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广州生物院揭示体细胞重编程的起始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马克思普朗克(Max Planck -GIBH)再生生物医学中心Ralf Jauch及其博士生Vikas Malik主导团队揭示了转录因子诱导的体细胞多能性重编程的起始分子机制,阐明了多能性重编程对Oct4和Sox2的时态依赖性,为再生医学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模型。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2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体细胞多能性重编程技术可通过使用重编程转录因子(主要是Oct4,Sox2和Klf4)将已分化体细胞转化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该技术于2006年首次发表,山中伸弥教授因此成果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该技术涉及的确切分子机制仍然有待研究。Jauch团队专注于研究Oct4和Sox2转录因子及其在重编程过程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利用基因组学技术比较野生型和突变体Oct4与Sox2的结......阅读全文

研究揭示RNA结合蛋白DDX5对体细胞重编程的关键作用

  1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Stem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姚红杰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文章首次揭示了RNA结合蛋白(RBP)DDX5对体细胞重编程的重要作用和调节机制,这将加深人们对RBP介导细胞命运决定的认识。  RBPs不仅在维持细胞内稳

广州生物院推出新型高效体细胞重编程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领衔的科研团队报道了一种利用7因子代替传统的4因子(OKSM),组成新型高效重编程的方法,此方法就好比移动通讯信号由“4G”升级为“5G”,为再生医学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机制研究提供高质量细胞来源及崭新的细胞模型。相关研究于北京时间6月18日在线

广州生物院发现重编程过程中的新细胞生物学机制

  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可以将普通的体细胞重编程为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分化潜能的细胞,也就是说获得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成为体内绝大多数种类细胞的能力。与这一技术密切相关的细胞移植也已经被认为是治疗部分遗传病,器官损伤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重要潜在手段。而建立该技术的科学家也凭此获得了2012年度

广州生物院揭示细胞命运变化中染色质开关规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院通过对干细胞命运诱导过程的研究,发现细胞命运转换也遵循一个二进制规律。  体细胞重编程中染色质CO/OC二元变化规律和OSK通过激活二次响应因子Sap30,来抑制体细胞关键转录因子的模型  信息时代是计算机语言的二进制码(0-1)驱动的,0与1二进制演绎出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

温家宝视察广州生物医药研究院

  记者今日(11月17日)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研究院获悉,温家宝总理12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长黄华华,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等领导陪同下,视察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温家宝说,生命科学是本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科学领域,竞争也十分激烈。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肩

广州生物院发现细胞的免疫原性在重编程中可被遗传记忆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博士和潘光锦博士领导的研究组通过对人的不同组织来源的三个细胞状态(体细胞,体细胞衍生的iPS细胞和iPS细胞分化获得的神经前体细胞)的免疫原性的研究,发现细胞的免疫原性在重编程及分化后仍然具有一定的遗传记忆。这项研究成果7月26日在线发表在学术期刊Plos

创新驱动中国 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迈进

7月17日,习近平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这是习近平在实验室了解科研人员利用同步辐射装置开展科研的情况。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布广东、河北、湖北、辽宁、湖南等9省(市),考察中多次论及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将“课堂”搬到红墙外,在中关村“顶层设计”推动创新驱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