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从“80后”变“90后”的袁隆平许下生日愿望

9月7日,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90岁的阳历生日,这位笑称自己今天正式从“80后”成为“90后”的老人,在7日举办的生日会上许下了一个生日愿望。 朴素的蓝灰色格子衬衣、不久前刚刚理好的短发,让袁隆平看起来精神矍铄。早上9点钟,吃过早饭的他在家中的会客厅落座。 好几批客人登门祝寿。 “我们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的。”袁隆平神采奕奕地向大家说起他最爱的事业,除中国之外,目前全球种植的杂交水稻总面积超过700万公顷,包括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都来中国“取经”,这让他感到“非常骄傲”。 2019年10月22日,袁隆平领衔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取得单季每亩2092.6斤的成绩。7日,他在生日会现场向大家表示,自己和团队正在向双季亩产3000斤的目标努力。他说,分别位于常德、湘潭和衡阳的三片试验田形势非常好,自己手中有两张“王牌”——“超优千号”和“三优1号”。“有了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做保障,这......阅读全文

袁隆平超级水稻珠海试种 目标亩产600公斤

  昨天,记者从珠海市农业部门获悉,“袁隆平院士超级水稻”的种子今春将首次在珠海试种,这标志着珠海市“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暨“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全面启动。据悉,今年开春,超级水稻将在斗门南门村开展示范种植,首轮播种面积达400亩,取得相关经验后将迅速推广。   据了解,广东省农业厅与国家杂交水稻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别样人生

 在“百度”上输入“袁隆平”,指尖敲击回车键的一瞬间,屏幕上出现众多信息。右上角提示:"搜索到相关网页约556,000篇,用时0.001秒。"排在最前面的一篇文章是:袁隆平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这真是奇妙的一瞬。  当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当"袁隆平"的名字与互联网以这种方式相逢

袁隆平:海水稻的“小目标”是亩产300公斤

  “我们的目标不高,就是培育出亩产300公斤以上的海水稻。”今天,“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2016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分析了我国种植“海水稻”的意义和前景。  据媒体报道,日前,袁隆平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成立,该机构也是国内首个国家级

袁隆平:水稻亩产1000公斤有望在2015年实现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透露,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的科研攻关去年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第四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立项报告已经提交给相关部门,这一目标有望在2015年实现。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能解困全球粮荒

每增加一定单位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可以解决世界上多少人吃饭的问题? 4月29日,坐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78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反复计算着这道题目。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由于人多地少、人口增长以及耕地消耗等原因,上个世纪曾有国外经济学家如此向世界发问,并引起西方

沉痛哀悼!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天空间断放晴了一阵子的长沙,又下起了细雨。我国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就在不久前,这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杂交水稻事业发展中,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还带病在海南三亚南繁基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亩产1000公斤可以实现

  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9月22日在贵阳表示,水稻仍有巨大的增产潜力,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目标可以实现。   袁隆平院士22日在贵阳举行的“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报告会上展望超级杂交水稻前景时说,科学技术发展永无止境,水稻仍有巨大的增产潜力,按2.

袁隆平:2020年实现超级杂交稻亩产一千公斤

  2013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伍跃时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图为嘉宾与主持人进行交流。新华网 陈竞超 摄   2013年3月3日11:00,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伍跃时接受新华网专访。   

袁隆平:中国愿意向世界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如果全球50%的稻田种植杂交稻,世界稻米总产量可增加1.5亿吨,可满足超过4亿人的粮食需求”,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6月20日在无锡举行的“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世博主题论坛上表示,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中国乐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稻米是人类最

袁隆平:生物技术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出路

  “虽然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领先,但如果不加强分子育种技术研究,短则5年、长则10年,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就要落后国际水平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月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粮食连续6年增产,但从长远来看,人口、资源、生态等因素为保障粮食安全提出很多挑战。“在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