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研人员成功研发新型触觉电子皮肤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感官系统。记者近日获悉,香港城市大学参与的跨院校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套“皮肤集成的触觉界面”系统。这套以皮肤为媒介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系统,可以通过紧贴皮肤的无线致动器,将能源转换成机械动能,将触觉刺激传送到人体。该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自然》上。 据介绍,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刺激来创造体验,但相比眼睛和耳朵,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感官系统,因此透过触觉感应外界环境,效果更好。 论文第一作者、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助理教授于欣格博士说:“我们的目标是研发出媲美真人皮肤的电子皮肤。与市面上同类设备相比,这个新系统十分轻薄,可以紧贴皮肤,而且不需要电线和电池。” 这套系统采用了新的材料、结构、能量传输策略和通讯方案。研究团队将700余个功能组件组成厚度小于3毫米的柔韧皮肤器件,包括轻薄柔软且可拉伸的内层,可以紧贴皮肤;由硅胶保护的功能层,里面有无线控制系统及互相连接的......阅读全文

中检院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检验检测检疫科研机构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检验检测检疫科研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发展纪实  科研人员在讨论实验结果  工作人员使用病毒气溶胶采集富集仪进行检测  科研人员在进行实验分析  中国检科院成功举办“全国检验检测检疫学术论坛”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与综合国力竞争

斯坦福大学教授:人造电子皮肤不是梦,未来再无智能机

  鲍哲南在制造用于柔性薄型显示器的全塑晶体管的新型高性能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方面有突出贡献。她的工作使柔性电子电路和显示器成为现实。在她最近的工作中,她开发了皮肤启发的电子材料。  她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国家发明研究院的院士,因为在人造电子皮肤上的工作至关重要被选为“自然”杂志2015年十大科

201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高新成果比比皆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013年,中国科技界把攒了多年的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高新成果比比皆是,以至于评委会只得忍痛割爱。   由科技工作者、资深科技记者和广大读者评选出来的2013年十大国内科技新闻,坚持以往的全面视

2012年世界各国生物技术发展回顾

  美国   遗传学研究精彩纷呈;细胞学研究成果丰硕;药理学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与治疗获得突破性进展;肿瘤学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开发出一种绘制DNA之间接触位点的新方法,并利用计算机模型绘制出一个细胞中完整DNA链——基因组的精确三维图像;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制造出一个能折叠成

2018年十大国际科技新闻解读

基因剪刀  使用CRISPR基因调控技术直接操纵细胞基因组,研究人员将老鼠的皮肤细胞变成了诱导多能干细胞。曲面加速光束  美国和以色列科研团队实现了光束轨迹偏移。此实验可用于模拟广义相对论现象。幽灵粒子  来自太空的一个高能中微子横穿南极洲“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科学家认为其来源可能是耀变体。探访“

2017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尽管安全性一度遭到质疑,但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势头不可阻挡。  基因测试新技术  新概念造影剂“纳米MRI灯”  巴西转基因大豆  记录DNA数据  具隐身效果的膜材料(模拟效果图)  耐水性超薄太阳能电池  美 国  基因编辑技术火热 干细胞研究获突破  美科学家开展了该国首个对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

院士评出2012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3年1月19日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9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

生物电子学开启人机结合新纪元

  半机械人的时代已经到来。生物学家、材料学家以及纳米技术专家正携手共进、攻克难关。图片来源:SOMEYA-SEKITANI GROUP/东京大学  John Rogers看上去不像是一个半机器人,但实际上他的改造已经开始。Rogers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材料学家,在最近的一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鲍哲南:让人造皮肤更智能的“女魔术师”

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报告说,美国斯坦福大学华人女教授鲍哲南团队在柔性电子领域实现了制造工艺的飞跃,使得人造皮肤的感应和计算能力更强、智能性更高。在柔性电子研究领域一片理工男的天下,鲍哲南做到了全球顶尖。世界顶尖的学科前沿研究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两个孩子的妈妈、远在海外却时刻挂念父母的女儿,

智能手环终结者?科学家研发电子皮肤

  电子皮肤  科学家已经发明出一种超薄电子皮肤,把它贴在身体上能够测量出人体的含氧量。这一发明还能用于其他生理体征的监测,让智能手环成为过去。  日本研究人员称,这项电子皮肤的发明能够便于医生在外科手术时监测人体器官中的含氧量。  科研人员正在通过研发具有超强延展性的材料来仿制人体皮肤,制造出超薄

科学家脑洞大开 高端智能工具如何改善人类健康

  在过去十几年中,智能手机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银行业到购物,再到娱乐,不一而足。在充满创意的数字化技术、云计算以及机器习得这三股力量的合力作用之下,日渐医用化的智能手机正准备改变医疗行业的各个领域,其结果则是,作为病人的用户将首次登上这一舞台的中央。  在智能手机的革命化影响下

201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12月18日举行的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会上揭晓。  2012年度高校这十大科技进展是:安徽医科大学主持的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汗孔角化症、掌跖角化症和少毛症致病基因研究,北京大学主持的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隧道电离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持的先

手机如何帮助科学家66地搞科研?

  如今人们生活在高科技和信息化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智能手机的诞生也造就了很多低头一族,很多人认为手机在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人们日常的生活,比如正常的交流等,然而在科学研究中研究人员也会经常利用手机来“搞事情”,在手机的帮助下他们也获得了多种研究成果,本文中

苏州纳米所在柔性仿生传感器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随着柔性电子学、材料科学及微纳加工技术发展,柔性/可穿戴电子技术近年来成为电子器件研究的重要领域。其中,能够实现对外界信号精确感知的高性能柔性可延展传感器是其中的基础性核心元器件之一。由于具有良好曲面共形特征及轻、柔、韧等特性,柔性传感器在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医疗监测及运

盘点2015年世界各国先进制造技术成果

   人类文明有三大物质支柱:材料、能源和信息。这三大支柱都离不开人类的制造活动。没有“制造”,就没有人类。制造技术是制造业所使用的一切生产技术的总称,是将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要素经济合理地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成品/半成品和技术服务的技术群。近两百年来.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驱动下,制造业的

2018年度化学领域重要成果回顾

  日前,化学化工界重要媒体,美国化学会主办的《化学化工新闻》依照惯例,总结了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化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笔者特将其中主要内容编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机器学习在化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人工智能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也是化学家们关注的焦

2018年度化学领域重要成果回顾

  日前,化学化工界重要媒体,美国化学会主办的《化学化工新闻》依照惯例,总结了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化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笔者特将其中主要内容编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机器学习在化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人工智能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也是化学家们关注

从克隆猴的成功谈中国创新

  克隆猴诞生的消息让媒体蜂拥而上,可爱的“中中”“华华”萌态不断刷屏,让2018年新春多了一道创新大礼。  这一成果所体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活动正在不断深入,尽管仍然缺乏具有领军性质的原始创新,通俗地讲就是具有潜力问鼎诺奖的成果,但结合不断取得的成绩,我们可能也要转变一下——对科学本身而言,问

Nature Nano:新型电子皮肤能记忆信息

       发明这款电子皮肤的科研人员们在《自然纳米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论文中说,科研人员们指出这项技术未来可以帮助有异常行为的病人,比如帕金森症和癫痫患者。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卢楠书(音译)是这项研究的参与者

49岁的美国三院院士四小时工作法

  他发表了400余篇论文,引用7万余次,4次入选麻省理工年度技术突破,新创多家成功企业,转化50余项专利技术,每天却只有4个小时秘密工作时间。他是John A Rogers,年仅49岁,美国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柔性电子的先驱人物。今天,他为知社讲述他创新创业的传奇故事:研究的缘起

这项“杀手性”应用,可满足全世界的能源需求

  纳米和能源有什么关联?纳米技术可能带动能源新的革命?十一届埃尼“前沿能源奖”对纳米发电机应用于新时代能源的前景给予充分肯定,并将该奖授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这也是对其“纳米发电机之父”地位的认可。  埃尼奖(Eni Award)被誉为

新型人造皮肤问世 可感受温度和湿度变化

  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一个科研团队的研究人员利用微小的金属粒子和树脂制造出了一种新的柔性传感器。如果科学家们能够将附有新型传感器的电子皮肤运用到义肢上,那么义肢就有可能感觉到周边的环境的变化。这一项新研究发表在6月份出版的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

人民日报:高校做科研,望向更远处

   大学,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  目前,我国高校在前沿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同时积极落地转化、服务民生发展。多元的学科背景、完善的人才梯队、丰富的研究资源,使得高校在科研创新中具备独特的竞争力,能够紧盯未来科技趋势,攀登一个又一个科研高峰。  移动信息通信与安全、超循环气动热力

理化所等发明DREAM-Ink技术使直写式柔性电子器件成现实

   近期,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清华大学的科研人员在印刷电子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令在各种柔性或硬质材料表面直接手写电子器件成为现实。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Y. X. Gao, H. Y. Li, J. Liu, Di

打印一个盆骨,打印一个肾脏:3D打印引领医学革命

  2012年,美国俄亥俄州。刚生下来6周的小男孩凯巴(Kaiba Gionfriddo),开始出现呼吸困难,拒绝进食。两个月的时候,小凯巴的症状越来越糟糕,已经无法自主呼吸了,医生必须给他插上气管插管维持呼吸。   检查发现,小男孩患上了极端罕见的先天性支气管软化症,气管自行塌陷,无法自主呼

盘点2014年度十大改变世界的革命性技术

  基因编辑更快更准更简单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变生物体基因组的方法,成功将蛙的DNA插入到细菌中。20世纪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带有一

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舱内是啥样?

  上个月完成太空飞行并成功返回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目前正在进行各项技术测试,那么返回舱现在是什么样子?状态如何呢?  日前,总台央视记者独家获得授权,近距离对返回舱进行了探访。尤其是返回舱舱内的布局也是首次对外公开,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总台央视记者李厦:这里是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

收购、推新、立项 拉曼光谱依旧火热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自从1928年C.V.拉曼发现拉曼散射现象以来,拉曼光谱仪器的发展可谓经历了一波三折,直至60年代激光光源的问世,以及光电讯号转换器件的发展才给拉曼光谱带来新的转机。直至今日,拉曼光谱技术发展依旧迅速。2017年,2家国际大型仪器厂商进军拉曼市场,国产厂家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拉曼产

塑料造的皮肤也能拥有人类触觉?

  鲍哲南手中拿着一款透明的薄膜材料,乍看就像是购物频道中热销的戳不破的保鲜膜。这是一种诞生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实验室,导电性、拉伸性俱佳的高分子材料。鲍哲南用专业科学术语将它称为“柔性电极”。  在未来,作为人造皮肤的材料,一方面,它具备高柔韧度的拉伸性,同时,和人类的皮肤一样,它能够自我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