砷酸盐(As(V))生物积累和生物转化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不利于砷地球化学循环的全面理解和调控。为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颜昌宙研究组副研究员罗专溪与闽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振红、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教授邢宝山等开展合作研究,选取了三种不同的有机磷源(β甘油磷酸钠(βP)、三磷酸腺苷(ATP)和葡萄糖磷酸钠(GP))与无机正磷酸盐(IP)相比较,探讨不同磷源下铜绿微......阅读全文

臭氧灭活水中铜绿微囊藻影响因素研究

为研究臭氧在水体中杀灭铜绿微囊藻的效果,利用中性红染色法探讨了不同因素(臭氧投量、作用时间、pH 值、温度、浑浊度、初始藻细胞密度等)对臭氧灭活铜绿微囊藻效果的 影响。     世界上淡水湖泊藻类水华发生的频率与严重程度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蓝藻是引起藻类水华污染的主要

蓝藻水华监测指标与致灾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交叉项目“湖泊富营养化过程监测与水华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第一课题研究人员围绕蓝藻水华发生与致灾的关键过程及其监测指标体系,在产毒微囊藻的快速检测、微囊藻毒素含量与藻类种群组成的关系、蓝藻水华情势预判的生物参数与环境指标、微生物作用下的磷循环与蓝藻水

技术生物所发现等离子体放电可杀灭蓝藻细胞并降解毒素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黄青带领的团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荷能粒子辐射作用于生物及生物分子的机理及应用生物光谱技术研究辐射条件下生物损伤的原初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研究。近期,该研究组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水体有害微生物,发现等离子体放电可高效杀灭蓝藻细胞并降解毒素。   蓝

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原理以及可行...(一)

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原理以及可行性等因素概述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富营养化是水体生长、发育、老化、消亡整个生命史中必经的天然过程,其过程漫长,常常需要以地质年代或世纪来描述其进程。而因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演变的速度非常

土壤所自然生物膜与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研究获进展

  化感作用,尤其是水生微生物间的化感作用因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藻类水华的形成而引起了学界的不断关注。很多研究表明,竞争压力是化感作用的驱动力。例如,当水体中营养物质供应受限时,微生物会通过增强化感物质毒性的方式抑制竞争对手,进而优先获得更多营养物质。然而,当前尚未有直接的研究结果证明营养充分供应

南京地理所在湖泊复合污染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多数湖泊正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有机物污染及富营养化等复合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湖泊供水、渔业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多环芳烃是我国湖泊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数具有致癌、致畸及致突变等危害,食物是其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藻类是富营养化湖泊的初级生产者,藻

合肥研究院在介质阻挡放电灭藻效应和机理研究中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黄青课题组在利用等离子体高效杀灭铜绿微囊藻技术及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NPG)所属出版物《科学报告》上(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 13683)。  随着全球水体

青岛能源所蓝藻甲烷化与微囊藻毒素降解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生物制氢与沼气团队研究人员袁宪正等在蓝藻厌氧消化与微囊藻毒素降解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产生的蓝藻的无害化处置,是沿湖地区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环

新疆生地所砷对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活性影响研究获进展

  砷是一种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有毒害作用的元素。通过医药、矿石燃料燃烧以及冶金等人类活动过程,砷及其化合物的废物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淡水藻类作为水生微生物,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者,研究污染物(如砷)对其危害,有助于了解污染物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的风险。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

新疆生地所完成铬胁迫下两个光系统活性的同步测量分析

  铬是一种对水生生态系统有严重危害的有毒重金属元素。由于同步测量仪器的欠缺,此前关于重金属对光合生物影响的研究主要针对于光系统II进行,缺乏关于重金属,如六价铬Cr(V),对光系统I和II(PSI和PSII)影响的同步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潘响亮研究员团队使用D

全球气候变化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加剧水华蓝藻爆发

   2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吉星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皇家科学院、德国不莱梅大学合作,在《科学进展》上以第一作者发表题为《蓝藻的固碳表型可塑性将促进其在高CO2环境下的爆发》的研究性论文。该论文从蓝藻的表型可塑性角度,创新性地将实验室数据与数学模型模拟成果相结合,预

研究人员预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加剧蓝藻爆发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吉星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皇家科学院、德国不莱梅大学合作完成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从蓝藻的表型可塑性角度,创新性地将实验室数据与数学模型模拟成果相结合,预测了气候变化所导致水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情况下,有害水华蓝藻的爆发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