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物理学家认为这样能更好的理解细胞

冲绳县科学技术学院(OIST)研究生院生物物理学理论组的科学家和纽约城市大学的合作科学家建立了一个模型来确定细胞在不同环境下可能采用哪些手段来提高敏感性,从而揭示我们身体中的生化网络运作。 我们身体检测疾病、异物、食物来源和毒素的能力由包围我们细胞的一系列化学物质以及我们细胞“阅读”这些化学物质的能力决定。细胞是高度敏感的,但是研究人员还不清楚免疫系统是如何被一个外来分子或离子触发。 现在,冲绳县科学技术学院(OIST)研究生院生物物理学理论组的科学家和纽约城市大学的合作科学家建立了一个模型来确定细胞在不同环境下可能采用哪些手段来提高敏感性,从而揭示我们身体中的生化网络运作。 “这个模型将复杂的生物系统抽象成一个简单易懂的数学框架,”前OIST博士后研究员、这篇《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的第一作者Vudtiwat Ngampruetikorn博士说。“我们可以用它来梳理细胞如何选择花费有限的能量......阅读全文

光芯片让一般显微镜具有纳米级分辨率

  新技术可以把普通的显微镜变成超分辨率纳米显微镜。  一个来自德国和挪威的物理学家团队研发出一种可使传统显微镜拥有纳米级分辨率的光芯片。研究人员声称:光芯片不仅为更多的人开启了使用纳米显微镜的大门,而且批量生产的光芯片将比当前依赖于复杂显微镜的纳米显微技术提供更大的视野范围。  纳米显微镜又称为超

科学家用表型变异重建单个细胞生命史 追溯到受精卵

  英国威尔克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科学家近日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通过观察健康细胞基因组的变异过程,能把一个细胞的生命历史追溯到最初的受精卵。它们构建了多种组织细胞的发展历程,从早期胚胎开始,直到它们变成成熟器官中的“一员”。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在多细胞生物的生命历程中,身体的

PNAS人物丨杰出的华人生物学家之哈佛大学吴皓教授

  随着生物大分子结构的逐步解析,研究人员对细胞生理的认知也在不断革新。  哈佛大学吴皓教授实验室主要聚焦细胞抗感染和损伤性刺激的免疫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于201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些工作首先解析结构并定义了信号小体(Signalsomes),即超分子组装中心(supra

细胞内疾病“守门员”作用方式厘清

  ABC转运蛋白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整合膜蛋白,与人类疾病和药物密切相关,因而在临床上备受关注。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首次绘制出了这种蛋白的细胞“路线图”,揭示了它们与细胞中其他重要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成果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之间的互动机制,有望为癌症

科学家绘制出人类基因组三维图像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4日报道,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多恩希夫文理学院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绘制DNA(脱氧核糖核酸)之间接触位点的新方法,并利用计算机模型绘制出一个细胞中的完整DNA链——基因组的精确三维图像。相关论文预先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网站上。   细胞内的基因组就像一碗细丝面,不同

细胞内的分子聚集有利于基因表达

  活细胞内部是个拥挤的场所,各种及其他大分子紧紧挤在一起。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4日报道,最近,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利用人造细胞系统,对这些聚集在一起的分子进行了近似研究,发现这种紧密聚集有利于基因表达过程,尤其是在其他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这一发现有助于合成生物学家将来开发出人造细胞,

日科学家研制基因编码“温度计” 可潜入细胞测温度

  如果你问一个生物学家,某个细胞下一步会做什么?他可能先要问你该细胞的电压、氧化性、pH值、渗透性、葡萄糖浓度等等,然后才可能据此预测它是正要发起一个动作电位,还是要进入有丝分裂,抑或正在走向凋亡。但如果你能轻松地得到亚细胞范围的温度曲线图,比如每个线粒体、中心粒甚至内质网区的温度,就像母亲给孩子

日科学家研制基因编码“温度计” 可潜入细胞测温度

  如果你问一个生物学家,某个细胞下一步会做什么?他可能先要问你该细胞的电压、氧化性、pH值、渗透性、葡萄糖浓度等等,然后才可能据此预测它是正要发起一个动作电位,还是要进入有丝分裂,抑或正在走向凋亡。但如果你能轻松地得到亚细胞范围的温度曲线图,比如每个线粒体、中心粒甚至内质网区的温度,就像

“精准”技术诞生的人类婴儿:谢晓亮和北大的故事

第一位MALBAC宝宝周岁照(左:谢晓亮;右:陆思嘉)  1、女明星与被拒的申请  2013年,有关个体化医疗最大的新闻之一是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宣布自己已“预防性”地切除了双侧乳腺,原因是她携带一种“错误”的基因——BRCA1,这种基因会极大增加携带着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可能性——她大概会有87%的

201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高新成果比比皆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013年,中国科技界把攒了多年的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高新成果比比皆是,以至于评委会只得忍痛割爱。   由科技工作者、资深科技记者和广大读者评选出来的2013年十大国内科技新闻,坚持以往的全面视

《科学》:2013年六大科学领域值得关注

  12月2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认为,2013年有6大科学领域值得关注:单细胞测序、“普朗克”探测微波背景辐射、人类连接组计划、探索南极冰下世界、癌症免疫疗法和基础植物研究。   单细胞测序:细胞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研究人员正努力尝试将它们进行单个分离、研究和比较。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基因组测

2013最火科学领域?南极冰下世界探索最靠谱

  美国《科学》杂志认为,2013年有6大科学领域值得关注,分别为:单细胞测序、“普朗克”探测微波背景辐射、人类连接组计划、探索南极冰下世界、癌症免疫疗法和基础植物研究。   单细胞测序:细胞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研究人员正努力尝试将它们进行单个分离、研究和比较。目前生物学研究

中以物理学家首次找到光的推拉力证据

  新研究首次演示了当光撞击液面时,介质表面会向内弯曲,这表明光会产生推力,与亚伯拉罕的理论一致。10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当光通过一种介质,比如油或水,它会牵拉或推动这种介质吗?虽然大多数实验发现光可产生推拉力,但一直没有证据对此充分加以证明。  现在,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中

北大生命科学院新任院长饶毅发起系列讲座

王晓东首先开讲;诸多海内外华人科学家将登场  据北京大学官方消息,新上任的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发起了“展望事业 探讨人生”的系列讲座,并亲自邀请部分演讲者。饶毅是今年9月25日被聘为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的。  据悉,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王晓东将在10月19日首先开讲。王晓东

Nature子刊回答免疫领域长期悬案:单受体驱动的抗原识别

  T细胞保护我们免受细菌和病毒侵袭,也可以防止自身细胞癌变,它们是我们免疫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捕获非典型或外来分子,它们不断用数以千计高度敏感的T细胞抗原受体更新自身表面。当检测到抗原,T细胞会直接绞杀或警告其他免疫细胞开启全面免疫应答。  然而,有时T细胞本身也是一个挑战:它们会引起器官移

重磅!| 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

  第14届“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举办,《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五家编辑部参与推荐科学研究进展,经两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部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负责人等专家学

Curr Biol:控制细胞大小的潜在机制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控制细胞大小的潜在机制。  大约五年前,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物理学家Suckjoon Jun领导的一个小组发现,细胞大小由一个称为“加法器”的基本过程控制,这个过程指导细胞从出生到固定的增加大小。然而,关于这个过程背后的机制仍然存在着神秘感,  在最近

美揭开细胞分裂之谜 与细胞最终大小和生长时间无关

  当细胞迅速生长并一分为二时,是什么触发了这种分裂?和细胞最终达到的大小有关?还是与细胞生长的时间有关?  美国科研人员揭示了谜题的答案,而且这一答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细胞分裂与二者都没有关系,它们遵循着特殊的量化原则保证不同大小细胞稳定分布。  细胞如何控制自己的大小并保持不同大小的稳定分布是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印度用老鼠干细胞培育出内耳,有助于内耳症的治疗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0日报道,印度科学家在今天出版的《自然》杂志网络版上撰文表示,他们已经成功地将实验鼠的胚胎干细胞转化成了内耳的关键结构。最新发现有望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内耳的发育过程,并构建出新的疾病模型,为听力损失和平衡失调找到新的药物和疗法。   由印度大学医学院的耳鼻喉专家额瑞·哈

Nature:史上最详细转录因子TFIID三维结构出炉

  你的DNA不只是控制你眼睛的颜色和你是否卷舌。你的基因含有制造你身体所有蛋白的指令,而这些指令是你的细胞让你存活所持续需要的。但是在此之前,基因表达在分子水平上如何运行的一些关键细节一直有点神秘。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

为何原生生物能够快速进行细胞间的通讯?

  远距离可靠快速地传递信息对于细胞在复杂环境中的存活至关重要,多细胞生物已经进化出了能以100米/秒的速度沿神经元传递信号的方法,在单细胞世界中,当在细胞间传递信号时,有机体会依赖于其外部介质,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研究者Mathijssen等人表示,当称为原生生物的

肺细胞再生研究最新进展

  就像所有器官那样,人肺部刚开始时是作为未分化的干细胞团块存在的。但是在几个月后,这些细胞形成有序的结构。它们聚集在一起,一些细胞形成肺部气道,其他的细胞形成肺泡。肺泡是我们的人体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地方。在理想的情形下,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两个健康的会呼吸的肺部。   近年来,自从科学家们首次发现

诱导细胞自杀的“死亡受体”会促进肿瘤生长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每个细胞都包含有自我毁灭的机制,当细胞受伤或者生病时,会启动该机制诱导细胞死亡。但是,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在正常的细胞中,诱导细胞自杀的死亡受体CD95实际上会促进癌细胞的生长。   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芬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指

新技术能实时监测单个细胞间相互作用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8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将纳米传感器“贴”在细胞膜表面,可实时监测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清晰度远超以往。这项创新技术能让科学家进一步理解复杂的细胞生物学、监测移植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为疾病研发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最新研究发表在7月17日

新型纳米传感器实时监测单细胞间相互作用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8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将纳米传感器“贴”在细胞膜表面,可实时监测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清晰度远超以往。这项创新技术能让科学家进一步理解复杂的细胞生物学、监测移植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为疾病研发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最新研究发表在7月17日出版

激活大脑免疫细胞可修复受损脑组织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实验证明,大脑关键“育种”细胞分泌的物质可以提高基于脑部对健康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强度。这一发现为理解原位干细胞和干细胞移植如何改善大脑功能增加了一个新的视角。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近日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在线版上。   帕洛・阿尔

翟晓梅 邱仁宗: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和管治

  合成生物学使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创造自然界没有的生物系统,或改变已经存在的生物系统以执行新颖的和有益于人的任务。这一新兴的(emerging)的领域可看做是遗传工程或基因工程的延伸,因为它也操纵和转移基因。随着它的进展,合成生物学越来越与纳米技术和信息技术汇聚。例如纳米科学家正在利用病毒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吸脂术去除的脂肪含新型多能干细胞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妇产科研究人员分离出一群初级的抗压人类多能干细胞,其能很容易地从脂肪组织中采集,也能分化成人体内的多种细胞类型,而无需修改基因。该研究历时两年,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这些细胞称为多—系压力忍耐(M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