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从地球一路“睡到”火星

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领航员空间站中的宇航员们可以在危机时刻休眠。其实,这并非只是一个幻想,而是全球宇航员的真实愿望,从登上飞船就倒头大睡,一觉醒来已到达目的地,太空旅行就像乘坐高铁软卧那样“夕发朝至”,岂不美哉! 但是,怎样才能使宇航员在健康状态下长期熟睡?如果人类能像熊一样冬眠几个月,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事实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都在研究控制宇航员“冬眠”的载人深空探测技术。 日前,ESA就提出了一个从地球一路“睡到”火星的载人探测概念。那么,宇航员冬眠究竟有什么好处?又面临哪些困难呢? 冬眠技术有助于破解深空探测难题 众所周知,深空探测飞行距离远,时间动辄数月甚至以年计,宇航员面临长期宇宙辐射、肌肉流失、旅途寂寞等身心健康问题,而飞行中的食品、饮水、氧气等大量的物资消耗也将显著增加任务成本。这些都是限制人类将足迹迈向深空的未解难题。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与其研究更先......阅读全文

冬眠瘤的诊断

  肿瘤好发于肩胛区胸部颈股等处常位于皮下偶尔达肌肉组织境界清楚直径可达19cm(平均10cm)临床经过良性缓慢增大偶有触痛。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冬眠瘤的病因

  冬眠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脂肪组织肿瘤,由不同比例的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混合构成,至少一部分是胞质颗粒状、含多个胞质空泡的棕色脂肪。病因未明,患者主要为年轻人,男性略多见,表现为生长相对缓慢的皮下肿物,一般无痛。可发生于多种部位,最常见的是大腿,其次为躯干、上肢和头颈部。局部完整切除后不复发。[2]

冬眠瘤的检查

  1.组织病理学  良性肿瘤,根据多角形棕色脂肪细胞的含量和形态、伴有小血管增生的情况及间质背景情况的不同,将冬眠瘤分为6种亚型:颗粒状或嗜酸细胞型、混合型、浅染型、脂肪瘤样亚型、黏液样亚型、梭形细胞亚型。罕见分裂象和细胞异型性。  2.免疫表型  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S-100,梭形细胞亚型中梭

冬眠的蝙蝠与冬眠的熊具有相似的新陈代谢

近日,一个三名研究人员的团队(两名来自智利南方大学,一名来自智利天主教大学)发现了冬眠蝙蝠的新陈代谢与冬眠熊相似。研究中描述了团队在调整多种哺乳动物的能量消耗方面所做的工作,以了解更多关于一般冬眠的好处。研究人员对不同大小的哺乳动物在冬眠所节省的能量进行了分析。他们指出,通常情况下,动物越小,所节省

冬眠瘤的常见症状

  肿瘤好发于肩胛区,胸部,颈,股等处,常位于皮下,偶尔达肌肉组织,境界清楚,直径可达19cm(平均10cm),临床经过良性,缓慢增大,偶有触痛。

冬眠瘤的检查及诊断

  检查  1.组织病理学  良性肿瘤,根据多角形棕色脂肪细胞的含量和形态、伴有小血管增生的情况及间质背景情况的不同,将冬眠瘤分为6种亚型:颗粒状或嗜酸细胞型、混合型、浅染型、脂肪瘤样亚型、黏液样亚型、梭形细胞亚型。罕见分裂象和细胞异型性。  2.免疫表型  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S-100,梭形细胞

啥?冬眠有望助力癌症治疗!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最大的难题并不是医生没有办法消灭癌症,而是病人本身的身体状况无法承受高剂量的辐射治疗。对于大多数癌症患者而言,癌转移是他们死亡的主要原因。这种状况下,传统的手术、放化疗已经无法完全清除转移多处的肿瘤。  为了“绝境重生”,来自于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的著名物理学家Marco D

CT误诊冬眠瘤病例分析

病例女,21岁,一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颈部肿物,于当地医院就诊,查体发现肿块大小约5 cm×10 cm,表面光滑,无明显疼痛,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及异物感,近来自觉明显增大,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入院后查体:左侧颈部肿物,大小约10 cm×15 cm,触诊气管偏右,结节表面光滑,质韧,无压痛

冬眠瘤的病因及常见症状

  病因  由于冬眠瘤在上世纪末才被人们所认识,它占良性脂肪肿瘤的1.6%并占AFIP档案中所有脂肪组织肿瘤的1.1%。在AFIP的170例数据中,冬眠瘤大多发生于年轻人,平均年龄38岁,60%发生于20-40岁之间,只有5%发生于2-18岁的儿童,7%的患者年龄超过60岁。男性发病比例稍多。  累

冬眠瘤的常见症状及检查

  常见症状  肿瘤好发于肩胛区,胸部,颈,股等处,常位于皮下,偶尔达肌肉组织,境界清楚,直径可达19cm(平均10cm),临床经过良性,缓慢增大,偶有触痛。  检查  1.组织病理学  良性肿瘤,根据多角形棕色脂肪细胞的含量和形态、伴有小血管增生的情况及间质背景情况的不同,将冬眠瘤分为6种亚型: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