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间接血凝试验

实验原理若将可溶性的鼻疽抗原吸附在比其体积大千万倍的红细胞表面上,使红细胞产生一种新的血清学性质,制成所谓的致敏红细胞,即可用以诊断鼻疽。只要与少量相应抗体相遇,红细胞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即可被动地结合在一起,呈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阴性者红细胞由于自然沉积于孔底,则呈圆点状。这样可以明显地提高反应的敏感性。间接血凝试验即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它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不同批次制备的抗原或红细胞,在敏感性和稳定性方面,可能不一致,它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非特异性凝集,所以应用的器皿等就应当清洁,不要有污物或杂质等,遇到非特异凝集时,要做间接凝集抑制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以排除非特异性反应。实验试剂1. 磷酸盐缓冲盐水(PBS)的配制:甲液:Na2HPO4 21.3 g (或Na2HPO4•12H2O 53.72 g) NaCl 8.5 g乙液:KH2PO4 ......阅读全文

间接血凝试验

实验概要本文以鼻疽为例介绍了间接血凝试验。实验原理若将可溶性的鼻疽抗原吸附在比其体积大千万倍的红细胞表面上,使红细胞产生一种新的血清学性质,制成所谓的致敏红细胞,即可用以诊断鼻疽。只要与少量相应抗体相遇,红细胞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即可被动地结合在一起,呈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阴性者红细胞由于自然沉积于

间接血凝试验

实验原理若将可溶性的鼻疽抗原吸附在比其体积大千万倍的红细胞表面上,使红细胞产生一种新的血清学性质,制成所谓的致敏红细胞,即可用以诊断鼻疽。只要与少量相应抗体相遇,红细胞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即可被动地结合在一起,呈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阴性者红细胞由于自然沉积于孔底,则呈圆点状。这样可以明显地提高反应的

间接血凝试验

实验原理若将可溶性的鼻疽抗原吸附在比其体积大千万倍的红细胞表面上,使红细胞产生一种新的血清学性质,制成所谓的致敏红细胞,即可用以诊断鼻疽。只要与少量相应抗体相遇,红细胞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即可被动地结合在一起,呈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阴性者红细胞由于自然沉积于孔底,则呈圆点状。这样可以明显地提高反应的

间接血凝试验是什么?

间接血凝试验(IHA)是将抗原(或抗体)包被于红细胞表面,成为致敏的载体,然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结合,从而使红细胞拉聚在一起,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血凝试验可在微量滴定板或试管中进行,将标本倍比稀释,一般为1:64,同时设不含标本的稀释液对照孔。在含稀释标本1滴的板孔(或试管)中,加入0.5%致敏

间接血凝试验的操作过程介绍

  该技术在临床检验中应用广泛,以下简述其操作过程。  载体  红细胞是大小均一的载体颗粒,最常用的为绵羊、家兔、鸡的红细胞及O凝型人红细胞。新鲜红细胞能吸附多糖类抗原,但吸附蛋白质抗原或抗体的能力较差。致敏的新鲜红细胞保存时间短,且易变脆、溶血和污染,只能使用2~3d。为此一般在致敏前先将红细胞醛

病原体检测--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介绍

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介绍:  在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中,除试用过几乎所有的各种免疫学检验方法。此外,还有以血吸虫尾蚴和虫卵作为抗原的尾蚴膜试验和环卵沉淀试验。现介绍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正常值:  阴性。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临床意义:  本法敏感性在93%左右,假阳性率约2%,与肺吸虫病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介绍

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介绍:  在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中,除试用过几乎所有的各种免疫学检验方法。此外,还有以血吸虫尾蚴和虫卵作为抗原的尾蚴膜试验和环卵沉淀试验。现介绍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正常值:  阴性。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临床意义:  本法敏感性在93%左右,假阳性率约2%,与肺吸虫病

间接血凝试验的具体操作过程

1.载体红细胞是大小均一的载体颗粒,最常用的为绵羊、家兔、鸡的红细胞及O凝型人红细胞。新鲜红细胞能吸附多糖类抗原,但吸附蛋白质抗原或抗体的能力较差。致敏的新鲜红细胞保存时间短,且易变脆、溶血和污染,只能使用2~3d.为此一般在致敏前先将红细胞醛化,可长期保存而不溶血。常用的醛类有甲醛、戊二醛、丙酮醛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方法介绍--反向间接血凝法

反向间接血凝法测定原理是致敏血球与被检液的相应抗原发生凝聚反应即出现反向间接血凝现象。(1)试剂①反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②1%致敏血球(各型):用砂轮打开冻干致敏血球的安瓿,加3mL 生理盐水溶解,于37℃水浴1h 后使用。③1%正常兔血清盐水:用砂轮打开冻干正常兔血清的安瓿,加0.5mL 生理盐

血凝仪进行血凝检测的临床应用

  血凝分析仪是采用一定分析技术,对血栓与止血有关成分进行自动检测的临床常规检验仪器。在血栓出血实验室中最基本的设备就是血凝分析仪。  近年来,尽管血凝仪在功能多、方法多、自动化、智能化、随机性、多种高新技术应用、床旁分析实现、精密度和准确度显著提高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步,但其发展仍受不少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