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气候学报》-杨小怡黄瑞新王东晓-南大洋气候变化研究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杨小怡、黄瑞新、王东晓在《气候学报》(Journal of Climate,影响因子3.6)2007年7月号(20卷14期)发表了南大洋气候变化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南极平流层臭氧损耗与南大洋海表风应力在近20年的显著增强趋势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杨小怡是黄瑞新(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教授、南海海洋所客座教授)与王东晓研究员联合指导的南海海洋所博士研究生,目前正在从事中高纬度气候学研究。这也是南海海洋所首次在《气候学报》上发表论文。 近二十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使南极臭氧量大幅度减少,春季出现的臭氧空洞可导致平流层低层纬向风增强。论文结论指出平流层低层纬向风异常通过对流层和平流层的耦合过程以及与南半球环状模相对应的中纬度经圈环流异常和波流相互作用机制向下传播到大气边界层,从而触发南大洋表面风应力的增强趋势。上述研究成果得到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和科技部973课题(AIPO)的联合资助。......阅读全文

《气候学报》-杨小怡黄瑞新王东晓-南大洋气候变化研究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杨小怡、黄瑞新、王东晓在《气候学报》(Journal of Climate,影响因子3.6)2007年7月号(20卷14期)发表了南大洋气候变化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南极平流层臭氧损耗与南大洋海表风应力在近20年的显著增强趋势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杨小怡是黄瑞新(美国伍兹霍尔海洋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健康海洋”联合航次启航

  6月10日,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健康海洋”联合航次启动,“创新一”号、“创新二”号和“科学三号”、“实验2”号四艘海洋科考船分别从青岛、烟台与广州同时启航,对渤海、黄海、长江口及珠江口海域开展多学科综合性调查,为开展生态灾害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近海“健康海洋”示范工程

海洋生物研究佐证气候变化

  海洋状态国际项目日前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再次为联合国气候变暖研究提供了论据。25名科学家们经过为期3天的讨论认为,不远的将来海洋生物将面临着大面积灭绝的危险。   全球气温升高、海水酸性化以及过度捕捞这三个原因会导致海洋中大型动物的食物减少,意味着生物将会因缺乏食物而大面积死亡。   目前,

海洋如何影响我们的气候和天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30.shtm 从浩瀚的宇宙鸟瞰,地球呈深邃的湛蓝色,那是占其表面积70%以上海洋的颜色。 海洋,是风雨源泉,是巨大的“调节器”,对稳定气候至关重要。然而,据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气候声明,

新研究揭示海洋气候平均态对比证实全球海洋升温

  全球海洋是地球气候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洋积聚热能并将热量从热带地区输送到高纬度地区,贡献了约三分之一的全球径向热输送,是维持地球系统能量平衡的主要机制。海洋由于比热容比较大,对大气层的变化反应较为缓慢,也调节着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海洋气候平均态是物理海洋研究和海洋模式初始化、地球化学和生物应用

中科院:海洋生物cDNA分析

  造礁石珊瑚为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框架生物, 研究其重要功能基因对于理解造礁石珊瑚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重要指示意义,近期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取了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的总RNA, 通过RT-RCR得到 cDNA, 并以 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 test

中俄海洋与气候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9月21日,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俄罗斯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海洋与气候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俄海洋与气候联合研究中心”)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挂牌成立。该中心是中俄两国在科技创新合作不断加深背景下成立的第一个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平台,标志着中俄海洋科技领域的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中俄

蓝碳: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方案

日前,一场聚焦亚太地区蓝碳发展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山东威海举办,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13个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什么是“蓝碳”?近年来为什么有这么多科学家研究蓝碳?它和低碳经济有何联系?我国的蓝碳研发现状又如何?记者采访了与会专家。海水中的“空气净化器”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发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出版《计量海洋生态学》

  近日,由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王友绍编著的《计量海洋生态学》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了解,计量海洋生态学是海洋科学中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该书以计量海洋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贯穿始终,对我国热带(如西沙)、亚热带(如大亚湾、珠江口)以及大西洋(西北臂)典型海域环境与生态学变化特征

缓解气候变化政策可避免海洋酸化

  海洋酸化是指地球上的海洋因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导致自身pH值持续下降。1751年到1994年间,海洋表面的pH值估计从大约8.18下降至8.1。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提供了一套全球气候变化缓解政策,比如规定全球排放峰值到来的年份等,将给未来海洋酸化带来的不同