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9月10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水上报告厅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对学校开展主题教育进行安排部署。校党委书记舒歌群作动员讲话,中央第四指导组副组长张国辉出席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蒋一主持会议。 舒歌群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为开展主题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党中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准目标,积极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效果。从政治高度认识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增强落实主体责任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地进行整改;坚持标本兼治,确保整改取得实效长效;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舒歌群要求,认真开展学习教育,要将学习贯彻始终,推动......阅读全文

中国科大制备出八光子纠缠态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取得重大突破,该实验室李传锋、黄运锋研究组成功制备出八光子纠缠态,刷新了世界上多光子纠缠的制备和操作数目记录。该成果在线发表在11月22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量子纠缠态是实现各种量子信

中国科大艺术教学中心正式启用

展览区 艺术教学中心供图 包信和表示,在中国科大64周年校庆日举行艺术教学中心启用仪式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中国科大第一任校长郭沫若曾说过,“我们的学生要懂一点艺术,我们的学校应该有弦歌之声”。他在激励中国科大学子高扬科学技术风帆的同时,也鼓励要将艺术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为校园文化建设打下坚实

吉天公司召开创先争优动员大会

  6月30日,在建党89周年之际,北京吉天全体党员召开了“庆七一暨创先争优动员大会”。  会议中,党支部书记黄荣向所有党员提出了倡议,她指出:一要夯实基础,凝聚力量,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要严格要求,率先垂范,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朝阳人才党委提出的“创

散裂中子源举行开工动员大会

  10月25日上午,散裂中子源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了开工动员大会。高能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以及200余名参与散裂中子源工程建设的科技和管理人员参加了动员大会。此前的10月20日,散裂中子源工程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了奠基仪式。   散裂中子源工程经理陈和生院士做开

中国科大研制的BGO量能器通过验收

   近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担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以下简称暗物质卫星)有效载荷BGO(锗酸铋晶体)量能器分系统正样研制工作结束,并于5月11日成功通过载荷总体验收,保证了卫星工程的顺利进行。    BGO量能器主要负责精密测量宇宙线中的高能电子和γ射线能谱,是实现暗物质卫星核心探测功能的关键分

中国科大2022级本科新生入学报到

  代蕊 摄 今年本科生迎新工作在中国科大中区综合体育馆进行,志愿者们冒着高温酷暑,为新生入学报到做好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8月19日当天,恰逢六位本科新生生日,中国科大精心准备,校领导在报到现场给六位同学赠送生日蛋糕。 代蕊 摄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为严格遵守属地和教育系统的

中国科大构建新型的量子中继器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量子中继方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何力新研究组基于量子点双激发的级联过程,提出实现可扩展的量子点纠缠光源方案,可构建新型的量子中继器。该成果发表在8月7日的《物理评论快报》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该实验室的博士生王建平。  量子纠缠光源在量子通讯、量子计

中国科大发现新型非编码RNA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革教授实验室在国际知名杂志《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发表研究性论文,报导了其实验室发现的一类新型非编码RNA以及此类非编码RNA的功能和功能机理。  非编码RNA是一大类不编码蛋白质而在细胞中起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反事实直接量子通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等和清华大学马雄峰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反事实直接量子通信,在实验中演示了图像的反事实传输,相关成果以Direct counterfactual communication via quantum Zeno effect 为题

中国科大胚胎免疫耐受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魏海明教授、田志刚教授课题组发现自然杀伤细胞对维持胚胎免疫耐受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胚胎细胞对于母体来说是一个半基因不合的异物,母体免疫系统识别后会发生免疫排斥,类似于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中国科大研究人员发现在妊娠过程中,母-胎界面存在大量与

中国科大等发明抗肿瘤微型“纳米航母”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王均课题组与美国Emory大学教授聂书明课题组合作,发明了一种微型“纳米航母”药物递送体系,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抗肿瘤药物递送,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PNAS,doi: 10.1073/pnas.1522080113)。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王均课题组李洪军、都

中国科大实验室“长出”珍珠母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课题组在人工合成珍珠母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通过模拟天然珍珠母生长过程制备了人工仿生结构材料,具有与天然珍珠母高度相似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等特征,并兼具很好的强度及韧性。该成果刊发在10月7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   贝壳内层的珍珠母具有独特而

中国科大发现细菌游动新模式

   中国科大物理系袁军华、张榕京课题组通过联合使用细菌三维追踪技术与鞭毛丝动态荧光观察技术,发现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新游动模式。该研究结果于2022年3月29日发表在PNAS上[PNAS 119,e2120508119 (2022)]。  细菌运动是其生

中国科大固态量子芯片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固态量子芯片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实现了半导体量子点体系的两个电荷量子比特的操控最短在百皮秒量级内完成。与国际上目前最高水平相比,操控速度提高了数百倍。7月17日,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发表该项研究成果。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

中国科大等实现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和浙江大学王大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Marlan Scully、德国维尔兹堡大学Sven Hofling、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Jonathan Dowling、上海纽约大学Tim Byrnes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验观察到量子点单光子和太阳光之间的双光子干涉、量子纠

中国科大揭示硬球胶体玻璃的本质

  液体在快速降温避免结晶的情况下会形成典型的非晶固体-玻璃,玻璃化转变的机理和玻璃的本质是困扰凝聚态物理学界多年的难题。胶体体系在密度快速增大时也可以形成胶体玻璃,相比于原子分子体系,胶体体系由于空间和时间尺度的观测优势,成为目前实验研究玻璃化转变机理的理想模型体系,而硬球胶体由于作用势简单成为研

中国科大创新红外人工光合成技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4988.shtm

中国药科大学Blood:中药治疗癌症

  利用中药治疗癌症并不是什么新闻,著名的砒霜就是治疗白血病的一种有效中药,近年来不少研究组展开了利用天然中草药治疗癌症的研究,近期来自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处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了一种古老的中药:黄芩的主要成分能通过作用于一种关键酶,影响AML癌细胞的增殖,并指

中国科大新增2个本科专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774.shtm

中国科大研制出新型隔离电源芯片

   2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程林课题组在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提出一种新型隔离电源芯片设计方案。他们提出的架构通过在单个玻璃衬底上利用三层再布线层,实现高性能微型变压器的绕制,并完成与发射和接收芯片的互联,有效提高了芯片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为今后隔离电源芯片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大姚雪彪等人JBC新成果

  细胞迁移是由微管与质膜的动态相互作用所策划的。然而,这些相互作用是如何促进这些动态过程的,仍然有待于调查。7月22日,由中国科技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姚雪彪、北京中医药大学丁霞博士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题为“Microt

中国科大团队破解河蚌开合奥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395.shtm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王敏 提到河蚌,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它会产珍珠,河蚌肉可以食用。而在科学家眼里,它还是一种极佳的研究对象,能为新材料的研制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中国科大教授杜江峰:“嗅觉”引领创新

   杜江峰的学术“嗅觉”一直很灵敏,这次他又“闻”对了方向。  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杜江峰团队在《科学》发文:利用钻石中的氮—空位点缺陷作为量子探针(简称“钻石探针”),选取了细胞分裂中的一种重要蛋白为探测对象,将量子技术应用于单个蛋白分子研究,在室温大气条件下获得了世界上首张单蛋白质

中国科大在小干扰RNA领域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教授光寿红课题组在小干扰RNA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以RdRP-synthesized antisense ribosomal siRNAs silence pre-rRNA via the nuclear RNAi p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反事实直接量子通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等和清华大学马雄峰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反事实直接量子通信,在实验中演示了图像的反事实传输,相关成果以Direct counterfactual communication via quantum Zeno effect 为题

中国科大揭示地球地幔运转模式的演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特任教授邓正宾与多位国际学者合作,成功实现钛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超高精度测量方法,应用刻画地球形成早期到现代的地幔来源火成岩的钛同位素记录,揭示地球地幔的运转模式是呈阶段性演变的,现代板块构造体制下接近全地幔对流的模式只是地球演化近期的过渡状态。7月26日,相关研究

中国科大烯烃氢碳化反应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傅尧课题组与清华大学教授刘磊课题组合作,在烯烃氢碳化反应及其应用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4月2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DOI: 10.1038/ncomms11129)。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大博士研究生陆熹和副教授肖斌。  烯烃是有机化

日本京都大学代表团访问中国科大

  9月9日至10日,日本京都大学常务副校长吉川洁教授带领由5位教授和5位博士生组成的代表团一行十人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访问,并举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活动。   9月9日上午,中国科大副校长陈初升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双方各自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共同回顾了两校合作和交流的历史,双方希

中国科大实现全被动量子密钥分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韩正甫、王双、银振强、陈巍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无需主动调制的新型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方案,并完成了实验验证,为实现高现实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提供了新思路。9月13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在中国科大设立奖学金

  9月8日上午,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经营企划部经理章一苇等访问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大学生工作部(处)长董雨向章一苇等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特色以及近年来贯彻“一三五”创新发展工作思路,努力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情况,章一苇介绍了日立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历程以及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