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经观察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仪器、耗材 推玻片一块 干净玻片数块 消毒针头 75%酒精棉球 蜡笔 擦镜纸 显微镜 瑞氏染液 蒸馏水 显微镜油 二甲苯 ......阅读全文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值为:  白细胞分类计数:  (1)中性粒细胞,杆状核0.0l~0.05,分叶核0.5~0.7  (2)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  (3)嗜碱性粒细胞0~0.0l  (4)淋巴细胞0.3~0.4  (5)单核细胞0.03~0.08  临床意义如下:  (1)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经观察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仪器、耗材推玻片一块干净玻片数块消毒针头75%酒精棉球蜡笔擦镜纸显微镜瑞氏染液蒸馏水显微镜油二甲苯实验步骤一、 血涂片制作1.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经观察数量、形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概述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中的白细胞分类统计的一种方法,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共五种。其中中性粒细胞占全部白细胞总数的50%~70%,因此中性粒细胞的增减必然影响到白细胞总数的增减。它们都有各自的特殊功能。  (1)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化脓感染、粒细胞白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简介

  血液离心时表层为灰白色,这部分的细胞即称为白细胞。它是一组形态、功能和在发育与分化阶段不同的非均质性混合细胞的统称,依据形态、功能和来源而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三类。仅以白细胞计数判定临床意义有一定局限性,应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分析病情,较为确切。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1%-5%(0.04

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小结

一、简介 在白细胞总数中,有一半以上存在于血管外的细胞间隙内,有30%以上贮存在骨髓内,其余的才是在血管中流动的。这些白细胞凭借血液的运输,从它们生成的器官,即骨髓和淋巴组织,到达发挥作用的部位。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当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检测原理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检测原理是检验主管技师考试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白细胞分类计数(DC)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在油镜下进行分类,求得各种类 型白细胞的比值(百分率),并可计算出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各类白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值×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方法包括显微镜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意义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临床意义分析: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分叶核百分率有所增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大于10×109/L,并伴有轻度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的方法学评价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显微目视法,一种是血液分析仪方法。显微镜法是基础,血细胞分析仪在要根据显微镜法准确计数结果进行校正后方能使用,但这种计数不同于常规工作进行的白细胞计数,根据统计学研究白细胞计数结果的总变异系数为:    (公式中nb为所见实际数目,nc为用计算盘的次数,np为用吸管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1) 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1)增多  见于急性和化脓性感染、各种中毒,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2)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等)、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嗜酸性粒细胞(1)

Xt2000i白细胞分类计数

1.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以核酸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原理分析白细胞。当全血进入白细胞通道后,通过核酸荧光染色、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的照射形成白细胞散射图,从而计算出中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脃、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类的数量。 2. 标本采集:2.1 标本种类:新抽取的凝血或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分类法能准确地根据细胞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并可发现细胞形态及染色有无异常,是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但耗时、精确性和重复性较差。   2、血液分析仪分类法有三分群和五分类两法,速度快、准确性高、易于标准化、能提示异常结果、结果以数据、图形、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是白细胞分类和筛检首选方法,但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1) 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介绍:  血液离心时表层为灰白色,这部分的细胞即称为白细胞。它是一组形态、功能和在发育与分化阶段不同的非均质性混合细胞的统称,依据形态、功能和来源而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三类。仅以白细胞计数判定临床意义有一定局限性,应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分析病情,较为确切。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值: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验介绍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验是神经系统细胞学检查的一种,常用于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狂犬病毒脑炎、脑出血、急性播散性脊髓炎、囊虫性肌炎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影响白细胞分类计数精确性因素

临床上如需观察细胞数量变化作为诊治指标时,应提高细胞计数量,如下表。白细胞总数与分类白细胞数的关系白细胞总数(×109/L)应分类白细胞数(个)白细胞总数(×109/L)应分类白细胞数(个)<450~10020~303004~10100>3040010~20200

影响白细胞分类计数准确性因素

(1)细胞分布不均:体尾交界最佳,“城垛式”移动。尾部-中性粒细胞较多,淋巴细胞较少,单核细胞沿涂片长轴均匀分布。幼稚细胞分布在尾部和边缘。头部和体部-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布。(2)形态识别差异:①杆状核和分叶核诊断标准差异;②单核细胞和大淋巴细胞鉴别能力差异;③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难以区分

白细胞分类计数器工作原理介绍

 白细胞分类计数器是由数字处理芯片、集成电路,以及显示屏、按键组成,与各种显微镜配合使用,  由微电脑进行自动分类计数的数字化产品,能对骨髓细胞、外周血细胞、小巨核细胞进行全面的分类计数并自动计算出各项指标,能对细胞化学染色后的积分进行计算,并兼有常用的四则运算。其他相关资料请详询乔跃小马183*2

白细胞分类计数准确性影响因素

包括涂片中细胞分布不均和细胞辨识能力差异。(1)细胞分布不均:通常涂片尾部中性粒细胞较多,淋巴细胞较少,单核细胞沿涂片长轴均匀分布。幼稚细胞分布在涂片尾部和边缘,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布在涂片头部和体部。采用“城垛”式移动进行涂片分类,有助于弥补涂片中细胞分布的差异。(2)形态识别差异:主要因素是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验的简介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验是神经系统细胞学检查的一种,常用于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狂犬病毒脑炎、脑出血、急性播散性脊髓炎、囊虫性肌炎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白细胞分类计数有怎样的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1)增多  见于急性和化脓性感染、各种中毒,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2)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等)、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嗜酸性粒细胞(1)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1)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具有医 学教育网原创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①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妊娠5个月以上的孕妇、剧烈运动或劳动后。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菌感染,如肺炎球菌性肺炎、败血症等,也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某些恶性肿瘤、严重的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和急性中毒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有怎样的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1)增多  见于急性和化脓性感染、各种中毒,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2)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等)、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嗜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临床意义分析

 核心提示: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分叶核百分率有所增高;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

血液的化学检验项目白细胞分类计数介绍

白细胞分类计数介绍:  血液离心时表层为灰白色,这部分的细胞即称为白细胞。它是一组形态、功能和在发育与分化阶段不同的非均质性混合细胞的统称,依据形态、功能和来源而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三类。仅以白细胞计数判定临床意义有一定局限性,应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分析病情,较为确切。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值:

自动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技术现状和展望

      随着细胞计数技术实现自动化后,1970年代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自动化需求也随之增加,先后有两种不同的技术被引入该领域,其一为基于显微镜的自动方法,采用自动影像分析技术直接识别和分析染色的血涂片上白细胞;其二为所谓流式系统(flow system),基于自动细胞计数的原理,对白细

自动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技术现状和展望

    胡晓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技师。199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留校任医学检验系教师。1999年至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担任中心副主任,负责业务和部分行政管理工作。2006年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担任科副主任、主任,负责业务和部分

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DC)的临床意义

骨髓造血干细胞→粒-单系祖细胞→原粒→早、中、晚、杆状、分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1)生理性增多:Nsg>70%,绝对值>7×109/L称为增多。2叶核占10%~30%,3叶核占40%~50%,4叶核占10%~20%,5叶核<5%。1)年龄变化:新生儿白细胞较高[可达(15~30)×109/L]。第6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临床意义分析

    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白细胞不是一个均一的细胞群,根据其形态、功能和来源部位可以分为三大类: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白细胞与红细胞和血小板一样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细胞发育过程中又都是经历定向祖细胞、前体细胞,而后成为具有各种细胞功能的成熟白细胞。       1 白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