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声明:减少使用食品接触性材料

近日,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发布关于使用由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MFH)制成的食品接触性材料的声明。 这些树脂经常与竹纤维混合作为填料制成可重复利用的咖啡杯和餐具。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Andreas Hensel教授表示,这些产品并不适合在所有情况下用作食品接触性材料,因为在高温下,有害的三聚氰胺和甲醛会从材料迁移到食物中,而从‘竹制品’中释放的甲醛和三聚氰胺比从‘传统’三聚氰胺树脂杯中释放的要多,这一比例平均高达30%以上。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审查了一些食品接触性材料中释放甲醛和三聚氰胺的实验数据,当与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内部设定的每日可容许摄入量进行比较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成人甲醛的摄入量超过限量的30倍,儿童超过限量的120倍。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提醒消费者不要将MFH餐具在微波炉中使用,并建议欧盟将甲醛的迁移限量从......阅读全文

美国环保署豁免三聚氰胺甲醛缩聚树脂的最大残留限量

   据美国联邦公报消息称,2019年6月20日,美国环保署发布条例,豁免三聚氰胺甲醛缩聚树脂(Melamine Formaldehyde Polycondensate Resin)用作农药化学制剂中的惰性成分时的最大残留限量。  本次豁免申请由BASF Corporation按照美国《联邦食品、药

三聚氰胺、甲醛和纸浆的妙用——油水分离材料制备

  近年来溢油事件频发,油污泄露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泄漏污染是全球范围内水污染治理所面临的挑战。化学清理、焚烧、围栏收集等传统油污染处理方法耗时耗力,过程中往往会带来二次污染。各类基于仿生原理制备的超疏水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油水分离、防污防护等领域。多数材料在制备过程不可避免地使有机化学试

HPLC检测三聚氰胺

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含量2、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法测定高蛋白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法测定高蛋白食品中的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对不同样品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然后用Agilent TC2C18 4. 6 ×250 mm色谱柱,柱温为40 ℃,流动相为

三聚氰胺的检测

      采用标准       国标:GB/T 22388-2008           方法/原理/步骤         实验方法:   照国标:GB/T 22388-2008   实验图谱   标准三聚氰胺(纯度99.0%)的色谱图:

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用食品及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定量测定。 检测原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定量测定三聚氰胺残留。利用萃取液通过均质及振荡的方式提取样品中的三聚氰胺进行免疫测定。先将三聚氰胺酶标记物,样品萃取物及标准加入到已经包被有三聚氰胺抗体的微孔中开始反应。在30分钟的孵育过程中,样品萃取物中的

HPLC检测三聚氰胺

  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2、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法测定高蛋白食品中的三聚氰胺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法测定高蛋白食品中的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对不同样品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然后用Agilent TC2C18 4. 6 ×250 mm色谱柱,柱温为40

捷克通报我国塑料盘子甲醛和三聚氰胺迁移量超标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9月20日,捷克通报我国塑料盘子甲醛和三聚氰胺迁移量超标。 具体通报信息如下:   

华南理工利用三聚氰胺制造光电材料

  日前从华南理工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级本科生张远浩,利用三聚氰胺合成了多色发光的光电材料。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子刊《科学报告》上。   据介绍,类石墨层状结构氮化碳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董国平和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声明:减少使用食品接触性材料

  近日,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发布关于使用由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MFH)制成的食品接触性材料的声明。  这些树脂经常与竹纤维混合作为填料制成可重复利用的咖啡杯和餐具。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Andreas Hensel教授表示,这些产品

三聚氰胺检测试剂

  一、概要   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无味的纯白色单斜棱晶体,形似蛋白粉,属于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塑料、染料、化肥的生产和纺织行业。由于三聚氰胺分子含氮量很高,只要添加到食品中就可在检测中造成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目前在饲料、牛奶、奶粉、饼干、奶糖等相关产品均发现有三聚氰胺残留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