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ScienceAdvances|器官芯片革新胰腺癌研究

目前,胰腺癌患者确诊后五年生存率还不到9%,因此胰腺癌也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癌难治一个原因是在胰腺癌早期,癌细胞便能够从其原发部位逃逸并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然而,令人疑惑的,胰腺肿瘤组织缺乏血管,而癌细胞往往需要通过侵袭血管来进行扩散。 近日,来自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团。利用胰腺癌和血管系统的体外和体内模型,研究人员发现胰腺癌细胞可以侵入附近的血管,破坏内皮细胞,并用肿瘤排列成的管道替换了血管内皮细胞。这一过程的发生是由胰腺癌细胞表面的ALK7和激活素(Activin)之间的相互作用驱动的,阻断这一信号传导途径将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该项研究表明治疗胰腺癌之前“挽救”血管系统的重要性,因为癌细胞会破坏向转移性肿瘤组织输送药物的唯一途径。如果能够开发一种针对ALK7活化素途径的抑制剂,防止癌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清除,就可以避免肿瘤组织中血管系统被破坏,进而更好的向......阅读全文

精准医学是否还有分析仪器的机会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精准医疗下,分析仪器到底有多少机会?POCT流行,Elisa横行,分析仪器到底该如何切入医疗诊断?太多的问题,摆在“精准医学”这四个字面前。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詹启敏  “到目前为止,‘精准医学’还只是人们对此了解的冰山一角。”詹启敏说。这是在第二届生命组学与精准医学大会上,中

一年25个里程碑!免疫疗法“战胜”癌症,靠的是实力

  近几年,免疫疗法的成功使癌症治疗进入了新的时代。无论是科研界,还是商业界,都丝毫没有掩饰对这一领域的热情。2016年,Cell杂志公布的年度十大最佳论文中,免疫疗法占两席。事实上,这两项成果只是去年癌症免疫疗法重要突破进展中的“冰山一角”。  刚刚过去的2016年,科学家们在Cell、Natur

盘点:2015年医学与生物学取得重大进展的国家Top10

  美国  人脑研究取得新成果,医学与疾病防治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合成生物学成果纷呈。  2015年,美国科学家在人脑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8月,俄亥俄州立大学在实验室中培育出近乎完全成型的人类大脑,尽管它只有铅笔上橡皮擦那么大,发育程度与一个5周大胎儿的大脑相当,尚没有任何意识,但具备人脑绝大多数细

POCT插上“i”翅膀,会变成什么样?

  POCT不仅仅是试纸条加上配套仪器,更是患者身边或所在地使用的基于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技术体内外检测试剂、仪器和设备,是生物、纳米、计算机等多技术融合的产物。作为技术驱动型产物,目前,POCT产品正向着第五代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平台发展。  iPhone、iWatch、iPad等i系列电

美研制出高灵敏度癌细胞检测仪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能够检测血液中癌细胞的高灵敏度仪器,这种仪器能够分离、统计并分析血液样本中的游离肿瘤细胞,从而为医生更好地治疗癌症提供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期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在医学界,对游离肿瘤细胞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但由这些细胞的数量很少且很脆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单细胞基因组学:通往个体化医疗之门

  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普及,单细胞测序迎来了迅猛发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学系副教授贺建奎在美国冷泉港参加了单细胞分析会议后,在科学网博客里写道:“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前沿学术会议,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单细胞基因组学时代的来临。”  他对《中国科学报》表示:“单细胞基因测序技术的突破,只是开了

大连化物所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双水相生物微载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建华团队在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双水相微载体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领域刊物Small上。  纳升乃至皮升级液滴作为理想的微载体或反应器被广泛用于药物筛选、化学合成、组织工程等领域。传统基于乳化技术的液滴制备方法均源于油水双相(Wa

中国CTC产业联盟理事长胡志远:液体活检技术方兴未艾

  近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和美国病理家学院在肿瘤领域权威期刊《临床肿瘤学》(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简称JCO)杂志上发表联合评论,文中指出大多数关于ctDNA检测的“临床有效性和临床实用性的证据明显不足”。这无疑是对呼声越来越高的肿瘤液体活检技术泼了一盆冷水。

2018年10大创新产品,正在“改写”医疗健康

  近日,著名科技杂志《Popular Science》评选出2018年的100个最佳创新产品,囊括了航空航天、电子产品、汽车、家居用品、安防、娱乐、休闲、健康、软件、工程10大领域。  《Popular Science》有超130年历史,是全球销量领先的生活科技类杂志,共11个版本以9种文字在世界

人胃癌高转移模型的建立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用人胃癌组织块SGC-7901 原位移植于SCID小鼠,第4周末移植瘤向淋巴结和肝脏等器官转移, 转移率达66. 7% (2/3) ,第6 周末转移率高达100% (10/ 10) 。实验材料 雄性SPF级SCID小鼠人胃癌组织SGC-7901试剂、试剂盒 水合氯醛福尔马林液仪器、耗材

BioLife Solutions提供临床级细胞低温贮藏技术

  近日,BioLife Solutions宣布已经与领先的CAR-T细胞疗法公司Celyad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BioLife的CryoStor临床级细胞和组织冷冻媒介产品将被用于Celyad的NKR-2 CAR-T的制造过程中。  CAR-T行业的佼佼者, Kite Pharma,也已早早为其重

科学家在芯片上搭建神经元电路

  研究人脑神经网络的通讯和协调运作,是现代神经科学领域最大的挑战之一。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3日(北京时间)报道,最近,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电力工程学院开发出一种新型芯片实验室平台,利用先进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将神经元和电子学结合起来,研究脑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

分子影像学:癌症早期诊疗现生机

  未来将会怎样?为什么我们不能更早地发现重症癌症?为什么我们要在疾病后期花费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我们应该对病人更好一些!”作为美国分子影像学的权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分子影像中心与核医学科主任Sanjiv Sam Gambhir教授在他的演讲开头提出了几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共73个!2021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拟入选名单公示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的通知》(沪教委科〔2020〕17号),对拟入选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名单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期为2020年9月23日至30日。据统计,2021年度共有73项研创新计

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外显子测序非综合征耳聋家系中鉴定

  伯豪客户应用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外显子测序在非综合征耳聋家系中鉴定   DMXL2致病变异   期刊:Genet Med   影响因子:7.710   发表时间:2016   使用服务:Illumina Infinium Human OminiZhongHua-8基因芯片和外显子

科学家发明新型注射剂 可治疗大多数癌症

  英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注射剂,可以治疗包括乳腺癌、肠癌以及宫颈癌、膀胱癌等在内的大多数致命性癌症,也可以有效地对抗胰腺癌和卵巢癌。该注射剂可以使肿瘤变小、阻止肿瘤扩散和转移。  该药物研发者、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雷·艾尔斯教授表示,动物试验表明,这种药物的疗效“相当好”,初步的人体试

肿瘤干细胞大牛4篇Cell子刊发表最新成果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医学中心分子遗传学教授Hans Clevers现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会士。是Wnt信号转导通路、肠发育和相关癌症方面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近日其带领的研究组连续在Cell、Neuron和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了4篇论文,公布了关于癌症干细

Nature:癌症基因组分析的新浪潮

  肺癌与乳腺癌不一样,与胰腺癌也不一样,然而根据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的两项最新研究表明在分子水平上它们具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日,Nature网站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即时新闻报道   这项“泛癌症”研究针对12种不同类型的肿瘤3000多个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寻找跨

简述基因治疗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基因疗法以其“一次给药,终身受益”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医疗市场的青睐。截至目前,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及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等机构至少已批准13种基因治疗产品上市,同时还有2500多项细胞和基因治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2019年8月,国际顶级期刊《新

生物标志物(Biomarker)的筛选与验证方案

  临床样本都是宝,别让它们睡到死!!!   在与很多医生和老师的交流过程中,经常会收到这样的反馈:手上收集了很多临床样本,但是没有具体方案,不知道怎么利用,样本越收越多,冰箱越装越满,但最终这些样本一直是在睡大觉,睡到死!针对于此,本期向大家推荐吉凯完整的Biomarker筛选方案。进一步可开发

清华大学王栋 鲁志Cell Res发文揭示肿瘤转移新模型

  肿瘤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向渐进定植的远处器官移动,是导致肿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大约有90%的肿瘤病人死于转移。转移过程中,癌细胞从原位组织浸出扩散,定殖于与原位组织不同的远端组织。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外科医生Stephan Paget提出了关于肿瘤转移的“种子与土壤”学说,即转

4月22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动物身体彩色图案揭秘   动物身体上复杂彩色图案(如贝壳、热带鱼和豹子身上的图案)的形成,对发育生物学家来说是一个经典谜题。大多数试图解释图案信息的工作都是理论上的,着重于反应—扩散机制,按照这样的机制,可扩散性本地激发因子(形态发生素)与长距离抑制因

人胃癌高转移模型的建立实验

人胃癌高转移模型的建立可以:(1)研究肿瘤转移机制;(2)研究肿瘤防治;(3)为肿瘤转移研究提供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实验方法原理用人胃癌组织块SGC-7901 原位移植于SCID小鼠,第4周末移植瘤向淋巴结和肝脏等器官转移, 转移率达66. 7%  ,第6 周末转移率高达100% 

揭开癌症转移的新面纱 原来他是“披着羊皮的狼”

  肿瘤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向渐进定植的远处器官移动,是导致肿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大约有90%的肿瘤病人死于转移。转移过程中,癌细胞从原位组织浸出扩散,定殖于与原位组织不同的远端组织。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外科医生Stephan Paget提出了关于肿瘤转移的“种子与土壤”学说,即转

流式细胞仪十大发展趋势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世界上生产流式细胞仪的厂家几经变迁,BC & BD仍在,新玩家不断进入,并购重组各取所需,它们生产各种不同性能和功能的流式细胞仪。总体而言,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1. 应用对象从细胞到颗粒一般而言,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对象是细胞,而且是呈独立状态的悬浮于液体中的细胞,即单

Nature:癌症基因组分析的新浪潮

  肺癌与乳腺癌不一样,与胰腺癌也不一样,然而根据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的两项最新研究表明在分子水平上它们具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日,Nature网站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即时新闻报道   这项“泛癌症”研究针对12种不同类型的肿瘤3000多个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寻找跨

消化类激素竟然能够决定胰腺癌的发病几率!

  根据最近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高脂饮食或许会促进胰腺癌的发病风险的上升,而这是由于置放于一类叫做CCK的消化类激素的相关性决定的,与肥胖之间并没有相关性。

Sci Signal:黑色素瘤老是恶化?脂肪细胞或是罪魁祸首

  由特拉维夫大学(TAU)人类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系的Carmit Levy教授和Tamar Golan博士领导的研究人员脂肪细胞参与黑色素瘤细胞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中表皮中生长受限的癌细胞会转变为可以攻击病人其他重要器官的致命转移性细胞,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Science Si

诱导细胞自毁或能对抗致命纤维症

结缔组织过度生长会导致纤维变性。图为肺部出现的纤维变性。图片来源:SPL/Science Source  每年,上百万人的肺部、心脏和其他器官会留下危及生命的伤疤。除了器官移植,医生几乎没有对抗这种纤维变性的工具。如今,最新研究为如何选择性地摧毁促使该疾病产生的肌成纤维细胞提供了线索。在小鼠体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