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疟疾疫苗出世喜忧参半——安全与否仍需谨慎评估

几十年来,虽然疟疾病例及其导致的死亡人数在不断下降,但人类抗击疟疾的斗争却止步不前。对最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产生耐药性的寄生虫正在传播,而疟蚊对杀虫剂的耐药性也越来越强。 疟原虫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疫苗靶标。它的生命过程复杂,雌蚊通过叮咬将名为子孢子的疟原虫细胞输入人体血液,它们在肝脏中繁殖,形成另一种被称为分生子的细胞类型,并侵入红细胞继续繁殖。 受侵的血细胞会破裂,从而引起发烧、头痛、发冷、肌肉疼痛等症状,通常还会引起贫血。在这个过程中,寄生虫经常改变它的表面蛋白,这使其成为免疫系统和疫苗难以捉摸的目标。 “RTS.S,又名Mosquirix,是首个通过临床试验阶段的疟疾疫苗,可以预防恶性疟原虫感染所致的疟疾。世界卫生组织已决定在非洲马拉维、加纳和肯尼亚建立疫苗试点,这是抗击疟疾的里程碑事件。”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教授孙彩军表示,Mosquirix是第一个起部分保护作用的疟疾疫......阅读全文

新疟疾疫苗:奇迹还是泡影?

  发烧、寒战、呕吐、头痛甚至意识模糊,这些都是疟疾每年带给两亿新增患者的痛苦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仅2015年全世界就有2.14亿人感染疟疾,其中43.8万人因此丧命。虽然疟疾疫苗研究已经持续一个世纪,但大多数只含有病原虫单个分子,不能提供足够免疫力,至今仍无高效疫苗问世。  大部分疟疾病例由

新疟疾疫苗:奇迹还是泡影?

  发烧、寒战、呕吐、头痛甚至意识模糊,这些都是疟疾每年带给两亿新增患者的痛苦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仅2015年全世界就有2.14亿人感染疟疾,其中43.8万人因此丧命。虽然疟疾疫苗研究已经持续一个世纪,但大多数只含有病原虫单个分子,不能提供足够免疫力,至今仍无高效疫苗问世。  大部分疟疾病例由

“不完美”疟疾疫苗走向市场

  完美与好不应该是敌人,特别是在对抗像疟疾这样的毁灭性疾病时更是如此。一种新的疫苗正在迅速进入疟疾药物的市场,在接种该疫苗的大龄儿童中,有不到一半的孩子实现了成功预防。   从2009年3月起研究人员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被称为RTS,S(其成分的缩写)的疫苗研究。2011年报告的初步结果表明:对5到

Nature子刊:潜在的疟疾疫苗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入侵人红细胞,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由宿主受体和寄生虫配体之间的特殊相互作用介导。日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的科学家们,发现了疟原虫入侵人红细胞期间的一个关键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发现了一种方法来阻止这个入侵过程。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

科学家发现新的疟疾候选疫苗

  目前,研究人员发现了有助于对抗疟疾的新疫苗靶点。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一种新的大规模的方法,用一组感染儿童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检测来自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的一个蛋白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7月30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

世卫组织或批准首个疟疾疫苗

   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建议的专家,即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会议上推荐全球首个疟疾疫苗的使用。  每年,疟疾导致50万名5岁以下非洲儿童死亡。今年4月,由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制造的RTS,S疫苗进行了大规模试验。研究发现,在接受了3剂疫苗注射并在18个月后接受加强剂量注射的5岁以上儿童中,随后

BioNTech将开发基于mRNA的疟疾疫苗

  2020年12月,BioNTech的BNT162b2成为首个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的COVID-19信使RNA (mRNA)疫苗。现在,这家德国公司启动了其疟疾项目,旨在成功生产疟疾疫苗,并在非洲实现可持续的生产和供应。   据该公司称,它将评估各种具

新抗体为开发儿童疟疾疫苗带来希望

  美国科学家报告说,他们在非洲儿童的体内发现一种抗体,可以把疟原虫“囚禁”在宿主的红细胞内,从而阻止疟原虫在宿主体内扩散。这一新成果为开发儿童疟疾疫苗带来希望。     美国罗得岛医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说,在疟疾高发地区,一些人经常会出现保护性的免疫反应,他们血液中的疟原虫水

PNAS:开发出便宜耐高温的疟疾疫苗

  尽管关于疟疾的研究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但是现在这种疾病每年仍然影响着数亿人,造成50万余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热带地区的孩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疟疾寄生虫是一个“变形人”,使之难以治疗。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尽管寄生虫的蛋白质可以作为疫苗使用,但是这些蛋白质在热带温度下不稳定,且需要复杂而昂

疟疾疫苗探索的第一期进展

PfSPZ疫苗的免疫原。   疟疾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在2010年估计每天这种疾病会造成2000人死亡,且长期以来一直缺乏高效的疫苗,但现在,研究人员正在这一领域取得进展。尽管他们制造的疫苗仅能通过静脉给予(而不是更为常见的通过肌肉内、皮内或鼻腔内通路给予),但它的确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