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地质封存CO_2水岩作用对页岩有机碳的萃取效应研究

CO2-水-岩相互作用实验研究对于CO2地质封存以及页岩气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多数研究主要侧重于岩石中矿物成分的反应过程,对于岩石中有机质成分的研究比较有限。本文选取盖层页岩,重点研究CO2对于页岩中有机碳的萃取效应作用。实验使用高压反应釜在95℃和15 MPa条件下进行CO2-水-页岩反应,同时考查不同的水-岩接触方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中分别测试了反应后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和反应前后岩石表面形态变化(SEM表征)。DOC的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空白对照组高压N2作用,超临界CO2体系对于岩石有机碳具有明显的萃取效果,其中在不含水和仅含少量水的体系中,CO2体系对DOC的萃取量能达到N2体系的3倍以上,显示超临界CO2极强的萃取能力。对比不同含水量的实验体系,发现含有少量水的情况下,CO2对于有机碳的萃取量达到最大,比不含水的体系高出了87%,而这种能力的提高是由于少量极性分子H2O的加入,能够增强超临界CO2流体......阅读全文

地质封存CO_2-水-岩作用对页岩有机碳的萃取效应研究

CO2-水-岩相互作用实验研究对于CO2地质封存以及页岩气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多数研究主要侧重于岩石中矿物成分的反应过程,对于岩石中有机质成分的研究比较有限。本文选取盖层页岩,重点研究CO2对于页岩中有机碳的萃取效应作用。实验使用高压反应釜在95℃和15 MPa条件下进行CO2-水-页岩反应,

地质地球所等陆相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可行性研究获进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温室气体特别是CO2的减排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CO2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有效措施之一。可能的储库有枯竭的油气藏、不可开采煤层以及深部咸水层等,其中深部咸水层CO2封存是最具封存潜力的人工制造巨量碳汇的新型地质工程。  国外已

超临界CO_2与有机溶剂混合萃取及改质煤的研究

本文以煤的分级利用为背景,以超临界C02 (SCCO2)与挟带剂混合对煤进行萃取改质,研究了萃取过程中超临界CO2与有机溶剂的作用机理,考察了萃取物、萃余煤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萃余煤的气化性能;在半连续超临界萃取装置中使用超临界CO2与煤焦油-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溶剂共改质褐煤,研究了温度、

超临界CO_2与有机溶剂混合萃取及改质煤的研究

本文以煤的分级利用为背景,以超临界C02 (SCCO2)与挟带剂混合对煤进行萃取改质,研究了萃取过程中超临界CO2与有机溶剂的作用机理,考察了萃取物、萃余煤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萃余煤的气化性能;在半连续超临界萃取装置中使用超临界CO2与煤焦油-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溶剂共改质褐煤,研究了温度、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C-CO2)有较好的物质萃取能力

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物体处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的状态。这种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的优点,密度大,粘稠度低,表面张力小,有极高的溶解能力,能深入到提取材料的基质中,发挥非常有效的萃取功能。而且这种溶解能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急剧增大。这些特性使得超临界流体成为一种好的萃取剂。而超临界流体萃取,就是利用

刘再华及其团队:另辟蹊径探碳汇

   刘再华及其团队在普定水碳通量模拟试验场  近年来,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全球变暖,随着气温逐年升高以及海平面逐年上升,碳减排和低碳环保生活已成为了当今世界的潮流。然而,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全球大气CO2汇的位置、大小、变化和机制至今仍不确定,各国科学家对此观点迥异,争议很大。  目

鄂尔多斯盆地铜川组油页岩沉积环境研究新进展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盆地内发育有面积(8–10)×104 km2的连续型致密大油区,预估地质资源量为(35–40)×108吨,是我国油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之一。盆地内中三叠统铜川组的黑色页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TOC含量最高可达30%–40%),并保存了丰富的植物

地质地球所揭示早寒武世深海氧化原因

  寒武纪早期,地球生物出现急剧的演变,埃迪卡拉晚期软体生物消失,而寒武纪生物出现了大爆发。最可能促使大生物演化的内在因素是氧气。深海氧化程度的增强被认为导致了大动物的演化。  以前主要利用铁组分和硫同位素组成对过渡时期扬子海洋化学进行研究,但铁组分和硫同位素值主要反映海洋底水条件。而对于分层的海洋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应用

  1、在医药工业中,可用于中草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热敏性生物制品药物的精制,及脂质类混合物的分离,可防止中药有效组分的逸散和氧化,过程没有有机溶剂残留,可获得高质量的提取物并提高药用资源的利用率,可大大简化提取分离步骤,能提取分离到一些用传统溶剂法得不到的成分,节约大量的有机溶剂。  (1)红豆杉中

地质地球所提出基于硫碳同位素值的油源对比方法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沙参2井产出石油以来,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原油的来源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主要基于烃源岩和原油分子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的相似性来进行油-源对比。但是,塔里木盆地含有下寒武统和上奥陶统等多套不同地质年代的烃源岩,这些烃源岩都以藻类为主要的生物来源、都沉积于半还原-还原的环境,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