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发现抑制谷氨酸释放或可抗抑郁

近日,发表在Neuron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为开发新型抗抑郁药物迈出了重要一步。这种药物可能比目前的药物更快、更有效地缓解抑郁症状,而且副作用更少。该研究方法涉及增加大脑中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供应,通过降低抑制谷氨酸释放的受体活性来调节情绪。 该研究团队在动物模型中用选择性抑制mGlu2和mGlu3的类药物分子,从而阻止了谷氨酸释放的长期变化。谷氨酸受体位于神经细胞之间突触或间隙的相对侧。 该研究通讯作者、范德比尔特神经科学药物研发中心主任P. Jeffrey Conn博士说:“抑郁症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随着对其了解的不断增加,我们发现mGlu2和mGlu3在抑郁症的不同方面都有作用。不同患者对一种药物的反应可能优于另一种。” 该研究第一作者、药理学博士后研究员Max Joffe说:“这些化合物影响了连接大脑前额叶皮层和丘脑的神经回路。虽然该回路与注意力和认知功能有关,但它对于这些......阅读全文

抗抑郁实验相关-老药新用: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

抗抑郁实验相关-老药新用: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摘要] 氯胺酮是一种非选 择 性 N-甲 基-D-天 门 冬 氨 酸( NMDA) 受体拮抗剂,常作为全身麻醉药用于临床。近年来研究发现,氯胺酮具有快速、有效、持久的抗抑郁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神经递激质、AMPA

浙大胡海岚团队同期刊发两篇《自然》 突破世界性难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求是高等研究院胡海岚团队在抑郁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月15日,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同期刊发该团队的两篇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文章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了人类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  神秘

医保目录种中两种精神系统药谈判成功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精神分裂、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疾病呈上升趋势,且大部分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容易使患者产生自杀倾向。2017年,医保目录谈判成功的36个品种中有两个药物为精神系统药,分别是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和抗精神病药喹

快速抗抑郁治疗的新机制

  如果吃一颗小药丸就能让心情马上好起来,这无疑是抑郁症患者的福音。近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介绍了课题组发表在英国《分子精神病学》杂志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是“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与谷氨酸受体2B亚基的解偶联能产生快速抗抑郁样效应”。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谷氨酸受体的快速抗抑郁作用新理论

盘点临床试验中的抗抑郁症药物

  抑郁症的现状  抑郁症是最常见但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之一。2005 年到 2010 年,美国因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造成的经济负担就增加了超过 21%。尽管现已有几种已上市的抗抑郁剂,包括选择性 5 -HT 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

抑郁症用药市场与研发趋势

  全球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为全球范围内致残的第一大诱因。在美国,9.1%的人患有抑郁症。全球范围内,接受抑郁症治疗的患者不到实际患病人数的一半,在一些国家甚至还不到十分之一。  除了心境上的持续低落,抑郁症还伴随一系列生理反应,如:暴躁易怒、精神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学习交流出现障

慢性应激与抑郁症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慢性应激与抑郁症发病机理研究进展摘 要: 慢性应激生活事件是导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慢性不可预测应激( CUS) 能够诱导类似抑郁的行为,包括被动的行为应对、快感缺乏、以及许多其他情感上、认知上的行为症状。同时,慢性应激也表现出对成年海马神经的负面调控,应激可以使成年海马神经的细胞增殖降低,重症抑

甘草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及应用概况

摘要:探讨甘草治疗抑郁症的特点。查阅近年来关于中药甘草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文献,从甘草抗抑郁活性成分及其在中药复方中的应用等方而分析甘草治疗抑郁症的特点。甘草治疗抑郁症应用广泛,在改善动物行为学和生化指标上都有良好的疗效,其机制主要涉及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改善下丘脑一重;体习肾上腺(HPA)

我国科学家再获多项研究成果

  肺泡发育之谜揭开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 日前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育细胞》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汤楠实验室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世界上首次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直观、实时地观测了肺泡的发育过程,提出了一个机械力和生长因子共同调控肺泡发育的全新模型。  肺泡的发育过程非常复杂,汤楠

氯胺酮抗抑郁新机制被发现,但人们却更担心了

  近年来,氯胺酮已成为严重难治性抑郁尤其是伴自杀风险者最具潜力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其作用机制仍不甚明确。日前一项新研究显示,氯胺酮的抗抑郁效应可能来自其对大脑阿片能系统的激活作用。本项研究于8月29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影响因子 13.391)。  本项小规模研究显示,在氯胺酮治疗前使用

新机制抗抑郁药!强生Spravato鼻喷雾剂美欧申请新适应症

  强生旗下杨森制药近日宣布,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了抑郁症新药Spravato(esketamine)鼻喷雾剂的II类变更申请。该申请旨在扩大Spravato的使用,超出其当前的适应症,作为一种急性短期治疗药物,与口服抗抑郁药联合使用,用于发生中度至重度抑郁症发作、并且有自杀意念的重度抑

重磅!| 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

  第14届“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举办,《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五家编辑部参与推荐科学研究进展,经两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部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负责人等专家学

强生Spravato鼻喷雾剂在美提交新适应症申请

  强生旗下杨森制药近日宣布,已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了抑郁症药物Spravato(esketamine)CIII鼻喷雾剂的一份补充新药申请(sNDA),寻求批准Spravato一个新的适应症,用于有强烈自杀意念的重度抑郁症(MDD)成人患者,快速减少抑郁症状。如果获得批准,Sprav

增强下丘脑皮层中信号的传播 有望抑制抑郁症?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在抗抑郁药物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开发出见效快、能更有效地缓解症状且副作用较小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图片来源:Neuron  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能够增加大脑特殊部位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盐的供给,这或许

氯胺酮可刺激大脑前额叶皮层的一个区域从而起作用

  一项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氯胺酮可能通过刺激大脑的前额叶皮层的一个区域从而起作用。氯胺酮可以产生迅速而长效的抗抑郁药物效果,然而这种药物的副作用和滥用的潜力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而且氯胺酮的效应的细胞机制尚不清楚。  为了确定下边缘前额叶皮层(IL-PFC)在氯胺酮的抗抑郁药物作用中的作用,Ronal

Science光遗传学新成果:如何赶跑不开心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区域负责处理人类体验为“失望沮丧”的感觉和情感信息。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这一区域的一个控制机制。发现了当情绪低落时有可能的神经化学解药。这项研究在线发表在9月18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论文的资深作者、生物科学部神经科学和神经生物学系教授

Nature 专家点评丨李晓明团队揭示大麻治疗抑郁症新机制

  北京时间1月15日凌晨,李晓明教授团队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annabinoid CB1 receptors in the amygdalar cholecystokinin glutamatergic afferents to nucleus accumbens m

光疗抗抑郁作用的神经环路新机制

  抑郁症是以持久自发性情绪低落、快感缺乏等抑郁症状为特点的精神系统疾病。抑郁症病因复杂,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及心理咨询来缓解患者的症状。但上述治疗手段存在起效慢、个体差异性大、副作用高等缺点。研究提示光疗可有效缓解多种类型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目前光疗抗抑郁作用产生的神经机制尚不明确,光疗的最佳

哈佛大学91岁诺奖得主、Corey教授最新JACS合成手性α-氨基酮

  说起有机合成化学家E. J. Corey(Elias James Corey),你也许最先想到的是“逆合成分析”(retrosynthetic analysis)。E. J. Corey先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这一概念,并因此获得了199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种逆向思维合成方法从剖析目标分

神经网络与机体代谢之间的关系

  大脑神经系统与机体代谢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神经元传递的信号能够调控机体的各类代谢活动的强度,而代谢特征的改变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神经信号的传递。针对这一领域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盘点,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Science:鉴定出暴食神经元  doi:10.1126/

生物标志物 乙酰左旋肉碱(LAC)可调节抑郁症 ?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洛克菲勒大学McEwen实验室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乙酰左旋肉碱作用于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的神经元,研究人员认为,通过改变谷氨酸水平,该分子会影响抑郁症的系统。洛克菲勒大学医学实验室  新发现表明,患有严重抑郁症(MDD)的人血液中的乙酰左旋肉碱(LAC)分子水平低于健康对照

中国学者最新Science文章

  2013年8月30日,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胡海岚研究组在《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外侧缰核中的βCaMKII介导抑郁症的核心症状》的研究文章。文章通过蛋白定量质谱分析,脑区定点基因表达,电生理以及行为学等手段发现并证明了钙调蛋白激酶家族成员βCaMKII在抑郁核心症状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现

回顾2018:中国大陆在CNS发表的神经科学论文

  即将过去2018年,中国大陆学者在神经科学的基础、临床及技术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单位或通讯作者(含共同通讯)单位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 即CNS发表以神经科学为主体的研究论文共计19篇。其中,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和最

3月份美国FDA重要监管决定的药物:多款首发疗法将获批

  知名财经网站RTTNews近日发文,2019年3月将有11款药物在美国监管方面迎来重要审查决定,其中亮点包括:30年来首个新机制抗抑郁药Spravato、首个三阴性乳腺癌肿瘤免疫疗法Tecentriq、首个产后抑郁症药物Zulresso、首个治疗1型糖尿病的SGLT1/2双效抑制剂Zynquis

Nature Neuroscience解密为何疼痛会导致抑郁症

   慢性疼痛,如病理性神经痛、癌痛、偏头痛和腰背痛等,是临床最普遍的病症之一,发病机理错综复杂,发病原因往往不明,也不可预知。针对顽固性的慢性疼痛,目前没有良好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同时还会滋生诸多的情绪疾病,如抑郁和焦虑等(超过50%的慢性痛患者表现出抑郁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产生机制尚不清楚。

疼痛致抑郁症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张智课题组,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凯和田仰华研究组及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在慢性痛导致抑郁样行为的神经环路基础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A neural circuit for comorbid depressive symp

冰桶挑战背后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渐冻症

2014年夏天,全球社交媒体突然风靡起一股“冰桶挑战”的热潮,为了帮助渐冻人协会募款,参加者必须将一桶冰水从头顶淋下,并将过程拍影片上传网络,而完成挑战后,可以点名3个人完成,被点名者可以选择完成或捐款100美元,或者是两者都做。 图1. 2014年夏天,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图片来源:u

科学家发现一种小分子有助抑郁症治疗并发现潜在风险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道格拉斯研究所的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一种只有在人体和其它灵长类动物大脑中存在的小分子。当这种分子水平变低时容易导致沮丧抑郁等情绪。这一发现有望将抑郁症的治疗提高到一个新层次。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上。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抑郁症有日渐增多的趋势。

他们是怎样被“冻”起来的?

  随着“冰桶挑战”在互联网上风行,许多人第一次听说了渐冻人,以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这个佶屈聱牙的病名。这种怪病也引起了许多疑问,在此就把相关答案总结一二。  渐冻人到底是种什么病?  ALS,又称MND,也就是“运动神经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ALS

最新研究:“肠-脑”轴通路揭示芍药成分抗抑郁机制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芍药被称为“花中之相”,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而且芍药浑身是宝,芍药内酯苷是我国传统中药逍遥丸(散)抗抑郁的主要成分之一。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ut-brain axis metabolic path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